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电影P2P项目,其实是隐藏在资产证券化背后的“圈钱游戏”

“只要有稳定现金流,就可以资产证券化。”这句来自华尔街的名言,成为当下电影项目P2P融资的一个注脚。

观点一:目前已有数十个P2P平台正在开展影视类项目的P2P融资,他们大多是用一部或者多部电影的票房收益权为基础资产,以一种类似于理财产品的方式,向公众募集资金。

观点二:很多所谓的“电影+P2P”并非真正的资产证券化,这些打着电影旗号的P2P项目,不少已沦为一种“圈钱游戏”,电影只是融资方募集资金的一个“广告”。

观点三:以《叶问3》为代表的电影P2P项目极度混乱,风险集中体现在:资金是否流向了电影项目无人监管;借电影项目重复融资成为大概率事件;短债长投,期限错配,一旦资金链断裂,极易引发崩盘。

只要有稳定现金流,就可以资产证券化。”这句来自华尔街的名言,成为当下电影项目P2P融资的一个注脚

在好莱坞也曾有这样的先例。1997年,Bear, Stearn &Inc 公司曾以梦工厂未来10年电影作品的收入为基础资产发行了资产证券,1998年,新干线影院(New Line Cinema)也发型了3亿5000万美元的资产证券。

在中国,电影资产证券化的时代尚未真正到来,这种金融操作的方式却被投机者给“玩坏”了。

前不久的《叶问3》事件中,电影公司、担保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联合十多家P2P平台,以这部电影为幌子,大量重复融资。这几乎颠覆了电影圈对于“筹集资金”这件事的想象。

电影能否资产证券化?

研究《叶问3》在各家P2P平台的融资结构,我们发现,此次《叶问3》基本上采取了一个类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影视投资公司为融资方,向小贷公司或者资产管理公司转让电影票房收益权,后者通过将电影包装成理财产品,在P2P平台吸引进大量的散户投资。

目前在P2P上进行融资的电影项目,多是以单一一部电影的版权收益作为标的。但电影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资产价值往往难以评估。由于国内的电影收入主要依靠票房,而票房好坏通常难以预测

也有一部分P2P平台,采取了电影收益权打包的方式,比如宝驼贷上的影视投资计划,借款总金额为3000万元,打包的电影包括《大轰炸》、《叶问3》、《反贪风暴2》、《上海王》、《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枪过境》、《三千里》、《寻找心中的你》这8部影片。

电影的票房收益并不确定,如何规避风险?一位负责影视宝的项目经理告诉娱乐资本论,除了融资平台本身有一套风控的流程之外,在尚没有完善的完片担保机制下,电影融资一般还是倾向于针对后期制作或者宣发。

“电影是一个纯投资类的产品,它的赌性非常强。像地产或者矿产类项目,都是有明确的质押条件,也有一个退出机制,但电影没有,你赔了就是赔了。”一位电影行业投资人如此说道。

事实上,当下资产证券化实践中,基础资产大多是一些基础设施,例如高速公路的收费权,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收入,服装批发市场的租金等等。令娱乐资本论感到疑惑的是,电影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且收益极不稳定,对于资产证券化来说,是否是好的标的物?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赵龙凯说,“我认为,电影产品不是资产证券化的理想标的物。大多数金融合同必须要明确它的标的,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作为标的,它一定要很清楚,不能有人为的操纵,并且公开公正,才能好作为标的。”

“电影风险非常高,如果以电影项目为标的的理财产品风险很低,则意味着背后担保方的风险相当高,如果担保方实力不够,则会出现违约风险。”

在赵龙凯看来,相对而言,电影打包组合融资可能是比较稳妥的方式,但相比投资这样的标的,投资影视公司的股票可能更加合适。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正兵也认为,中国电影要实现资产证券化,可以从一些大的电影上市公司做起,因为这些公司具备一定时间跨度的电影发行记录,能够证明其发行的电影具有较好的收益水平。

“比如华谊、光线还有中影,一年拍摄很多影视作品,拍摄的电影已经足够形成一个资产包,对于未来电影的收益率做出一个相对准确的评价。只要有信用,接下来无非是使用什么杠杆来分解风险的问题。我觉得这样的电影资产证券化是可以做的。”周正兵说。 

