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中国终于能造圆珠笔头了,但夕阳产业的创新更像舍本逐末

中国在圆珠笔头技术及生产方面取得的进步有助于打破国外企业在这一行业的垄断局面,也显示了我国技术的进步,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圆珠笔的市场需求正逐年缩减,这一技术也不再是“高精尖”,因此笔头生产的技术很可能沦为“鸡肋”。而且,对圆珠笔行业的大力投入对于许多新兴科技领域来说,或许显得有些不公。

1月10日,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已具备批量生产圆珠笔笔头“笔尖钢”的能力,并且有望在接下来的两年占据国内市场,替代圆珠笔笔头需要大量进口的局面。受此事件的驱动,太钢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太钢不锈的股价在过去两个交易日内涨幅达15%。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公认的圆珠笔制造大国,拥有3000余家制笔企业,20多万从业人员,年产圆珠笔数量超出400亿。但令人尴尬的是,这400多亿支圆珠笔中的“圆珠”,却全部要高度依赖进口。

圆珠笔笔头的生产工艺,一直都是日本、德国等海外企业的核心机密,处于长期垄断地位。而中国则由于技术的缺乏以及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难以达到标准。

因此,中国在圆珠笔头技术及生产方面取得的进步有助于打破国外企业在这一行业的垄断局面,也显示了我国技术的进步,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圆珠笔的市场需求正逐年缩减,这一技术也不再是“高精尖”,因此笔头生产的技术很可能沦为“鸡肋”。而且,对圆珠笔行业的大力投入对于许多新兴科技领域来说,或许显得有些不公。

笔头生产技术进步扭转“进口依赖”困局,打破国外企业垄断

圆珠笔的雏形出现于1888年,美国记者约翰·劳德利用滚珠制成笔尖。1895年,英国市场上出现了商品化非书写用圆珠笔。1916年,德国人也制作过一种与当今圆珠笔结构类似的笔。但以上的圆珠笔技术均未成熟,没能引起重视。

直到1943年6月,匈牙利记者迪斯洛·比罗和其兄弟奥尔格共同向欧洲专利局申请了圆珠笔专利,并生产了名为Biro的商品化圆珠笔。而后,该专利被英国政府购买,除了坚固性优于传统钢笔之外,圆珠笔还不受环境限制,即使在低压的高空也能使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二战时期。

在此期间,美国及欧洲地区也逐渐兴起圆珠笔技术的研制风潮,并开拓了一定的市场规模。二战之后,圆珠笔传入中国。精明的商人们借日本原子弹之名打出“原子笔”的广告,使其迅速流行。

与国外相比,我国圆珠笔行业起步较晚,直至1984年,上海丰华圆珠笔厂才生产出第一支圆珠笔。改革开放以来,巨大的出口需求,带动了中国制笔行业的迅速发展。

然而,也正是由于我国进入圆珠笔行业较晚,使得我们在圆珠笔笔头制造方面的技术水平落后。在圆珠笔最顶端,厚度需要保持在0.3-0.4mm,这需要极高的加工精度,也对不锈钢原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此外,笔头的制造还需要利用许多特殊的微量元素,将钢材的性能调整至最佳。因此,哪怕微量元素的配比发生了一丁点细微的变化,都会对钢材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而难点就在于,无法掌握这一配比,国外工艺又属于机密,无法借鉴。因此,中国的圆珠笔笔头对进口的依赖度极高。

此次太钢集团取得的进步值得肯定,当然,这也离不开大环境的支持。2011年,国家有关部门启动了“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拨款近6000万。这一项目于2015年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并通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验收,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中国制笔行业“进口依赖”的困局。

并且,自主研发圆珠笔笔头的成功,有助于打破国外垄断,让中国将制笔这一“夕阳产业”的价格再度拉低,降低国外厂商利润,再次验证了中国“发达国家粉碎机”的称号。

没错,圆珠笔笔头技术不再是高精尖,甚至已成夕阳产业。

圆珠笔笔头技术非“高精尖”,市场需求萎缩成夕阳产业

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很少见到有人用圆珠笔了,就连学校规定的标准考试用笔都是中性笔。数以亿计的圆珠笔一年也用不完里面的油墨,全球圆珠笔的使用数量刚好能养活现在日本和瑞典那两条圆珠笔生产线。

为什么说圆珠笔笔尖技术已经不是“高精尖”?实际上,圆珠笔里的钢珠就相当于一个缩小的轴承,中国是能造出好的轴承的,那么也一定能造出好的钢珠。当然,在特殊环境下,效果和使用寿命会有差别,但圆珠笔多数的使用情况都是在常规环境中。

而且,现在的圆珠笔笔尖材质严格来说不是钢珠,钢珠已经过时,被碳化钨球珠取代。恰巧,中国是碳化钨生产大国。之后,碳化钨球珠现在被陶瓷球珠取代,并呈现普及趋势,而中国又恰巧是高性能陶瓷球珠的制造大国。

