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大把的数据告诉你,网络专车给交通添堵就是个伪命题

网络专车仅仅是一种服务形式,不管有没有专车服务,私家车都要上路,因此出行车辆总量应该变化不大。正如毛毛虫虽然越来越多,但拥堵的根本原因仍然在于虫子生的太多太快。

近日,网络约租车现象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一份高德公司发布的报告称,网络专车为城市交通添堵。一些机构脑洞大开,随后开始炮制民意,其中一份“交通拥堵广州市民看法” 显示,41%的人认为“专车多了,导致广州更塞车”。

看到这个新闻,忍不住笑喷了。大概这41%的“广州市民”可能压根没坐过专车,就想当然的填写了问卷,因为坐过专车的人都知道,专车带来的是方便,不是拥堵,拥堵了还花钱,那不就是传说中的毛毛虫思维么?

城市交通“更塞车”,不怪“专车”,怪谁呢?答案就是我们的汽车保有量太多太大,尤其是私家车,数量太多、增加太快!很多人不相信。我也不相信。路上有很多车,大的小的,公的私的,多的像谁家的表叔那样数不清,凭什么就怪罪私家车呢?

这个答案是深圳的一位出租车司机说的。当时,我在听了以后,感觉难以置信。在过去的印象里,私家车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关部门已经把汽车生产销售当成拉动GDP增长的重要产业,在城市化发展中,私家车是戴着三道杠的娃,怎么会变成的捣乱秩序的古惑仔了呢?

这几天,我翻阅了一些交管部门的统计数据,触目惊心之余,忽然就想起了那位司机师傅的答案。如果你能坐下来,看完有关的数据,那么相信你也会深吸一口气,恍然大悟。

数据太多,为增强可读性,我们采取洋葱剥皮的方式,连续剥三层,以便揭露真相。如果你依然看不下去,那么可以直接跳到“真相大白”一段。数据来源主要是公安部交管局,数据上网发布时间是2015年6月12日。(详细细节点这里)。

先看第一组数据:汽车增加量。交通管理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全国汽车保有量约为1.62亿辆,与4月相比,汽车保有量增加135万辆,增长0.84%;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600万辆,增长10.99%。

从统计情况看,仅仅一个月,汽车就增加了135万余辆,换算为一年,增加1600万量。汽车数量月月增,年年涨,而很多城市的道路却未能同步增长,你说能不塞车吗?

你会问,这跟私家车有毛关系?大有关系。这里我们需要缩小范围,从1.62亿辆汽车里面,先找到载客汽车的数量,然后再从载客汽车中确定私家车。常识告诉我们,汽车买来都是要上路跑的,路上的车分两种,一种载客一种是拉货,谁是引起拥堵的主要因素呢?

第二组数据告诉我们:载客汽车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数据显示,载客汽车增长迅速(这是汽车增长的主要因素)。5月,载客汽车保有量为1.3亿辆,占汽车总量的80.57%(占机动车总量的48.27%,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2.66和4.01个百分点)。与上月相比,增加137万辆,增长1.06%;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约168万辆,增长14.78%。
从第二组数据可以确定,在全中国的汽车中,载客汽车占8成!这同时也意味着,路上跑的汽车,10辆中有8辆是载客的;而且,发展势头有增无减,结合第一组数据的解释---一个月内汽车保有量增加了135万辆 ,而在这新增的135万辆车中,有100万辆是载客车(占75%)---显然,这是构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有人要问:载客汽车有大有小有公有私,怎么能一概而论的归咎于私家车呢?

第三组数据显示:从载客汽车构成来看,小型载客汽车所占比例较大,达95.94%(大型、中型载客汽车所占比例较小,分别为1.03%和0.74%,微型载客汽车占2.3%),占汽车总量的77.3%。这里有个怪现象值得注意:小客数量增涨,而其他大中微车型数量降低。(5月,小型载客汽车保有量为1.25亿辆,与上月相比,增加144万辆,增长1.16%;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754万辆,增长16.33%。与上月相比,大型、中型、微型载客汽车分别减少1788辆、20342辆、48319辆,分别下降0.13%、2.07%、1.59%。从统计情况看,小型载客汽车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是载客汽车主要增长点。)

小型载客汽车,可粗分为两种,一种是公车,一种是私家车,其中,私家车数量巨大增速又远超平均水平,占了大头,到底多大,按照2014年底数据,这个比例搞到90.16%。

补充资料:交管部门数据表明:2014年,小型载客汽车达1.17亿辆,其中,以个人名义登记的小型载客汽车(私家车)达到1.05亿辆,占小型载客汽车的90.16%。与2013年相比,私家车增加1752万辆,增长19.89%。(注意,这是2014年的统计数据,前面的数据则是2015年5月统计,只需留意比例即可)

三组数据剥完,真相就大白了!全是汽车保有量太多惹的祸,尤其是私家车,数量庞大,不断增长!

