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a binary world,这是一个要和不要的世界

我们正在逐渐训练我们的大脑,从基于神经元的生物思维方式逐渐转变成0/1(要/不要)的二进制思维。

前一段把Project Flow里的音乐功能单独拿出来做了Music Flow “乐流”这个App,本来乐流并不被设计用来根据场景识别音乐,但是通过后台数据显示大量用户一开始就已经“假设”乐流可以听懂并“应该”推送所有场景下的相关音乐(关于这款极简应用的报道可见钛媒文章《去TM的情怀和模式,来感受一下“乐流”创始人的极简逼格》)。于是花了一些时间思考和设计最极致的听歌场景应该是什么。

在开始写乐流之前,我曾经和我们工程师有过一次深入讨论-最极致的情况下,音乐应该做成什么样:

他说:“假设耳机还存在,最极致的情况应该是前段无硬件,无软件,无交互。只要我把耳机插入任何一个耳机口,就自动播我喜欢的歌。”

我说:“再进一步,无音乐。因为音质无法控制和保证。接电极,用电信号给神经元模拟音乐,无耳机。”

他说:“未来最极端情况下,算法要能牛逼到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能够懂我最想听的,我们只需要说我要听歌,就ok了。没有任何功能,一个按钮,play & pause”

我说:“如果这样,不只是听歌,任何场景最极致留给用户的只需要判断“要”或“不要”。可是这样做真的好么,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么?”

随后我们陷入了思考。我曾经说过,现在是一个“trending era”(趋势时代)。信息过于发达和透明带来的负面效果之一就是平均每个人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信息已经远远大于独立产出的信息,因此第一时间内不能迅速被广泛传播的信息内容往往即刻湮灭了,剩下的就变成了热门话题(hot trend)。这一点上,从Twitter和微博的原创数远小于转发数来看,也进一步得到印证。每天用户所关注的热门话题也不足20个。

从乐流的数据来看,“随便来一首”占整个用户语音指令的40%以上。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当用户说“随便来一首”的时候,并不是真的能够接收“随便”。我们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测试,当用户说“后摇“的时候,推送了一些毫不相关的流行音乐和郭德纲的相声,结果意料之中的是这些用户马上退出了乐流。

因此,当用户说随便来一首”的时候,真正想要表达的是,“我不知道我想要听啥,但我很清楚我不想听啥,请你在我想听的这些里面随机播放”。要想实现这样的效果,需要大量的模型训练(豆瓣音乐很早引入红心的垃圾箱的训练模型,但实际效果并不尽人意)。一个人的音乐审美偏好受诸多因素影响。

从机器学习的角度来说,仅通过现有的训练模型是远远不够智能的,从根本上来说硬件的sensor就不够(只能记录触碰,语音,加速度,位置)。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生活在趋势时代的我们似乎已经越来越丧失审美了。因此乐流的后台更多的数据贡献,除了随便以外,是和当下的趋势歌曲高度吻合的,小苹果,我的滑板鞋,一百块都不给我等等。

让我们来假设,假设在很远的未来,sensor已经非常牛逼,可以感受到你所有细微的参数变化,那么从理论上来说,我和我们工程师在一开始讨论的极致的音乐场景是可以通过大量数据和复杂算法实现的。那时的乐流将会只有一个按钮:播/停。从用户的角度上,这确实做到了最极致的傻瓜化,可是从每个人脑的视角看,我认为我们的大脑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退化。

原始人面对黑暗时,通过反复的摸索和经验继承,逐渐学会了生火。所以他们大脑面对黑暗的解决方案是:这里太黑了,我需要亮一点 - 火是亮的,所以我需要生火 - 要生火要有木头 - 要知道这些木头在哪里 - 去找 - 钻 - 火点着了 -不能让火灭 - 亮了。可见对于原始人来说,仅仅是”要有光“这一任务,就必须经过这一系列充满挑战的思索和实践过程。

