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工智能就在不远的未来,你该怎样布局当下?

所有的产业都需要从现在开始把人工智能纳入中长期战略,并据此反过来设计今天的路径。

如果人工智能就在不远的将来,你会怎样布局当下?

对于老牌芯片企业ARM来说,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为了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ARM将从底层芯片推进生态系统的计算能力,把计算、信任、链接和智能推进到每一个设备里。

ARM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吴雄昂在11月底举办ARM Tech Symposia 2015上表示,当前的世界正在从互联时代走向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社会的杀手级应用,ARM将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下一波生态系统、迎接一下波创新。

早在今年10月,ARM就发布了针对可穿戴与物联网的图形处理器Mali-470,能把智能手机的视觉体验带入智能手表、家用网关和电器、工业控制面板以及医疗监视器等,从硬件方面为人工智能的视觉体验打下基础。11月又发布了基于ARMv8-A架构的Cortex-A35,专为移动和嵌入式应用而设计,比上一代设计每个核能降低33%的功耗、减少25%芯片面积,从芯片功耗和面积方面为人工智能硬件铺路。ARM还在把TrustZone安全技术从处理器拓展至整个嵌入式系统,从芯片底层往上创造一个安全的人工智能硬件环境。

未来的杀手级应用

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社会的杀手级应用,并不是只有吴雄昂一个人这么认为。实际上谷歌今年8月刚推出了首款家用路由器OnHub,这款售价高达约1280元人民币的无线路由器,最大的特色就是能连接百余个家用无线设备。要知道,目前家用路由器一般只能连接十余台家用无线设备。但在不远的将来家庭场景里,将出现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智能空气净化器、智能电视、智能冰箱甚至智能植物等需要连入网的众多智能设备。谷歌硬件从第一款产品开始,就未雨绸缪为一个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了准备。

谷歌新任CEO Sundra Pichai在今年说过一句话:“机器学习是核心的转型之路,它让我们重新思考今天所做的一切。”如今,作为底层芯片设计的供应商,ARM也开始对自己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吹风”,告诉大家那个ARM要去的未来,叫做人工智能。

对于ARM公司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家以芯片设计和技术授权为主要业务的高科技公司。从英国剑桥出发,历经25年的发展,ARM依然保持了一个小规模的公司形态。但依托于ARM技术的生态公司们,则对整个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从手机到服务器、从嵌入式设备到超级计算机、从数字电视到物联网设备,ARM的技术影响力可谓无处不在。

截止2015年第三季度,ARM架构已经应用到全球85%的智能移动设备中,其中有超过95%的智能手机都基于ARM的设计。近年来,ARM的技术还大量应用于企业基础架构、嵌入式智能设备、汽车电子以及消费电子领域。ARM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目前已超过1000家,其中包括高通、联发科、三星等。众所周知,华为手机的麒麟芯片就是基于ARM的设计。而业界猜测,在2016年小米也将基于ARM的技术授权开发自己的手机芯片。

吴雄昂解释,在一个无所不连接的未来社会当中,如果每个人所使用的智能设备不再是4个或5个而是20个甚至60个,就无法通过一个个的APP来控制所有的设备。这就需要实现所有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匹配,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智能来解决这个挑战,这正是出现一个真正杀手级应用的条件。

下一个大趋势

在人工智能和机器智能真正到来之前,下一个大的趋势是电子设备生态环境的智能化。当前通过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仅仅实现了链接的目的,而要达到智能化则需要足够的计算能力和对软硬件系统的足够信任度。只能足够的信任度才能真正连接足够的计算能力,最终达到实现人工智能和机器智能的基础条件。

未来的人工智能不仅将跑在云端,还在通过各种设备不断演变成多层次的智能计算能力。进入11月以来,科技巨头纷纷开源了自己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平台,谷歌的TensorFlow和微软的DMTK等都支持移动端的机器智能。移动设备将成为人工智能和机器智能演进的重要环节,这就是国产手机商们纷纷进军自主知识产权手机芯片的重要原因。

未来的智能移动设备能看得到人、听得懂人,把人想要做的事情和还没要做的事情都连接起来,提前做好计划。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维英在ARM Tech Symposia 2015上介绍了微软人工智能应用微软小冰的最新进展。2015年11月,“小冰”发布了计算视觉功能,可识别图片和视频。通过与人类的不断对话,“小冰”不停地深入学习和了解人们的意图,并把这种意图与相应的内容、设备、应用和服务相连接。微软小冰已经成为了人机交互界面和互联内容、服务与设备之间的对话型“代理”。

而ARM也正凭借这些新芯片设计,推动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物联网、工业装置等领域围绕未来的人工智能场景来思考整个产品、技术和应用体系及布局。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产业都需要从现在开始,就把人工智能纳入中长期战略,并据此反过来设计今天的路径。(文/ITValue记者吴宁川 )

本文系作者 吴宁川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都在提前布局智能设备的核心部件。

    回复 2015.12.04 · via android
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