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Q推出类微信订阅号功能,你还会去玩么?

手机QQ更新了5.2版本,其中一个最为重磅的功能是推出兴趣号,跟微信订阅号一样,兴趣号每天可推送一条消息,并且会折叠在用户消息记录的“兴趣号”中。可以说兴趣号是微信号的2.0时代,基于手机QQ的泛娱乐特性,不过,你还会去玩么?

我们是时候坐下来正式讨论一下微信和手Q的关系了。

在整个互联网行业,从来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像腾讯这样拥有两款如此相似的核心产品。在微信刚刚推出时,曾经有人用“幸福的烦恼”来形容腾讯能同时拥有两款月活跃超过5亿的产品。诚然,在过去2-3年内,手Q和微信这两款产品相互配合的发展,一度给腾讯带来了超1500亿美元的市值,但幸福之后,两艘巨轮开始驶向同一片海域,不可避免的要有一些摩擦。

就在近期,手机QQ更新了5.2版本,其中一个最为重磅的功能是推出兴趣号。所谓兴趣号,指的是通过在原有的“兴趣部落”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帐号“推荐”的功能——每一个兴趣部落都对应一个兴趣号,兴趣部落的酋长可以精选出每天的内容发送到兴趣号上推荐给用户,跟微信订阅号一样,兴趣号每天可推送一条消息,并且会折叠在用户消息记录的“兴趣号”中。

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手Q兴趣号和微信订阅号,就像两艘航空母舰上最犀利的武器,都为自己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浪潮中保驾护航。

 

兴趣号的发展基础 

如果说微信订阅号给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尽情“舞蹈”的空间话,那么兴趣号作为手机QQ“N年磨一剑”的产品,势必会掀起巨大的浪花。具体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

第一,手机QQ有足够大的用户量。根据统计,目前手机QQ的月活跃用户数为5.21亿,这一数据领先于微信,是当之无愧的第一App。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兴趣号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而且再加上手机QQ上特有的“群”功能和兴趣号、兴趣部落打通,非常容易产生关联效应——集体狂欢的力量不容小视;

第二,长达15年的积累,使得QQ用户有产生UGC的基础。在QQ空间、说说等一系列产品基础之上,用户生产内容的习惯可以顺利延伸到专注于手机QQ的兴趣部落上。再加上移动互联网下用户碎片化时间“逛”的属性,使得兴趣号可以通过内容精选的方式让用户回到兴趣部落;

第三,QQ本身的泛娱乐特性给兴趣号提供生长的温床。根据数据统计,目前手机QQ的用户中90后用户占到一半以上,他们代表着这个时代流行的方向。在兴趣部落中,很多人没听说过的TFBoys,关注数和活跃度在兴趣部落排名第一(而钛媒体此前的90后社交媒体网络报告也显示:不拒陌生人,TFBOYS成为他们的最爱)。兴趣号的诞生,可以充份满足90后用户娱乐、游戏等等的需求。

可以试想一下,当酋长用兴趣号推送一条消息后,喜欢“飞弹幕”、“狂吐槽”的90后一定会忍不住要找一个可以宣泄的地方,这时候兴趣部落的存在就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泄洪口。基于移动端,用户回复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视频真人吐槽,可以是语音吐槽……兴趣号就是给用户提供一个“忍不住”的入口。 

 

与订阅号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Web1.0和Web2.0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用户的参与,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手Q订阅号和微信订阅号区别的话,可以说兴趣号是微信号的2.0时代。基于手机QQ的泛娱乐特性,QQ相比微信的圈子更大,也就是说,在微信中,你只能看到属于你自己好友的动态评论,而QQ中你可以看到其它人包括你好友的评论动态。

这个区别也就使得在手Q兴趣号中,用户有了更多的参与性。举个例子,在微信的订阅号中,除了订阅号的拥有者,用户是看不到其它用户对发布内容的评论的,除了简单机械的自己观看和回复之外,少了很多的互动。而在手Q兴趣号中,用户通过兴趣号可以直接进入到背后的兴趣部落,在那里可以看到所有人的评论,吵架、盖楼等等形式都有可能形成。同时,这些精彩的回复本身也是在给酋长提供新一轮内容的可能。

兴趣号发布内容——用户评论——评论产生内容,兴趣号发布——用户继续评论,在兴趣号里,非常容易形成内容到评论这样一种良性循环。手Q产品相关负责人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概念,“通过兴趣号,可以让每一个自媒体都变成‘罗辑思维’”。现在来看,兴趣号确有类似的潜力,月饼、众筹、冰桶等所有的一切,只要你豁的出去,一切皆有可能。

另外,兴趣号还有一点会区别于订阅号的地方在于内容,在订阅号里玩的开的不一定能在兴趣号里吃香,这主要取决于手Q和微信的主流用户群体——手Q更偏年轻化,微信相对职业化(详见钛媒体报道《15岁的QQ,现在更爱90后和00后》)。比如像我这种“严肃”(自诩)的自媒体,可能微信里的人还有人关注,在手Q里真心是“懒得被吐槽”。手Q兴趣号可能更适合发生什么“90后征男友免费旅游”、“都教授发福被广告退款”之类的更“杀马特”、更“火星文”的话题。或许用不了太久,一大波新一代的“芙蓉姐姐”、“天仙妹妹”就会从手Q兴趣号里向大家走来……

就是这样,手Q和微信看起来有很多相似和重叠的地方,但一些微小的差异蕴藏了很多的不同。移动互联网下,用户碎片化时间浏览和手机App的形式使得巨头对行业的控制力不断减弱,让手Q和微信两者共存,覆盖更多的领域,或许正是腾讯的聪明之处。属于手Q的归手Q,让属于微信的归微信。

手Q兴趣号来了,又一个红人生产基地,你还会去玩么?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帐号“杨君君杂潭” 】

本文系作者 杨君君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77
1
48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