大量的发明和创新正是在一个又一个如此复杂困难的行为链条下通过大量实践产生的。而对于今天的你和我来说,房间里要有光,那么电灯开关在哪儿?打开它就是了。你并不需要了解什么是小孔成像,黄斑对焦,透视取景,欠曝或过曝,打开iPhone按一下那个圆按钮,照片就在那儿了。至于HDR的全称是什么,好像也并不需要知道,HDR的天更蓝就是了。科技的发展进步使我们的思维决策流程大大简化,需要我们做的慢慢地从一系列的关联行为流程逐渐过渡成了最终决断 - 要或不要。

大脑是生物器官,人类的思维方式也是生物反映。但电脑是二进制的函数基运算。我认为,随着推荐算法,机器学习以及真人工智能的进步,我们人类正在通过一个又一个号称”更懂你“的应用程式,逐渐把绝大多数用户的生物大脑转化为机械开关:你就说你要还是不要,剩下的你不用管,怎么做你更不用管。换句话说,我们逐渐贡献我们的各种数据给机器,以换来在每一个场景下的”傻瓜化“。

如果真人工智能得以实现,那么彼时我们大脑所要做的,只是在要和不要之间做决断而已 - 这不就像今天的电灯开关么?换句话说,我们是不是在逐渐训练我们的大脑,从基于神经元的生物思维方式逐渐转变成0/1(要/不要)的二进制思维了?现在在回到本文当初我和工程师的对话之中,如果乐流有一天足够懂你,以至于只剩下播放和暂停一个按钮,这是我们想要的未来么?

其实回到初衷,人类在科技上做出的所有努力的终极目的都是自我解放,而在这个漫长流程中又不断出现了新的枷锁。从推动这股力量茫茫众生的微不足道的一员的渡鸦来看,我们不希望培养只会0和1的二进制大脑,我们也无法接受越来越多的独立个体沦为整个社会机器下的”庸众“。既然现在点火只需几秒钟,我们应该利用好科技为我们省下来的数个小时,去吸收新的知识,探索新的未知。We need to creating new trends, not be part of the existing one。

【钛媒体作者介绍:90后创业者吕骋(@吕骋Jesse),渡鸦科技创始人,联系邮箱jesse@raventech.com,微信公众号ravenjesse】

本文系作者 Raven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2025-06-20 23:00

*ST中程: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

2025-06-20 22:59

欧元兑日元刚刚触及168.00关口,最新报168.00,日内涨0.54%

2025-06-20 22:57

美股半导体指数回吐开盘涨幅后下跌2%

2025-06-20 22:54

Meta发布最新款智能眼镜,399美元起售

2025-06-20 22:46

台积电ADR触及盘中低点,一度下跌1.5%

2025-06-20 22:44

美股芯片股短线跳水,台积电现跌超1%,英伟达跌近1%

2025-06-20 22:44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量子之歌跌超8%

2025-06-20 22:37

国泰航空:1-5月载客量较2024年同期增加28.4%

2025-06-20 22:35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调研具身智能产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2025-06-20 22:33

亚马逊和SK集团斥资51亿美元兴建韩国最大数据中心

2025-06-20 22:31

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100指数下跌,抹去了之前的涨幅

2025-06-20 22:21

中基协:从未向非基金从业人员办理所谓“网络教育退费”事宜

2025-06-20 22:19

曲江文旅控股股东所持1200万股股票拍卖中止

2025-06-20 22:12

肖伟辞任康缘药业董事长,退居二线“培养接班人”

2025-06-20 22:11

华依科技:股东黄大庆拟减持不超1.29%公司股份

2025-06-20 22:05

欧元区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为-15.3,预期为-14.5,前值为-15.2

2025-06-20 22:04

英伟达持仓股CoreWeave持续冲高,现涨超7%

2025-06-20 22:01

*ST花王:实控人在重整方案中关于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的承诺没有变更

2025-06-20 21:59

今年铂金涨幅超黄金

2025-06-20 21:58

现货黄金最新报3370.62美元/盎司,日内持平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