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枯燥中不断前行:当跑步成为纯然的热爱

尽快重返这条赛道的冲动,并非来源于因为退赛而希望再次完赛带来的满足感,这冲动貌似更多是出于我内心对这条赛道、这场赛事纯然的喜爱。

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月亮正圆,高高挂在头顶,万里无云,星星一个都看不见,而我正奔跑在意大利北部奥斯塔山谷里,这是我参加的“巨人之旅”332公里越野赛开赛后的第三个晚上,而我已经连续奔跑、徒步到赛道大概190公里的位置,过去三天我累计在几个休息站大概睡了八小时的时间,那时我身体整体感觉都还正常,但我并没有完全意识到我即将无法完成这场比赛。在一个多小时后,当我赶到赛事第四大休息站Donnas时,我比赛事规定的最迟进站时间晚了14分钟。一位志愿者走过来,面露遗憾,而我咧着嘴挤出一点笑容,眼看着她把我的计时芯片手环剪掉。就这样,我的2014年的巨人之旅,结束了。我停止在赛道第201公里处,但内心却充满感激与敬意,至少这是我第一次在比赛中连续行进了超过200公里的距离。但无论怎样,比赛结果用最通俗的说法是:我被关门了。

最难忘的一段偶遇

回到刚才赛道190公里的地方,刚好是一段漫长的下坡,突然我的头灯显示电池用光,我赶紧从背包里掏出备用手电。正在这时,一个年轻的黑影从我身边轻巧地滑过。这个身影对我并不陌生,他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跟一位年纪较长的女选手一直一起前行,我与他们前后交错一起前行了有二十多公里的路程。但此时却让我大吃一惊,并不是因为他甩下那位女选手,孤身一个人超过我,而是他居然没开头上戴的头灯,仿佛像好莱坞大片里戴着夜视仪的特种兵一样,在漆黑的山路上轻盈地蹦跳着慢跑下山,如履平地。这到底什么情况?我赶紧一路追赶上去。

我追了几步跟上他的节奏,刚张嘴跟他说了一句“Hi”,不想他转头用非常标准的普通话问我:“你是中国哪里来的?不是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吗?”如果当时但凡地面有点崎岖,我估计我肯定会被吓出一个跟头来。我猜想他应该是注意到了我胳膊上绣的国旗,但我猜不到他的眼睛怎么可以在黑暗中如履平地。我终于忍不住好奇问他为何不开头灯,他反过来问我,你为什么不试一下?我才意识到,我之前只顾着看月亮本身,却没意识到在高海拔赛道上,因为少有植被遮挡,夜路被清澈的月光照得透亮。我依然好奇,把自己头灯关掉,大概过了半分钟,眼睛很快适应了周围的黑暗,我被眼前的景色吓到了,原来月色下的群山是这么美。我才突然想起有“外星人”称号的越野跑天王Killian Jornet自传《跑出巅峰》(Run or Die)里就描述过几乎一样的情节,他讲到自己小时候如何在深夜月色下在山间奔跑,他在书中描述越是在黑暗中越能感到人与大山融为一体,脚下的每一块石头和树叶仿佛都具备了生命,而黑暗中泛出的光晕,仿佛让他倾听到了它们的呼吸。我紧紧跟随着这位陌生却操着一口标准普通话的意大利青年,我俩在八月十五的圆月下,一路小跑抵达至山间的一个补给小屋。那一段在月色下山路的奔跑,是我此生一段如此难忘的奇妙体验。

我俩在补给站小屋攀谈了几句,原来这位帅气的意大利小伙子是在陪她妈妈一起参加比赛,这又解释了我另外一个困惑,为何他身上并没有参赛号码。原来巨人之旅赛事规定,因为所有的赛道都是开放的公共领域,比赛并不禁止选手的好友或家属部分甚至全程陪同参赛,但过程中不能给予选手任何肢体或负重上的协助。这一点应该说非常人性化,而且就我观察,因为赛事规模相对之前一周的环勃朗峰超马赛事(UTMB)要小的很多,所以在所有的补给站,特别是几个可以睡觉休息的大站,组委会的管理也相对灵活和松散,比如我看到很多选手的亲友团和拉拉队也可以跟随选手一起进入到休息区。而UTMB只允许一名亲友支援队员凭“家属券”才能进入到选手休息区域,如此看来巨人之旅在补给支持方面实在太“人性化”了。