因此从实质上来看,材料和技术都不是圆珠笔笔尖制造的门槛,而是在市场经济调控之下,没有必要再去造一条圆珠笔笔尖的生产线了。

从行业角度来看,圆珠笔行业早在几年前就由于韩国、法国等国厂商的介入而进入了价格战时期。另外,水性笔以及中性笔成为了后起之秀,它们对笔尖和笔座的工艺要求远低于传统的油性圆珠笔,某些水性笔的笔尖采用普通的杆形钢芯即可,对光滑度要求也很低,许多厂商甚至不用钢材都能做出水性笔的笔尖了。

在圆珠笔出现早期,化工生产中的乳蚀液无法大规模生产,使得油性颜料更易获得。并且由于早期纸张生产工艺落后,导致水性颜料浸润纸张时易过度扩散。因此在圆珠笔时代,垄断了高光滑度钢珠和笔座生产的日本、瑞士等国的厂商确实从中大赚了一笔。

然而,随着水性颜料的快速乳蚀能力增强和纸张生产工艺的改善,水性笔的书写效果逐渐变好,加之其颜料成本、生产成本低于油性圆珠笔,致使后起的水性笔厂商在制笔行业掀起了一场粉碎性革命。

如今,除了日本、土耳其等保守国家还在大量使用圆珠笔之外,早已是改良水性笔和中性笔的时代,圆珠笔已成为夕阳产业。

圆珠笔技术已成“鸡肋”,过度投入意义不大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圆珠笔头技术研制成功,除了打破行业垄断之外,基本是没什么意义的。圆珠笔笔头的技术门槛和技术含量都已经不高,成为了“鸡肋”。

此外,圆珠笔技术不涉及到国家经济命脉,中国对此技术需求并不紧迫,市场小,加之日本等国在此项技术中已成熟,因而盈利空间不大。

就当前的市场环境而言,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圆珠笔尖的研制中意义甚微。日本和瑞士并没靠圆珠笔头技术成为工业和科技强国,而欧美的工业和科技强国也不会因为没掌握这项技术而遭到轻视。对于中国来说,掌握了圆珠笔头的制造技术并不会给工业和科技带来质变,甚至可能不会带来量变。

圆珠笔笔头能够自主制造了,这对科技和工业进步有战略意义吗?同国外相比有优势吗?诚然,在技术被垄断的情况下,国家有能力逆向研发新材料并取得成功,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然而,圆珠笔的制造技术应该是在一个国家整体的工业和科技实力上升到较为发达的阶段后用来锦上添花的,而不应该作为态势紧迫的任务去研发。

这不禁让人思考,这笔投入到圆珠笔笔头研发中的资金,如果投入到人工智能、射频芯片、半导体制程等领域的话,是否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和获得更大的回报呢?即使圆珠笔产业真像行业协会对外公布的那样有600亿人民币的产值,那也赶不上IT行业中细分类别的零头,更别说被水性笔和中性笔占据市场,整个圆珠笔行业早成了夕阳产业了。

自主创新没有错,在科研领域拼资源争第一也无可厚非。但正如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一个国家的资源和精力也都是有限的。自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才能够在和平的环境中开始对工业和科技领域发力,中间还在政治和经济上走过弯路,因此底子较薄。

所以,我们更应该将有限的精力集中,按资源的优先次序攻关,去深耕主导未来经济的新兴产业。对研发圆珠笔笔尖技术进行大力投入,多少有些舍本逐末的意味,在熟透了的传统产业拼命,取得的效果往往只会事倍功半。(本文首发钛媒体)

本文系作者 最极客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笔尖反应的是工业水平。IT的勃发也是靠工业支撑的。互联网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利用率,但没有基础工业的支撑就是空中楼阁。互联网可以提供更多就业,但永远无法取代生产基础资料的基础工业的地位。哪个行业回报高就做哪个,那是商人的追求,不是国家应该做的选择。现在为数不少的互联网企业估值都是偏高的,泡沫太多。

    回复 2017.01.11 · via iphone
  • 有进步就值得肯定

    回复 2017.01.11 · via android
  • 还是很棒的

    回复 2017.01.11 · via android
  • 夕阳产业?没有产出?那什么都不要干,物理、数学要学他干嘛?太钢研发的是钢材品类,代表的是工业生产力,整天盯着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真没劲

    回复 2017.01.12 · via pc
  • 互聯網不產生價值,衹是收割機器,衹有製造業產生真正的價值,精密球形加工技術可以用在不少地方。

    回复 2017.01.12 · via pc
  • 说得甚是,不过也进一步证明了,在中国只要是领导关心的,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回复 2017.01.11 · via pc
  • 工业是基础,制造业还是需要技术进步的,虽然只是一个微小的笔尖也说明了中国的基本的技术状况。我们只喊口号去赶超欧美,就像汽车行业,汽车行业这30年,口号一直很响亮,只是图有虚表(外壳),有哪一家真正造出了中国自己的发动机?制造业没有自己的技术,就只剩下组装了,只能成为装配工厂,付出最辛苦的劳动,拿最少的利润,就像给苹果代工的富士康。

