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张小龙悖论,“去中心化”的小程序依然使微信成为一个中心化的巨型I/O

小程序实际上是在线上虚拟的社交之外杀开了一条线下的通道,对于线上和社交来说,小程序的种种特性或许可以算是去中心化。但是,当我们把视角延伸到线下的话,就会发现这分明是一个逆向的去中心化。

小程序终于要来了(1月9日正式上线)。张小龙在他的演讲里对这个产品形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而在我们看来,这个产品本身存在着隐藏的悖论。这种悖论既是产品理念上的,也是商业逻辑上的。当然,悖论并不意味着其结果好坏。 

在演讲中,张小龙有一个明显的三段论式逻辑:

1,任何一个工具的目的和使命都是为了帮助用户提高效率的;

2,微信不是平台,只是一个工具;

3,于是,如果微信想做好的话,必然是一个用户提高效率用完即走的工具。

问题随之而来,我们如何定义“效率”和“高效”?让我们看看微信团队发布的数据:

《2016微信数据报告》揭示的用户使用习惯

这份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间在 90 分钟以上,典型用户每天平均发送信息的次数达到74次,每月发红包高达 28 次。

如果仅仅是看着这些冷冰冰的数字你还不能理解 90 分钟究竟有多么了不起的话,那让我们来看看 Facebook 的情况:在2014年的时候,扎克伯格称美国用户平均用在 Facebook 上的时间超过40分钟,到了2015年,数据显示,这一数字已经下降到了20分钟以上。

如果按照张小龙的定义和初衷来看的话,微信只是一个社交工具。然而,就算脑科学和生物化学再怎么发达,这些研究工具也无法解决“女人究竟想要什么”这样的难题。

社交与工具的鸿沟

事实上,“社交”与“工具”这样的字眼组合在一起的话本身就构成了巨大的讽刺和悖论。社交是建立在人际关系和社交感情诉求基础上的,甚至连张小龙和微信团队都会为微信赋予一些极具个人感性色彩的彩蛋。但是,工具仅仅是为了提高效率满足人们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已。

按照层次理论而言,工具解决的只是最底层最基础的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而已,而社交则属于更高级的爱与归属感需要(Love and belonging needs)。

追究微信的社交属性的话,那么,用户在上面每天聊天一个半小时以上、相互发送数十条信息及发送红包,显然是再自然不过的。但是,如果论及工具及其“用完即走”的属性的话,我们并不认为微信很好地践行了张小龙的设想。

人本身就是非理性的,社交本身就是一种人际关系的扩散和延续,那么,我们如何指望架构于用户人际关系之上的微信能够理性精准地实现让用户“用完即走”的目的呢?用户在微信里聊天、发红包、看公众号、刷朋友圈,这些行为本身就不是严格遵循着时序进行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的发生并不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并要求效果,那么,又如何要求用户像使用工具那样去使用它呢?

在感性和理性、在效率和社交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这样的鸿沟及其带来的问题,在 Slack 身上已经出现并且愈演愈烈,钉钉试图将此矛盾剥离;而微信推出的“微信企业”初衷是在微信生态外建立一个基于工作场景的工具,但迄今为止并未激活大量的用户——微信的黏性实在是太大了。

在微信这个庞然大物上,如何平衡?显然,它正试图通过小程序来弥合这个鸿沟。

快速来看看小程序的特性:

  • 毋须安装和卸载,和硬件结合应用于物联网
  • 入口在线下场景
  • 极度去中心化,打破应用分发、分享和搜索的传统模式

然而,仔细思索的话,我们发现其中有趣的地方。

第一个特性中提到的和传统 App 迥异的毋须安装卸载的特性,其实是建立在微信本身的框架和用户基础上的,这意味着,即使张小龙再怎么强调微信不是一个平台,但事实上,推出小程序的微信变成了一个可以运行程序的程序,这实际上就使得它成为了一个涵盖多种服务和可能性的平台。

再让我们看看张小龙一直汲汲于怀的“去中心化”。于是,微信小程序没有搜索入口、没有应用商店机制、不能被分享到朋友圈里,考虑到前述“用完即走”的特性,如果说 QQ 是前移动互联网时期的 IM(Instant Messaging)的话,那么,小程序则属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 IM(Instant Managing)。

不要被张小龙的说辞给唬住了。

小程序本身的入口就在线下场景里,而且和物联网有着天然的连接优势,这意味着,小程序实际上是在线上虚拟的社交之外杀开了一条线下的通道,对于线上和社交来说,小程序的种种特性或许可以算是去中心化。但是,当我们把视角延伸到线下的话,就会发现这分明是一个逆向的去中心化。

最能显示张小龙和微信野心的或许是,他对未来应用程序的想象:

当你看到任何一个眼睛能看到的实物的时候,这个实物背后的信息和应用程序都会自动浮现出现,你通过眼镜或者别的方法控制这样一个应用程序,去启动它,去运行它……

我认为所有的应用程序应该是一种无处不在,但是又可以随时访问的一种状态。

线下场景,小程序会不会是SaaS杀手?

