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速记师眼中的路演者和互联网人丨钛媒体影像《在线》

钛媒体影像栏目「在线」第七期,主角是一位从业11年的速记师。每分钟400字、3小时800元到1200元不等,速记究竟是一份什么样的职业?在她眼中,这两年火热的互联网演讲和创业路演又有什么特点?这是一个冷门小众的职业,但值得被严肃对待,值得被记录。

钛媒体影像栏目《在线》,力图准确记录互联网创业大潮中那些个体:初生牛犊的创业新贵、名利场上的资本明星、聚光灯下的高官巨贾、籍籍无名的程序员、运营、极客、地推、快递员、讲师……他们的瞬间,都值得被记住。每周二出品。图文版权为钛媒体所有,未经钛媒体特别授权请勿转载】

钛媒体注:速记是一个冷门行业,它没有光鲜的名头,缺少引人入胜的科技含量,在这个追求高精尖和颠覆的时代,它稳定而传统。然而,在这个人人都想表达、到处都要发言的互联网时代,准确留存有效表达,高效传播优质表达,变得十分珍贵,这个看上去毫不起眼的职业,在这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值得被从业者严肃对待,它的从业者也值得被记录。

做了11年速记,速记师任倩乐依然很喜欢这个职业:不坐班,每天接触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积累不同的知识,只要安静地做事和学习就可以,这对一个文静内向的人来说再合适不过。

2014年开始,有关互联网的会议、论坛、创业路演越来越多,任倩乐也开始频繁出入这些场合,用传统的方式记录着互联网的那些概念、例子、呼声与宣言。对于互联网和创业,对于表达的泛滥,她有怎样的感知?钛媒体影像《在线》记录了她短短几天的生活和工作。

速记到底有多快?速记师需要达到220个字(新闻联播语速每分钟280个字)、正确率95%以上,才可以实习。任倩乐2004年年底开始学习速记,入行之初她一连练了3个月,每天从早上6点练到晚上10点,才开始上手,现在她可以达到瞬间速度(比如5分钟)每分钟400字。

大学专业旅游和酒店管理,毕业后做过一年导游,还在酒店做过半年,任倩乐性格比较内向,觉得那些工作不太合适,2004年她在网络上知道速记这个职业,便从山西到北京学习。“我安静地坐在那记录就行了,不需要太多沟通,基本当场可以做完,一般没有后续工作”,然而,最开始的练习非常太枯燥,就是不停地听录音打字,练指法,“很多人受不了,坐不住,一起学的最开始几十个人,现在只有我一个还在做。”

速录机有24个键,左右各12个对称排列,每个键发一个音,录入的时候双手分别打不同的字,有时一个字要同时按下六个键才行。“这肯定是个让人长寿的职业,”任倩乐开玩笑地说,工作时记一句、听一句、打一句,对大脑的锻炼很好。速记最大的门槛是知识面,很多专业领域,如果不了解,可能都听不懂,“最难的是医药行业,刚开始那些名字根本听不懂”。

12月17日,北京海淀某路演现场,任倩乐在做速记前的准备。2015年,任倩乐已经看过超过50个项目路演,“初创者没有演讲经验,讲话紧张,只能念PPT。”她曾观察过,投资人比较关注创业者的财务状况和财务的规范性,而很多创业者对这个问题比较含糊其辞,还有创业者认为个人的钱就是公司的钱,公司的钱就是个人的钱,而他们做的产品,有很多都只是复制别人的模式,然后去做更细分的市场,缺少创新。

路演现场外,几个创业者在合影留念。任倩乐记忆中,有些投资人都对创业者非常傲慢。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做O2O项目的大学生做路演,话都没说完,有个投资人就把那学生批得一文不值,学生根本不敢跟投资人顶撞,而投资人还不停地提自己心目中的项目方向,这时连旁边的其他投资人听不下去了,纷纷跳出来为大学生解围。

任倩乐参加活动后留下的入场牌。“搞互联网的人普遍语速很快,有的人会保持每分钟350字的速度演讲。”刚开始,任倩乐被这些人思维的跳跃性吸引,听多了之后她发现,大家很多时候讲的都是相同的话,比如特别喜欢引用马云做例子,还有人常说“马云当年找过自己,自己并不看好他之类的话”。