小伙子的妈妈随后也抵达补给站小屋,她看上去50多岁的样子,跟我一样速度不快,眼神却很坚定,与他儿子眼神中的柔和和开朗截然相反。但我知道或许之前将近200公里的剧烈爬升和下降的山路,或许让她已经无法分出精力来跟其他选手寒暄。跟了小伙子一路,通过他的轻盈的步伐和熟练的下山技巧,明显看出他有着充分的山地徒步经验,我问他自己为什么不参赛,他居然大笑起来,指着自己妈妈说;我才没有她这么疯狂,这个比赛距离太长了,我可完成不了。我停留片刻跟母子俩道别,继续上路,之后我再也没有遇见他们俩。后来听另外一个跟我同一站退赛的中国选手说,他们母子俩跟我一样,也在Donnas被关门了,而我自始至终没顾上问那个小伙子的名字,也没有再追问他的普通话是在哪里学的如此标准。但这对与我一起中秋赏月的意大利母子,却是我此次参赛中最难忘的一段偶遇。

“壮烈”的退赛

今年的巨人之旅共有739人参赛,最终444名选手完赛,其中中国选手此次9人参赛,最终3人完赛。其实每一站到起点上的选手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无论完赛与否。比如与我熟悉的两位朋友,同样未能完赛,情况却大相径庭。第一位叫汪大清(@奥巴巴),他现在自己创业做了一家跑步赛事公司,这次来参加巨人之旅身上还肩负了要跟后方团队同步直播赛事的任务。而最与众不同的是,这是汪大清连续第二年参加巨人之旅,去年因为在一个休息站睡觉过头,最终可惜在172公里处被关门。苦练一年,今年再次挑战,居然阴差阳错,在一处山头晒太阳后却把手机遗忘在那儿,下山几公里后才想起。最终他决定折返去找手机,虽然最终找回,却因此阴差阳错再次折戟在172公里处。后来,身边朋友都开玩笑说,目前他是国内巨人之旅赛道完成距离最长选手,因为两次172公里累计,再加上找手机多跑的7公里,的确真超过了完赛的332公里。当然,说起来轻松,但一场比赛连续两年在同样位置退赛,对于汪大清来说内心何种滋味,想来只有他自己知道。

另一位同样是国内越野跑达人张东(@ChinaEnduro),他是国内最早一批完成日本环富士山100英里赛(UTMF)的选手,在众多超马越野赛中的成绩过去两年也相当不错。但他却在巨人之旅出征前不久,身体检查出左腿胫骨有骨膜炎迹象。这是典型的因为长期运动伤害累积后开始爆发的情况,而且当时已经影响到张东的日常训练。但经过思想斗争,张东还是选择带伤出战巨人之旅。但最终的结局可以用“壮烈”来形容——他从不到100公里处骨膜炎发作,腿非常疼,他硬是扛着剧痛,一路跑到300公里处,而且已经顺利通过最后一个大站打卡点,剩下三十公里只要坚持走完就能完赛。但就在最后三十公里处,由于过度疲劳,他脚下一个拌蒜,飞起的一块石头刚好撞到他已经脆弱的胫骨上,当场骨折并失去行动能力。

好在赛事组委会的救援高效专业到超出我的想象,当时事发是凌晨两点多,在张东发出呼救信息后,第一组两人救援先发部队用最快的速度翻越十公里山路,只用了一个小时就找到了张东。经过初步诊断为骨折后,两人搀扶着张东开始下撤,当时海拔高度是2300多米。随后半个小时,第二组救援人员,据张东回忆大概有三四个志愿者从迎面方向也赶到,因为山路过于崎岖,很多段路只能是救护人员轮番背着张东下山。再过一段时间,第三组身穿医生救护服的几名官方医生带着担架也迎面赶到,然后几个人轮番用担架把张东抬到海拔1000米处的公路,救护车已经在等候,然后直接把他送到临近的省会城市奥斯塔市区最好的医院。从张东呼救到他被安全下撤送到医院,整个过程大概不到4个小时。第二天天一亮,我跟已退赛的汪大清两人坐早班大巴从库马约尔赶到奥斯塔的医院中看望张东,才听他讲述了昨晚惊心动魄的救助过程。