据钛媒体了解,微信已经审核接入了首批接入小程序的公司,数量有 20 家,并通过微信官方邀请了 200 多商户。而去哪儿、大众点评也告诉钛媒体他们已经开发出了小程序的demo版。

为何微信邀请的对象以商户为主?事实上这验证了小程序可能的使用场景。一个微信用户使用小程序的典型场景如此:到达一家餐厅,通过小程序排队点餐,在车站用小程序买票或查看下班车到达时间,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从本质上来说,用户使用小程序的目的是通过其提供的功能管理(manage)信息、服务来实现所见即所得。

可以想见,线下场景中你可能遇到的身份验证、优惠信息核销、客服、等位叫号等服务,过去大多都是由商户的 SaaS 工具完成的。能够扫一扫调用、分享到群组、实现特定交互与协作功能的小程序,会让不少 SaaS 从业者惶恐。

来看看本就萧条的企业协作市场,不管是老牌的钉钉、明道,还是更聚焦在任务协作的 Teambition,协同办公的石墨、一起写,IM 的班聊等,都或多或少与小程序有了重叠的场景。这些工具创业者用来教育市场的主打话题,就是教育人们“微信群组办公”的局限性。而现在,小程序让微信办公的实现有了更大的可能。

SaaS服务很可能会直接被小程序干掉。SaaS 平台们曾经渴望实现的数据沉淀,在小程序的接口开放之后,都面临着更大的竞争。

从本质上来说,微信希望用户使用小程序的目的是通过其提供的功能管理(manage)信息、服务来实现所见即所得。

可以说,未来,所有的服务和内容发展到最后的形态实际上都是为了方便用户的管理,服务内容在触达用户的瞬时,用户需要的功能同时也就实现了——尽管,这个未来和这种应用的理想状态的实现我们也不知道需要多久。

尽管张小龙强调“小程序没有微信入口”,但这不代表小程序脱离了微信生态。

无论是小程序服务、信息的供给方,还是使用小程序的用户乃至小程序开发者,实际上都是寄生在微信这个生态圈之中,对某个小程序而言,当然可以做到免安装卸载并且“用完即走”。但是,对微信来说,开发、对接、使用的完整闭环都发生在它上面,一个个看似孤岛的小程序实际上最终都集聚在微信疆域内。

即便对于微信外围的玩家来说(例如上面提到的各类 SaaS 产品),他们若想加入微信的生态,只能屈服于腾讯平台,用小程序的开发要求“改装”自己的应用,要么艰难转型,要么被企业用户所抛弃。

小程序开发越多,用户使用越多,实际上也就意味着用户越离不开微信。于是,微信也就成了一个巨型入口和出口,社交的入口和工具的出口,仅仅是想象这种 Big Brother 的可能性,就已然让人不寒而栗。

唯一的问题在于,去中心化发展到最后竟然朝着中心化的方向演化,这样的结果究竟是必然还是偶然呢?答案,也许只有张小龙自己知道。(文章首发钛媒体,记者/胡勇,钛媒体编辑苏建勋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系作者 胡勇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微信并不是一个系统,只是一个应用而已,非要把它当成系统来分析和讨论,没有什么意义,逻辑不通。

    回复 2016.12.29 · via pc
  • 互联网的社交功能现已足够普及,非常容易产生局部共振,形成圈里过热,圈外过冷的场面。形成一小部分人自High,井底观天。

    回复 2016.12.29 · via pc
  • 有见地,没参透。

    回复 2016.12.29 · via pc
  • 用微信只是没得选!

    回复 2017.01.01 · via android
  • 我们需要新的社交软件!微信low了!

    回复 2017.01.01 · via android
  • 依托平台建设的产品如何能不中心化?小程序就是微信给saas企业和服务提供的通用接口

    回复 2016.12.30 · via iphone
  • 你好

    回复 2016.12.29 · via iphone
7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