12月20日,一个关于视频与电视媒介融合的论坛,活动开始前,任倩乐逐个记录嘉宾名牌。“每次至少要提早半个小时到,做准备工作”,做这个工作11年,任倩乐“只因为地铁故障迟到过一次”,她热爱这个工作,“每天都可以学到新知识”,对她来讲,速记这个工作可以当做终身职业来做。

2014年,任倩乐曾在北师大为习近平的一次视察做过速记。11年时间,她在各种场合记录过各式各样人的讲话,刚入行,如果遇到大咖或者高官,她会紧张,怕做不好,“做多了之后,不管是谁在我眼里都只是个发言人而已,不会因为对方名号多大、官多大,就觉得对方高大。”

每次会议完毕,任倩乐都能当场交出速记文字,效率很高。2010年,任倩乐被时任新华社副社长,中经社控股董事长的鲁炜招聘进入新华社从事速记工作,“鲁炜人比较新潮,他看中了速记对办公效率的提升”。在新华社工作3年,任倩乐发现,那些变化不大的场合和内容,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她选择离开,重新回到业务范围更宽的公司。

刚到北京的时候,任倩乐住在地下室。那时候,手头的技术没有现在好,挣钱很少,她白天出席各种高大上的场合,晚上回到蜗居的地下室,现实的落差,曾一度让自己陷入沮丧。“开会回来的路上,走在天桥上,看着车来车往,不想回地下室,我想得最多的,是要怎样才能在北京生活下去”。

通过几年的积累,她手头的技术变得成熟,机会也越来越多,加上“见多了,麻木了”,一步步走过来,心里的落差慢慢消失了。

12月17日晚,任倩乐在租住的房子里工作。她的生活很规律,特别喜欢安静,每天晚上10点睡,早上4点起床,在家独处,除了工作就是打坐、看书。她手里有一个70小时录音的整理,“一个老院士生前的采访,准备出书用的,年底太忙了,只能晚上回家或者假期来做”。

任倩乐北漂前,曾在五台山做过导游。她2010年开始学佛茹素,皈依后在寺院做义工。“每次有讲座,寺院把录音传给我,我都会整理出来”,在这之前,寺院里也会有速记,一个1小时的讲座,20个人记,每个人记一段,然后拼在一起。

北漂11年,任倩乐不是特别喜欢北京,在北京也没有特别的归属感。时间在她敲敲打打的指尖流过,对于未来她也没有想太多,“做这个职业,还是在北上广好做些,需求和层次会不一样,即使我不是特别成功,但是北京还是能给我其他地方给不了的东西。”

速记机分为有声和无声,价格从3300元到5800元不等,速记师的价格从3小时800元到1200元不等,一个成熟速记师,每个月收入大概一万多,目前国内成熟速记师不超过一千人,集中在北上广,“杭州也有,比如马云就有自己的专职速记师”。 对于时下热门的语音识别,任倩乐认为,目前语音识别还有局限性,要求普通话标准、现场安静、工作时需要联网,“语音识别要突破的门槛还很多,可以在小范围使用,比如一个作家要出书,他可以自己在家进行语音识别操作。”

钛媒体影像专栏「在线」

力图准确记录互联网创业潮中那些在线的个体

影像是准确的,但影像并不是全部的事实

影像是自由的,但影像也是陷阱

这个「在线」的时代,我们等你来一起发现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钛媒体的这档栏目很不错,深入去跟踪拍摄各行各业的人,用拍摄记录片的手法把各类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状态全部展现出来,让大家对职业多了一分敬畏!

    置顶
    回复 2015.12.24 · via pc
  • 怎么联系这位速记师?我们有大量工作需求,请帮助

    回复 2015.12.22 · via pc
  • 冷静旁观,仔细阅读

    回复 2016.01.03 · via android
  • 重大会议才需要速记师吧~

    回复 2015.12.23 · via pc
208
4
224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