我们再看一组数据私家车的数据,残酷的数字,完全可以把你的眼球爆出眼眶。

截至6月底(数据来源:公安部交管局):

1.私家机动车2.24亿,增长。全国以个人名义注册登记的机动车保有量为224,724,067辆,占机动车总量的82.92%,与2014年底相比,增加7,809,858辆,增长3.6%。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4114433辆,增长6.7%。

2.私家汽车1.34亿,增长。个人汽车134,740,743辆,占汽车保有量的82.64%,比2014年底上升1.1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上升2.33个百分点。

3.私家载客车,猛增。其中,要注意了,个人载客汽车118,184,676辆,占载客汽车保有量的89.79%;从统计情况看,从2011年到2015年,私人汽车拥有率提高了9.46个百分点,个人小型、微型载客汽车数量增长迅速,达到117,803,643辆,与2014年底相比,半年来增加了9,190,091辆,增长8.46%;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7,302,544辆,增长17.22%。

增长、增长、涨幅最大的保持在17%左右,不断增长,私家小客车1.18亿的亿级基数,按照17%的年增长速度,6年后总量就可以一番。

你有没有心存敬畏呢?假设不采取措施的按照现在速度增长的话,6年后的交通,又会是一副什么场景?这仅仅还是依靠5月和6月的数字做的测算,而现在是10月下旬,不断增长的真实的数据是啥样,自己脑补吧。

补着补着就会发现,眼球突然爆出了眼眶,脑袋凌空炸成了片片碎屑,随四处流荡的尾气飘荡而去。车辆大幅增加,而城里的道路却没有随之增加多少,不堵才怪呢。

在大城市里,交通形势更严峻,主要原因也正是汽车太多,私家车添堵。全国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25辆私家车,而在北京,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63辆私家车,广州、成都等大城市每百户家庭拥有私家车超过40辆。

北京城的交通形势更严峻。截止到2015年6月,北京市汽车保有量是527万辆。

数字是抽象的,可以脑补一下这样的画面:

假设一辆车平均面积10平米的话,527万辆车合计5270万平方米,折合53平方公里,如果把它们围着紫禁城为中心的明皇城铺开,差不多可以塞满整个北京城二环,二环内面积大约62平方公里,明皇宫约7.8平方公里,如果再把明皇宫面积扩大成“张平东西”这四个地铁站构成的长方形区域(西单-东单-张自忠路-平安里,面积约10平方公里) ,那么,在你的视野里,将没有楼宇没有树木,没有绿地没有红绿灯,什么都没有, 一望无际的,都是密密麻麻的汽车。

看了这么多真实的数据,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城市的交通之所以“塞车”,主要原因是由私家车保有量太大;之所以““更塞车” ,也是因为小型载客车(86%是私家车)增长太快引起的。

说到这里,有的人还会疑惑:私家车变专车后,刺激出行次数多了,也会增加拥堵的程度。就像上海交大的黄少卿blabla:上海140万辆私家车,假如10%接入网络平台,每天提供2至3个小时服务,就相当于每天高峰期增加了28万辆车通行。

这个脑洞开的有点大,实际上是把芝麻当成了西瓜。

真实情况怎样呢?

就这个问题,我专门问了几个参与过快车服务的朋友,他们说,快车出行主要在上下班和自己外出办事的过程中,如果有合适的同路人,那么就带上一起同行了。至于说是否专门抽出2-3小时从事运营服务,主要没那个精力也没那么多时间。

这是个案,可能不足以代表整体,那么,整体情形如何呢?我们可以找到数据测算:滴滴快的平台下注册的专车已超过40万辆,日均150万次的出行服务,平均每车出行大约4次。普通私家车一日出行几次呢?正常情况是两次,上班一次下班一次,中间或许办事,有一两次,粗略估计,平均3次吧。4-3=1,专车服务导致的出行次数增加,可能仅仅是一次。根据以上条件,我们不难看出,专车对交通次数的影响,也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或许有人会想,一天4次,出行次数这么低,这数字不靠谱吧?

