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莱@SNS】付费移动社交和没节操运营商不得不说的事儿

KaKao、微信、Skype等OTT应用皆被各国运营商约谈喝茶,最终不是早到残暴封杀,就是和运营商共谋靠新的流量计费方式。无论如何,移动互联网时代,即使有了wifi,即使有了4G,想免费通话短信还是难上加难。

那边厢微信摩拳擦掌准备开始国际化的时候,这边厢却国内市场后院着火。工信部率领三大运营商坐阵,表示要邀请OTT应用公司喝茶,“好好谈谈”。

网络硬件条件的提升,让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全面到来,也让移动通信从可能变成可行,自10亿用户的Facebook Messenger 开始在美国和加拿大尝试免费通话,自微信达到3亿用户数量,传统运营商的通信收入受到极大影响,其通信霸主地位已然岌岌可危。

英国Strategy Analytics有研究数据标明,2012到2017年这五年间,全球的运营商一定会对正在蓬勃发展影响运营商通信营收的OTT作出反应。

此外,英国的电信分析机构ARCchart估算:截止2014年,OTT软件发送的信息将超过传统运营商的短信业务;截止到2016年,全球有8%的手机通话是通过OTT,有65%的短信是通过OTT。如此看来,如果不抑制OTT应用的进一步发展,运营商的地位很快分崩离析。

 

来看看全球OTT应用的用户数量

在钛媒体之前的文章中《Facebook也“微信”了,大佬开始扎堆移动即时通信》曾综合统计了几大流行OTT应用的用户数量:

其中,Viber用户突破1.4亿(其功能以无需打开应用即可拨打免费网络电话著称);

Skepe用户数量2.8亿;

iMessege 没公布用户数量,但是去年10月就宣布发送信息达3000亿次;

WhatsApp去年年底发送信息180亿条,估测用户数量也有2-3亿;

Kakao Talk超5000万;

Line的用户也超过1亿;

最最大头的是Facebook,有网页端的用户积累技术,十亿用户可以直接移植到移动端的Facebook Messenger上!

用户数量越是庞大,对移动运营上来说越是一场噩梦。毕竟每个移动运营商都是支撑当地GDP的一个巨大推力,当电话、短信、视频通话全部可以免费,那移动运营商还有什么作用?或是直接绞杀OTT,或是和OTT展开相应的合作。目前工信部坐庄,带着国内三大运营商开始一起讨论其如何处决OTT这个总是挨家挨户免费送饭的孩子,但我相信,无论如何,免费短信和通话的日子很快就要结束了。而所有用户也必须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免费的!

 

接踵而来的拉锯战

总的说来,这场拉锯战不可避免,虽然说不上旷日持久,但因为之前没有既定的收费模式给大家去遵循。我总结了目前几大流行OTT应用的下场,来看看微信和三大运营商的持久战会得到怎样的结局:

【原始而粗暴的封杀】

韩国最流行的OTT应用KaKao在韩国非常流行,5000万注册用户中有2/3是韩国用户。韩国电信对此表示,鉴于KaKao Talk对移动运营商的语音收入会产生负面影响,最后“只好减少对移动网络的维护和升级”,从硬件方面对OTT进行限制。

Skype刚进入中国之时,运营商就发现了它潜在的危机予以及时封杀。措施包括封杀服务器,让用户无法登陆。还通过通讯协议分析,来确定拿些用户经常使用网络语音聊天系统,采用模拟数据包、截留数据等手段来降低用户通话质量,以限制其使用。

 【研发自主OTT投入市场竞争】

除了血腥残暴和喜欢暗箱操作的没节操运营商外,还是有一些顺应时代潮流的运营商的。既然移动互联网依然是时代趋势,而OTT服务由于网络硬件条件的提升,也有了全球推广的可能,担心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不如转而自我创新投入这场市场竞争中。

西班牙电信Telefonica早在11年9月就有这个觉悟,建立了自己的数字部门Telefonica Digital,看看人家是什么抱负:“把握数字领域的机遇、提供新的产品、服务和价值链”。

此外西班牙电信还和英、法、意、和德国的运营商联合推出即使手机短信系统Joyn,意欲和在欧洲比较流行的黑莓OTT应用Blackberry Massging、WhatsApp等进行良性市场竞争。

澳大利亚电信运营商也成立了自己的全球应用软件公司,决意将今后的发展方向放在移动应用和服务领域的创新和技术研发上。

【与OTT合作,通过流量等方式计费】

如果担心自己研发成本太大,见效慢,不如退一步和OTT应用服务提供商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毕竟OTT应用发展至今,这些公司在用户需求、市场趋势的把握、商业化上,比传统运营商更有话语权。如果可以以良性合作方式联手推广移动通信服务,用户不用放弃已用习惯的应用,OTT应用公司不用担心刚刚养肥就拱手相让的市场,传统运营商也不用担心昔日霸主地位不再。

在这点上就不得不提西班牙电信Telefonica了,人家除了做好自己的研发,还和Google、Facebook、微软和黑莓联合开展运营商计费业务。传统运营商承诺以积分形式,让用户用积分兑换OTT商店里的虚拟货品。

加拿大通信公司Telus和Skype合作,用户可以购买Telus点数来换取Skype通话时间。

Viber主张和无线运营商合作,给合作运营商用户一定的数据折扣,使用该运营商服务的用户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更多数据流量来进行语音通话,一方面提高了客户价值,一方面实现了双赢。

Facebook上个月联手14国超18家运营商合作,届时用户可以以微小或者零数据流量发送Facebook信息,但是该协议仅能持续三个月,仅用于Facebook的推广期。三个月以后Facebook的免费通信功能要以什么形式在这些国家走下去,还有待观察。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肯定要收费!

即便是声称不会向用户要钱的微信,在香港推广的时候也收到了阻挠。最终微信和香港电讯达成共识,如果香港用户想使用微信,就要每月支付8元即可在香港不限流量的使用微信的免费语音和通信服务,此外香港电讯还为微信用户特意开放了WIFI服务。

 

结语

相信不少读者都是微信的资深用户,如果微信开始收费了你还会继续使用吗?如果微信开始收费了,那那些商业化模式还有办法奏效吗?民营企业在根基上撼动了垄断国企,最终的结局都是以前者退步让位而收场。

然而技术革新导致移动互联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这样的大局面下,只有双方坐下商谈出适合双赢的合作方式才是上策。综合了三大微信可能的结局,我个人认为,鉴于腾讯有财大气粗的马化腾称着,还不至于被血腥颠覆,而国企高高在上的优越安逸又决定了他们不会自助研发出具有竞争力的移动通信应用(飞信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因此最后应该以流量付费告终。

当免费的微信不再免费,当我们每发出一条语音都要计较会不会超了流量的时候,微信对我们来说还有那么不可取缔吗?当微信丧失了坚定的国内用户支持,微信国际化还能走向何方?

本文系作者 方佐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