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阅读产业:再议免费和盗版问题

2014.05.15 10:39

胡晓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内容商而言,通过垄断信息资源与传播渠道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但你完全可以以此为契机成为真正的创意产业,靠头脑而非靠喉舌赚钱。

播放 暂停

反思阅读产业:再议免费和盗版问题

00:00 05:19

钛媒体注:5月9日我们发表了【反思阅读产业】系列文章第一篇——《反思阅读产业:我们到底该卖字,还是卖内容?》,这也是胡晓东身份转变后,对自己所热爱的数字阅读行业的反思,以下是不吐不快第二篇:

做为一名“资深”的互联网从业者,当我意识到互联网的商业本质是推动公平与效率的时候,已经错过了足够多的机会——这当然是一个会被人很多现实的人认为迂腐的说法,他们会举出N多的成功者来驳斥我。我只会说,三年后再看。

我曾经在微博上提问:阅读产业中最大的不公与低效是什么?有人说,“不同发展阶段的出版社放在一起竞争,婴幼儿和青壮年打混战,算不算不公。八九十年代的管理体制,陈旧的资源整合和产品营销方式,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企业相较,低效是肯定的。大社有积累,但包袱太重;小社有心无力,屌丝的节奏。 ”,还有人说,“ 不公是纸书的书号申请被出版社把控,低效是每年出版30多万本书 结果大半是没多大市场价值的”,当然更少不了“要在限制和管控的语境中寻找最大的不公、低效,并解决之,方能开启大门”……这些答案对吗?照我看,都对也都不对,因为我没有看到一个人去从用户角度看待不公与低效的问题,也没有看到一个人从“阅读产业”而不是“书”的角度去观察。

近年来,每次国民阅读调查的出台都会让出版业的人烦躁不安,调查上说纸质阅读下降得很厉害,数字阅读上升得也不怎么快。出版业的同事会说,我看到了纸质阅读赚钱的下降比不上数字阅读收益的增长,钱都让盗版侵蚀掉了?用户都被社交网络的免费内容惯坏了?等等,这里有三个问题:

一、 统计中所说的“数字阅读”是否全面?与社交网络巨大的阅读量相比,“电子书”实在是非常小的组成部分,把社交网络的阅读从数字阅读的盘子里对立化、摘出去看无异于自欺欺人,我们必须看到,面对的阅读产业,应当是爆炸式的增长,没有把握到机会、没有找到有效的商业模式是产业自己的事,不能怪用户不阅读!当我们真正把社交网络考虑进去的时候,发现这里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我们的朋友圈里转来转去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呀!一边是人民群众对社交网络优质内容的渴求,一边是优质内容在困在纸里出不去,这是个矛盾,也是个机会。

二、 打掉盗版就一定能促进繁荣吗?盗版肯定是要被指责的,但它不能成为一切的借口,就好像在帝都所有人迟到的借口都是堵车,反而掩盖了真实的情况。内容这个东西,对需要的人是宝贝,对不需要的人就是垃圾,那么你的对用户足够公平吗?我们有没有人计算过,用户为选到有价值的内容产品所耗费的时间精力有多少?用户浪费在无用的内容上的钱有多少?用户的失望值多少钱?再来看看作者,皓首穷经十年写出的皇皇巨著和一个小编几天攒出来的书一个价格,这样的内容机制合理不?打盗版与做好内容之间没什么必然的联系,我们存量的两百多万本书中能被盗版者看上的又有几本呢?

三、 免费就一定是糟糕的吗?如果我们肯将目光放得远一些,看看互联网企业的发迹史,可以发现每一家都是踩在“付费”的尸体上,祭起免费的大旗崛起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免费可能是一种更为高级的商业形式,它将公共性服务的门槛降到最低,通过个性化、增值型服务获取收益,在让社会总成本降低、运营效率提升的同时,促使商家提升产品与服务品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内容商而言,通过垄断信息资源与传播渠道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但你完全可以以此为契机成为真正的创意产业,靠头脑而非靠喉舌赚钱。

 

谈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你坐而论道,有没有具体的方法呀!有倒是有,但都要依托于海量用户分发与快速交互实现,这就需要平台发挥它的价值。下一篇我会着重分享我对平台的理解,以及内容商与平台关系的一点想法。

本文系作者胡晓东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钛粉47012 坦塔罗斯 钛粉82265 钛小超345661 钛粉30456 钛粉79015
572人已赞赏 >
572换成打赏总人数572人赞赏钛媒体文章
关闭弹窗

挺钛度,加点码!