出行次数的这个数据不难验证,经济参考报道,美国公司优步自推出“人民优步”以来,目前已覆盖200多个城市,日均100万单。5月份,在北京、广州、成都、杭州注册车辆达66万,活跃数在22万左右。我们可以假设这活跃数22万是代表200多个城市,100÷22<5,一天下单不足5次。

出行次数很低,这个结论我们可以采信了吧。

另外,从整体来看,据出租车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透露,滴滴快今年年底专车数量将达到100万辆。放眼全中国,100万辆专车,每天出行多1次,给交通添堵了,但相比1.35亿私家车总量,连个零头都不到,我们不能据此就指责专车是增加拥堵的主要原因吧?

由此可见,关于私家车接入网络平台会每天提供2-3小时服务的假设,有点想当然。有人说,有些出租公司为了提高专车服务质量,特意购置了新车,新增车辆必然会添堵。这观点太弱了。

一个公司购置新车数量是有限的,也就几百辆而已,能添多少堵?举例来说,购车动作比较大的是神州专车,2015年5月26日,宝马集团向神州租车批量交付600辆BMW 5系,本次交付车辆将全部用于神州专车服务。以一辆车价格40万算起,600辆合计2.4亿元。假设一天运营利润500元,一个月下来合计1.5万,那么也需要2-3年才能收回购车成本。

神州租车公司全国排名第三,跟它规模相当的公司,全国屈指可数,就算假设有100个公司能够投入类似规模,汽车增量也不过600×100=6万辆。这6万辆车相对于1.62亿汽车保有量,相对于135万汽车月增量,岂不是九牛一毛?虽说添了点堵,又能增添多少呢?显然不是主因吧。

面对密密麻麻增长的汽车,我的脑海了情不自禁的出现了一个场面:一棵树上生了几条虫子,树大虫少,爬来爬去很快乐。后来虫子大量产卵,虫子越来越多,密密麻麻挂满树枝,爬动速度越来越慢。有一天,虫子们爬不动了。互相责问咋回事?有虫子惊奇的发现身边的朋友好多变成了毛毛虫。于是就大喊一声,它们长了好多毛啊,没长毛的时候就堵,长了毛后更堵,真该管管这些毛了。

根据高德公司的报告而得出“网络专车为城市交通添堵”说法,就属于毛毛虫思维。正如张笑容所说,因为网络专车仅仅是一种服务形式,不管有没有专车服务,私家车都要上路,因此出行车辆总量应该变化不大。毛毛虫虽然越来越多,但拥堵的根本原因仍然在于虫子生的太多太快。

这些年,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迅猛扩大,市民的打车需求明显增加,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租车总量却被抑制住了。以北京为例,从2004到2015年,常住人口从1492万增至2115万,但从2003年到2012年,出租车数量仅从6.5万辆增至6.6万辆。一直到现在,估计大约6.7万辆左右。市场需求巨大而没有得到有效供给满足,这就构成了私家车迅猛发展的重要背景,也构成了网络约租车发展的主要原因。

在这样一个市场供求远远没有达到平衡的市场中,政府既要考虑交通流量和路网承载能力的平衡,又要考虑如何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需求,那么,我认为,通过控制增量,发展存量(私家车)交通工具来满足市民打车需求,这不失为一个有效率的思路。

交通出行资源紧俏,这是一个特殊的市场,政府可以充分发挥调控之力,鼓励网络约租车发展,激活存量满足需求,如此才能让市民满意,让人民放心。(本文独家首发钛媒体

本文系作者 张笑容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减少口语化,力度才能出来

    回复 2015.10.23 · via pc
  • 不可能,交通部已经表态私家车不允许接入平台,这个口子要开了,下面的都要撕了交通部,总体来说,你看问题简单了…

    回复 2015.10.22 · via iphone
  • 确实太多了深圳的人行道公路两旁,哪怕出租屋前、居民楼过道停的都是私家车,挡得你们都打不开

    回复 2015.10.22 · via android
  •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专车的出现,也可以是减少了私家车的出行,因为,乘专车的,其实大多都是有车人!

    回复 2015.10.22 · via android
  • 无聊

    回复 2015.10.22 · via android
5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