一位在去年同样位置再次未能完赛,另一位几乎坚持到终点前却轰然倒下,但两人却都表达出了同样的乐观。所以这两位重返巨人之旅赛道,只是时间问题。

纯然的喜爱

现在回头想,巨人之旅的赛道太难了,超出我的想象,也是我过去几十场越野跑比赛从未遇到的状况,连续不断的超过垂直1000米的陡升,紧接着陡降,中间几乎没有任何过渡。选手需要不断翻越一个又一个的隘口,有好几段陡降的赛道,像我这种从小觉得胆子比较大的,第一次遭遇都感到心里阵阵发毛,因为身边几乎就是悬崖峭壁,一步也不能闪失啊。正是赛道的艰险,让我这次比赛可以说大开眼界,从身体到精神都得到了巨大的满足。而所谓最危险的陡降赛道,在我用心观察几位从我身边超过的国外选手,模仿着他们看似轻盈流畅的下坡动作后,照葫芦画瓢,居然也很快上手,迅速消除了恐惧。

我在赛前制定的非常保守的参赛策略,因为怕受伤,所以速度一直比较慢,虽然最终在200公里处被关门,但好在除了大腿肌肉正常酸胀之外,全程没有受伤,也没有摔倒,也算是安全从容退赛。未能完赛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我目前的个人实力和山地经验的匮乏,还不足以能够让我顺利完赛,我其实是非常开心的接受“被关门”这个事实。因为我也是一次连续行进到200公里的距离,第一次感受到以前在100英里赛事和250公里多日分段赛事中从未出现过的身体反应。而且比赛前三天还经历了两场暴雨,赛道泥泞到泥汤直接淹没过脚面,这次200公里的赛道体验,让我充分了解了阿尔卑斯山地区赛道特点。这次的退赛自然有遗憾,但我内心更多充满的是感激和敬意,感激家人和身边朋友在前方、后方的热情关心,同时让我在面对群山,面对大自然时内心又多了一分谦卑。

虽然赛事艰难,赛道极为艰苦,但不知为何,退赛后一觉醒来,我突然开始强烈地开始想念这场比赛,甚至当时比赛还在继续(整个比赛关门时间150小时)。我突然心中产生一种巴不得明年此刻尽快到来,尽快重返这条赛道的冲动,而这冲动并非来源于因为退赛而希望再次完赛带来的满足感,这冲动貌似更多是出于我内心对这条赛道、这场赛事纯然的喜爱,这似乎是之前从未出现过的情况。

农历八月十六晚上的月亮果然比前一晚更圆更亮,可惜我未能在赛道上继续欣赏。但我一直站在赛事终点,为每一位陆续抵达终点的选手欢呼和鼓掌,内心为他们每一位感到激动和高兴。正是因为这种感受,让我不想用有限的篇幅去过多谈论赛事本身,而愿意更多写下赛事中人的故事。而我对于这场赛事明年想继续参赛的莫名冲动,或许是因为只有这样的比赛才让我彻底感受到你跟大自然彻底融为一体的感觉;或许只有这样的比赛才让我有机会抛开赛事的紧张,用心去欣赏和感受沿路的风景和偶遇;或许只有这样的比赛才能让我和身边跑步的朋友分享如此奇妙的人生经历,结下更深厚的友谊;或许只有这样的比赛,我才能在安全的限度内,不断把自己推到新的极限境界;只有这样,在无休止的枯燥的冷静中,不断自我磨砺,我才能发现更真实的自己。(文/关雅荻 本文来自《商业价值》跑步专栏)

本文系作者 关雅荻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在跑步中发现生活。

    回复 2014.11.05 · via pc
  • Jogging, or running, the best sport for the human. It looks very simple and boring, but really every time I read the articles on the running, I can feel the humanity of the author. Very good.

    回复 2014.10.11 · via pc
  • 突然想到阿甘正传

    回复 2014.10.09 · via pc
  • 比赛平台 软件?

    回复 2014.10.09 · via pc
  • 佩服,我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比赛吗?

    回复 2014.10.09 · via pc
  • 就是没有坚持,跑步挺好的

    回复 2014.10.08 · via pc
  • 生命的意义由自己定义。

    回复 2014.10.07 · via pc
  • 损耗身体

    回复 2014.10.07 · via pc
  • 健康是最重要的

    回复 2014.10.07 · via pc
  • 这样的赛事,其实是在向人们身体的极限挑战!勇者胜,每一位到达终点和没有到达终点的人,都是有勇气的人。

    回复 2014.10.07 · via pc
更多评论
19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