    回复 2017.01.11 · via android
  • 讲科学论真理?鼓吹技术创新?(欢迎论证:民众关注的“圆珠笔之问”) 1.国家知识产权局复审决定书的第187444号在第7页第5段第4行中编造证据:“即对比文件1公开了D=0.25mm这一具体实施例(US2008/0199243A1)”明显违背科学常识无法实现,而且始终坚持错误不予改正以此为由驳回本发明专利申请(201610313911.9)。 2.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20)最高法知行终629号在第9页第2段第7行中记载:“对比文件1公开的弹簧23的直径0.25mm可以适用于外径0.8mm的普通针管型弹簧笔头,在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极度缩短的顶丝稳定防偏结构的情况下,本申请并非首创。” 3.关于编造证据:“即对比文件1公开了D=0.25mm这一具体实施例”和对比文件1明确公开预留细长的顶丝轴线易偏结构。 A.对比文件1公开的普通弹簧圆珠笔头,如果采用加长密绕弹簧23的外径等于0.25mm,弹簧丝径0.1mm绕成的加长密绕弹簧内孔仅剩小于头发丝径的0.05mm根本无法顺畅通过中性墨水,直接造成对比文件1最小球珠直径0.7mm的圆珠笔头供墨更少书写时字迹断线,从而证明无中生有的所谓具体实施例明确给出改进创新针管型弹簧笔头技术的相反教导。本发明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针管型弹簧笔头技术难题,具备创造性。 B.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20)最高法知行终629号,关于最高法的“本院认为”内容中(从第8页开始)忽略了评判本《行政上诉状》事实与理由第2部分中的关键证据,本申请说明书附图1和对比文件1说明书附图5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确定的内容:本专利申请采用极度缩短的顶丝小于球座半径;对比文件1采用预留细长的顶丝超过球座半径。尤其是,对比文件1说明书的第58段明确记载:预留细长的顶丝 L 1 等于密绕弹簧外径 D,直接表明采用预留细长的顶丝。因此,本申请权力要求1限定的技术特征“极度缩短的顶丝稳定防偏结构”与最接近现有技术对比文件1公开的预留细长的顶丝轴线易偏结构存在实质性区别并非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本发明克服了对比文件1的预留细长顶丝无法稳定对准旋转球心极易变形轴线偏斜挤进突起座夹缝卡住球珠的技术缺陷,从而提高顶丝前端居中精度实现防止顶丝挤进突起座夹缝的优异技术效果,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备创造性。

    回复 2021.04.15 · via pc
  • 讲科学论真理?鼓吹技术创新?(欢迎论证) 1.国家知识产权局复审决定书的第187444号在第7页第5段第4行中编造证据:“即对比文件1公开了D=0.25mm这一具体实施例(US2008/0199243A1)”明显违背科学常识无法实现,而且始终坚持错误不予改正以此为由驳回本发明专利申请(201610313911.9)。 2.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20)最高法知行终629号在第9页第2段第7行中记载:“对比文件1公开的弹簧23的直径0.25mm可以适用于外径0.8mm的普通针管型弹簧笔头,在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极度缩短的顶丝稳定防偏结构的情况下,本申请并非首创。” 3.关于编造证据:“即对比文件1公开了D=0.25mm这一具体实施例”和对比文件1明确公开预留细长的顶丝轴线易偏结构。 A.对比文件1公开的普通弹簧圆珠笔头,如果采用加长密绕弹簧23的外径等于0.25mm,弹簧丝径0.1mm绕成的加长密绕弹簧内孔仅剩小于头发丝径的0.05mm根本无法顺畅通过中性墨水,直接造成对比文件1最小球珠直径0.7mm的圆珠笔头供墨更少书写时字迹断线,从而证明无中生有的所谓具体实施例明确给出改进创新针管型弹簧笔头技术的相反教导。本发明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针管型弹簧笔头技术难题,具备创造性。 B.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20)最高法知行终629号,关于最高法的“本院认为”内容中(从第8页开始)忽略了评判本《行政上诉状》事实与理由第2部分中的关键证据,本申请说明书附图1和对比文件1说明书附图5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确定的内容:本专利申请采用极度缩短的顶丝小于球座半径;对比文件1采用预留细长的顶丝超过球座半径。尤其是,对比文件1说明书的第58段明确记载:预留细长的顶丝 L 1 等于密绕弹簧外径 D,直接表明采用预留细长的顶丝。因此,本申请权力要求1限定的技术特征“极度缩短的顶丝稳定防偏结构”与最接近现有技术对比文件1公开的预留细长的顶丝轴线易偏结构存在实质性区别并非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本发明克服了对比文件1的预留细长顶丝无法稳定对准旋转球心极易变形轴线偏斜挤进突起座夹缝卡住球珠的技术缺陷,从而提高顶丝前端居中精度实现防止顶丝挤进突起座夹缝的优异技术效果,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备创造性。

    回复 2021.04.14 · via pc
  • 一个材料进口量仅2500万美元的产业,政府为了回应总理的批评竟然“头疼医头”拨款6000万人民币单独去解决,这样以后总理批评时就不能再拿“圆珠笔尖”去说事了,干掉总理一个发言论据。。。 jinpo

    回复 2017.01.12 · via h5
更多评论
24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