被才艺秀场霸屏的直播行业,泛资讯直播正在另立“山头”

“在社交媒体时代,每个人就是一个开关,你要找到每个人的开关,而且每个人的开关是不一样的。”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在技术不断革新带来的新的媒介形态不断涌现的今天,在业内对传统门户网站唱衰的当下,腾讯新闻在春节期间的选题策划却选择了一个稀松平常的选题“春运”。

不过,他们这次在思考的是,如何让周期性的主题报道跳出窠臼,不再仅仅局限于内容上的扩展,而是更多地探索在节目模式上的创新。

腾讯新闻这次选择了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上海虹桥火车站、沈阳火车站、成都火车站和西安火车站设立了直播间,五地同时对旅客进行随机采访直播,跟踪挖掘有价值的故事,结合网友实时互动,以送礼物的方式,环环推进节目。

实际上,在去年移动直播行业混战的一年中,腾讯新闻团队分别策划了《一个人的车站》《黑镜实验》《造熊季》和《听我说》等关注个体命运和社会热点的资讯类直播节目,成为了直播界一股清流。

一位前电视人的经验移植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个理解人的节目。”腾讯网副总编辑李伦在接受钛媒体编辑独家专访时表示,他关注的是人的生存和人的生活状态,这主要是“对自我的认识,对于他人的理解”。

在腾讯新闻团队年底收官之作《听我说》栏目中,他们就找到了去年7位极具话题的新闻热点人物。其中有因卖文救女引发巨大争议的父亲罗尔,亲身远赴马达加斯加寻找MH370失联客机残骸的乘客家属,因在观光中不慎被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咬伤的赵女士,被称“中国第一个狗仔”却常被网友骂作“废物”的娱记卓伟。

《听我说》直播历时3个多小时,开始30分钟,线上人数逼近20万,3小时直播结束时线上总人数超过620万。

然而,在制作完《听我说》时李伦告诉钛媒体,“其实我们是一个‘蛮失败’的节目,或者说节目只是表达了一种努力而不是最好的结果”。

“最好的结果应该是那些被遮蔽的声音、被忽略的声音,被抑制的声音、都可以畅所欲言,但是显然还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走出来。”李伦说。

李伦此前是央视节目《客从何处来》总制片,也是《看见》、《社会记录》的制片人,在2016年上半年离开了央视来到腾讯网。

“我们以前做节目的思维是,做完内容之后扔到电视台就可以了。”李伦告诉钛媒体。

与传统的电视台新闻直播形式相比,移动端的资讯类直播强调的最多的一点是互动性。李伦表示,在互联网媒体时代,或者说社交媒体时代,最关键的一点是,如何刺激用户分享和转发。

而吸引李伦去做直播的理由是,直播本身是一个充满遗憾的工作,不确定性才是他真正的魅力,“从一种既定目标或者计划性目标,变成了随机和不确定性,这是让人既兴奋又头疼的一件事情”。

他说,“如果你带着一种我要认清一条路,沿着格子一步一步往上走,这不对,在繁荣的生态中去寻找一个有生长点的力量”。资讯和专题类直播,在选题上会存在大量的遗憾。虽然在最后的呈现中,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完好的节目,但只有制作者才会发现其中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早期信息匮乏的电视媒体时代,电视人做事情的标准是把一件事情说清楚、说精彩,就会觉得做得很好。但是,在信息爆炸的网络媒体,尤其在是社交媒体时代,关键是要激发用户的分享。”

“在社交媒体时代,每个人就是一个开关,你要找到每个人的开关,而且每个人的开关是不一样的。”这样的互动性是李伦和他的团队所看中的。

相较于此前《听我说》的具备的弹幕和实时评论之外,这次节目组在挑选送礼物的受访对象时,也同样会参考观众们的意见。团队选取的每一个足够典型的人物和故事,聚焦普通个体的方式,也让观众找到了归属感,形成了强大的情感共鸣。

因此,《回家的礼物》在互动量上创造了新的记录,单日互动量达到了百万级。

《回家的礼物》直播进行到第二天,李伦发布了一组朋友圈,内容是腾讯新闻App上关于节目评论的截图,可见,作为团队负责人的他,是十分看重网友带来的互动和反馈的。

《回家的礼物》直播评论反馈,来自李伦朋友圈

资讯直播样板

资讯类直播的实质是传递信息,主要是新闻内容。一般而言,需要通过事先细致的策划和团队执行才能获得较高质量的内容。哪怕是面对突发热点事件,记者的专业反应能力,对于事件真相以及节奏的把控能力,也是资讯类直播的关键。

在节目直播期间,据钛媒体编辑了解,从1月17日起,《回家的礼物》团队在直播间每天持续工作了10小时以上,五地同时对旅客进行随机采访直播。来自五个城市的5路信号并为1路,随时切换——这些工作密度,都对直播节目的调度能力和稳定性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除此之外,这类资讯直播要求团队成员具备极其专业的业务素养以及丰富的从业经验。在诸如《回家的礼物》这样的“探索式”直播,尤其需要团队成员能够实时且及时地判断一个故事是否具备可挖掘性,并且能够层层推进,讲好每个人的故事。

在这一场探索式的资讯直播节目,没有人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如果在其中一个环节出现了断裂,意味着前期工作的失效和后续重新必须重新调整。

那么,如何从众多陌生旅客之中,判断一个采访对象是否具有继续挖掘的价值呢?据节目负责人介绍,工作人员首先会根据一些观察来作预选,选取那些更具典型性的人进行简单的交谈,确定意向后再引入我们的直播间进行正式访谈。

实际上,可以这样认为,做直播是最考验新闻功底的方式之一。无论是《回家的礼物》这样的“探索式”直播,还是像《听我说》这样的谈话类直播,在直播的过程中,记者前期的积累,直播过程中的反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应急能力以及最后的总结和回顾能力都可以得到施展。

记者亲临腾讯新闻搭建的“高配版”直播间,《听我说》栏目现场

PGC+UGC的资讯直播体系

做资讯直播这件事,腾讯新闻并不是一开始就定下了基调。腾讯新闻团队成员向钛媒体编辑表示,“一边做,一边总结”团队的是常态。基于此,腾讯新闻资讯直播才逐步构建起来了日渐成熟的体系与打法。

这种体系与打法,主要体现在腾讯新闻直播团队已经与全国100余家机构类媒体、 PGC 达成了直播内容合作,其中包括了中央级媒体、报业、卫视、地面台、广播电台等媒体伙伴。

腾讯新闻客户端资讯直播界面

腾讯新闻客户端资讯直播内容大部分来自于合作机构

除此之外,他们还与一些具备优质内容策划与生产力的 PGC 团队达成了合作关系。例如央视、新华社、澎湃新闻、看看新闻网、新京报等。并且,他们还表示在今年,他们还将继续深挖和扩容直播合作阵营。

究竟什么样的机构和团队是腾讯新闻直播所看中的呢?腾讯新闻直播团队负责人表示,所有的合作都是基于双向选择,最看重的是合作伙伴的内容发掘能力、选题策划能力、采访到位执行力,“当然,还有资讯、新闻最为看重的快速与精准”。

合作方把优质内容输送到了腾讯网,腾讯网则期待发挥的是平台与渠道的天然优势,在传播、抵达网友用户的环节,发挥能动。

腾讯团队表示,他们更愿意从内容生态的视角看待直播合作、版权合作,和流量补贴、优质内容奖励、平台级别的资源共享、商业利益共赢。(本文首发钛媒体,记者/李程程)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124
119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