资产证券化是假,圈钱是真

事实上,在当下的电影市场讨论资产证券化,意义并不大。

娱乐资本论发现,目前所谓的“电影+P2P”并非真正的资产证券化,这些打着电影旗号的P2P项目,不少已沦为一种“圈钱游戏”,电影只是融资方募集资金的一个“广告”。

一位不愿具名的从业人员也曾表示,“其实《叶问3》在我服务的一个平台上也有做过(融资),你可以理解为电影只是一个噱头,如果深挖的话,其实是不值得推敲的。”

另外,根据多家媒体的报道,快鹿集团在十几家P2P平台,通过《叶问3》的项目进行重复融资,这场电影P2P游戏,几乎演变成了一场金融诈骗。

由于国内对于P2P的资金流向并无明确的监管,某个电影项目在P2P平台的融资也无需备案,这就导致利用某个项目重复融资成为可能。在这些金融公司的逻辑中,电影是否赚钱都不重要,关键是利用电影的号召力,在P2P平台上持续获得资金。

娱乐资本论调查发现,不少P2P平台对于这样的现状并非不知情,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也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由于P2P平台竞争激烈,获客成本很大。借电影吸引眼球成了不少P2P平台获客手段,而这与需要融资的影视公司的想法一拍即合:影视公司圈钱,P2P平台揽客。 

一部电影上映,自然会吸引投资者和大众的关注,于是影视公司就利用电影这个IP,把理财产品包装成电影投资项目来吸引平台流量,融资平台也就跟着走入了大众视野。

电影P2P项目存在三重风险

其实明眼人都能明白,一部好的电影不愁拿不到钱,通过电影公司、个人投资人、银行、电影基金等更加有保障的平台,早已能够满足融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在P2P平台上疯狂集资的电影项目究竟为了什么目的,我们不得而知。

恰恰是因为电影是公众产品,并且每天都有详实的票房数据对外发布,一旦“票房黑幕”被揭穿之后,极易引发投资人挤兑,最终引发崩盘。

仔细分析,我们发现电影P2P可能存在以下三重风险:

  • 期限错配风险

拆标这一现象在我国P2P网贷平台经常发生。据一位做影视P2P的项目经理介绍,常见的一般是金额错配,即把一个1000万的大标的分为多个期限相同的小标,这种做法一方面是为了迎合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同时也是考虑到一些平台的实际融资能力。

“假如说平台募集能力非常强的话,像支付宝、招财宝、娱乐宝这些都不担心,因为他基数非常大,随便投一点就可以了。但我们做影视这块还比较小众,一千万可能短时间内募集不到,那你只能拆,把金额拆到等分的。”

还有一种是期限错配,就是将长期的融资项目拆成短期,以达到实现快速融资的目的。比如把一年期的标的拆为4个3月期,滚动发行。

娱乐资本论认为,由《叶问3》票房造假引发的金鹿财行遭挤兑事件,其中的症结之一就在于期限错配。

P2P平台内部人士也表示,“电影的制作先不说前期的策划,从实际制作到电影上映后真正获得票房收益,至少也是一年以上,也就是说借款周期应该也在一年以上。 而《叶问3》在P2P平台募集的电影项目,要么是三个月到期,要么是六个月或者九个月,说明这里肯定是有期限错配。”

期限错配的问题在于,当第一批融资到期时,往往电影项目还未回款,通常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后面募集来的资金填补前面的“洞”,也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然而后期募集的资金无法产生利息,将客观造成资金使用率降低,“洞”越来越大,直到最后钱募集不上,发生资金链断裂。

期限错配容易造成流动性风险,像这次金鹿财行遭挤兑的事件,就是由于流动性造成的产品到期后无法兑现。在期限错配的背后,必然存在着另外两个问题:资金池的存在,以及项目和资金的不匹配。

业内人士表示,有些平台电影项目开发进度赶不上投资人的资金量,特别是年后的时候,投资需求爆增,资金增长比较多,而没有投资去向。这些多余的钱留在平台账户里,有些平台会拿去投货币基金。