  • ¥ 5
  • ¥ 10
  • ¥ 20
  • ¥ 50
  • ¥ 100

支付方式

确认支付
关闭弹窗

支付

支付金额:¥6

关闭弹窗
sussess

赞赏金额:¥ 6

赞赏时间:2020.02.11 17:32

关闭弹窗 关闭弹窗
  • 回复
    1

    皓首穷经十年写出的皇皇巨著和一个小编几天攒出来的书一个价格,这样的内容机制合理不?现在生产出的垃圾太多了。木有办法。不过文学网站的垃圾我是一本都没有读过,不知被谁读去了,我很费解红袖、纵横这些现在靠什么维持,多半早就亏损运营了吧?

    2014.05.15 14:38 via pc
  • 吃惊

    2014.05.18 12:48 via weibo
  • 回复

    对小团队小公司而言,付费是很重要的,因为没大钱根本玩不起免费模式的先期投入,付费来钱多实在

    2014.05.15 20:02 via weibo
  • 回复@林炜力:是啊,多看是精品店。做超市或精品店?特别是阿里这样拥有亿级规模的平台,超市的可能性大些。

    2014.05.15 17:35 via weibo
  • 回复

    回复@宇婧科技龙哥:精加工,多看是个很好的范本。不是简单把书简单的电子化,而是重新包装设计,做成有附加值的新产品,成本确实很高。

    2014.05.15 17:19 via weibo
  • wangx681
    wangx681   回复  wangx681
    回复

    对互联网发迹靠免费不是很认同,中国目前最牛的两个互联网平台:淘宝和百度,对用户免费,但对商户可不免费,这其实就是广告模式的变身,只不过他们在免费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达到了精准营销的效果,所以商户愿意买单。对于内容平台而言,做到免费满足用户需求没问题,但让内容提供者买单的机会在哪里?

    2014.05.15 16:31 via weibo
    • wangx681 对互联网发迹靠免费不是很认同,中国目前最牛的两个互联网平台:淘宝和百度,对用户免费,但对商户可不免费,这其实就是广告模式的变身,只不过他们在免费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达到了精准营销的效果,所以商户愿意买单。对于内容平台而言,做到免费满足用户需求没问题,但让内容提供者买单的机会在哪里?
      2014.05.15 16:30 via weibo
      回复
  • 回复

    对互联网发迹靠免费不是很认同,中国目前最牛的两个互联网平台:淘宝和百度,对用户免费,但对商户可不免费,这其实就是广告模式的变身,只不过他们在免费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达到了精准营销的效果,所以商户愿意买单。对于内容平台而言,做到免费满足用户需求没问题,但让内容提供者买单的机会在哪里?

    2014.05.15 16:30 via weibo
  • 回复@林炜力:重视程度是一方面。阿里旗号很响,上游内容商有足够兴趣参与。但互联网产品注重用户体验。一万本书过来了,二次加工,排版谁来做。排版,字体要让用户舒服。这里面成本非常高。或者是简单弄一下,这又影响客户体验。

    2014.05.15 16:30 via weibo
  • 回复

    回复@宇婧科技龙哥:阿里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和便捷的支付方式给数字阅读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问题在于阿里对这块业务的重视程度

    2014.05.15 16:14 via weibo
  • 回复@阿嚏猫:阿里的数字阅读前景广阔。支付宝客户端非常普及,上面开一个书城。几亿的海量用户,这要是买起来,销量也非常巨大。

    2014.05.15 16:07 via weibo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

注册邮箱未验证

我们已向下方邮箱发送了验证邮件,请查收并按提示验证您的邮箱。

如果您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邮件箱。

更换邮箱

您当前使用的邮箱可能无法接收验证邮件,建议您更换邮箱

账号合并

经检测,你是“钛媒体”和“商业价值”的注册用户。现在,我们对两个产品因进行整合,需要您选择一个账号用来登录。无论您选择哪个账号,两个账号的原有信息都会合并在一起。对于给您造成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