  • 自融自担风险

从已有报道中可知,《叶问3》的资金方来自至少18家P2P平台。娱乐资本论随机查询了几家做《叶问3》的融资平台,发现针对同一个项目,在不同平台上的借款方都不一样。比如在小米贷和苏宁众筹上,借款方为合禾影视;而在东融在线上,借款方变成了大银幕发行公司。除此之外,还有以资管公司债券转让来借款的方式。

“比如这个大银幕发行,他就是募集的发行阶段的钱,发行阶段就在大管家理财那里募了五千万,确实是有点过了。”在采访中,即使是P2P的业内人士对此也表示令人咋舌。

此次借《叶问3》上线的各类P2P理财产品究竟募集了多少资金,已很难估算。电影本身是一个收入、成本和利润都不太透明的产业,有多个借款主体针对同一个项目来融资,究竟是因为电影制作和宣发阶段都需要用钱,还是以不同借款方的名义重募、超募?我们不得而知。

无论借款方如何变换,涉及《叶问3》电影项目融资的担保方大都指向了一家担保公司:上海东虹桥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在多数P2P平台的担保措施中都有写明《叶问3》项目由这家公司全额本息担保。

  • P2P监管缺位风险

《叶问3》事件中的各方关联一言以蔽之,就是快鹿集团用自己的影视公司,走自己的通道公司(资金管理公司),靠自己的担保公司,在多半是自家的P2P平台上融资,看起来是投向了自家的影视项目,而实际资金流向了哪儿,只有快鹿自己知道。

这样一场自融自担的惊天骗局,若不是被曝光出来,众多投资人可能永远被蒙在鼓里。“其实有心人真要查他的话,都能查到。”P2P行业人士对娱乐资本论表示:“不过这一行业的信息披露得少,有些在平台上面发的标的太多,要么是打包,或者标题就是什么宝,而没有注明是具体哪个项目,一个个去找很麻烦。”

该人士向娱乐资本论透露,电影融资项目的进度,按理说平台方都应该跟踪,资金是不是用在电影上,以及项目现在的进展状况等等。然而这些信息在多数P2P平台完成融资后,投资者无法从公布的信息中查询到。

由于在信息披露程度和期限上并没有明确规定,不同的 P2P 平台信息披露的程度大相径庭。一些平台能够做到将每笔借款进行公布,包括以前成交的项目和尚未成交的项目,内容涉及到借贷交易项目的投资金额、人数等信息。

而还有一些不太规范的P2P平台,只显示正在融资中的电影项目,已完成的项目则无法查到详细信息。

不透明的电影产业+缺少信息披露P2P平台,其信息公开状况确实令人堪忧。在这种情况下,为何还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参与到电影的投融资中?

娱乐资本论认为,很多投资人抱着“我不是最后一个接盘人”的侥幸心理,才会去参与。还有一些线下业务比较重的P2P平台,比如金鹿财行,投资者更多地是信任对接的理财师而非平台或者项目本身,所以即使再有风险的项目,也会有人投。

由于行业监管不到位引发的电影+P2P的乱象,已经引发不少影视公司的反感。“我对第三方理财还有P2P是非常排斥的,排斥的原因不是因为它本身的制度,而是因为它的监管盲区,它没有严格化管理的能力。”一位电影行业高管如此表示。 

由《叶问3》牵扯出来的网贷融资问题,其实并不是P2P本身的问题,P2P归根结底只是一种投资工具。“电影融资领域的泡沫,实际上就是政府管理上的缺位。”周正兵认为,要治理目前电影网贷融资的乱象,只能寄希望于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到位。“这就是政府和资本运作者之间的博弈,管理不到位,自然就会有人趁虚而入。”

“《叶问3》事件相当于电影金融创新中的一个杂音,给电影投融资市场带来了混乱。”周正兵说:“事件的相关负责人会为此付出代价,但是总体并不会改变电影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

娱乐资本论

1259篇资讯

粉丝

娱乐资本论隶属于界面财联社(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持有新闻牌照,是北京市文化产业投融资协会会员单位,并与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行业大会展开了长期、深度的合作,致力于独家报道,是泛文娱行业第一媒体。

本文系作者 娱乐资本论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嘿嘿,终于说道实质了

    回复 2016.05.13 · via android
  • 概念火,其实没什么创新

    回复 2016.05.11 · via android
106
2
106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