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教育这样改:教育应该是神圣的,必须是神圣的

芬兰过去这 30 年来的教改经验,似乎是成功很多很多的。但两个社会的文化背景很不相同,照抄绝对不是办法,所以我们需要的是研究清楚芬兰的成功,背后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精髓。

所有人都知道,台湾当今社会的种种问题,根源于「教育」。但过去这十多年,政府不是没有在改革教育,相反的,我们的众多改革方针,不知道为什么,最终总是「适得其反」。相较之下,芬兰过去这 30 年来的教改经验,似乎是成功很多很多的。但两个社会的文化背景很不相同,照抄绝对不是办法,所以我们需要的是研究清楚芬兰的成功,背后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精髓。

在北美,Finnish Lessons 是所有想要了解芬兰教改的人,必须要先读的一本入门书,因为它的作者正是在芬兰教育文化部内负责国际事务的 Pasi Sahlberg (Director General of the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Mobility and Coopera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Finland)。

所以当商周前阵子联络我说 Finnish Lessons 要出中文版时,我当然非常乐意来当它的推荐人。而以下,就是我读完这本书后所写的心得感言。

教育应该是神圣的,必须是神圣的

说实在的,Pasi Sahlberg 与他的这本《芬兰教育这样改》,不需要我的推荐。

因为早在我之前,Sahlberg 对于芬兰教育改革的参与与研究,早已备受各界的推崇 — 前芬兰国家教育理事会理事长 Erkki Aho 称 Sahlberg 是「最适合把芬兰教育政策分享给全世界的专家… 当芬兰面对教育上的挑战,需要找寻解决方案时,我们需要的实行者与远见者」。芬兰前教育部长 Olli-Pekka Heinonen 则说 Sahlberg 是「一个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圈内人,并且是一个对于因果关系拥有客观观点的研究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 Henry M. Levin 教授甚至直指这本书是「一个给美国的起床号」。

所以我再多说什么,其实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但在你深入这本书之前,尤其如果你从事的是教育相关工作,更甚或是你在教育部上班,那我倒是有几点读后感想想与你分享。

首先,我想这几十年来我们谋杀了「教育」。

曾几何时,教育被变成了制造业,而学校则成为了一座座的工厂 — 一年级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升上二年级。国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上高中。而大学的目的,是为了硕士、博士。

老师们则变成了生产在线的作业员,忙着应付下一个关卡前的质量管理,考绩是她们的学生有没有顺利通过考试,进到下一个生产阶段。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把一个原本仅属于「圣人」的工作给打入了凡间,甚至打进了地狱。

但教育不该是这样。

一个教师的工作,每年要影响数十、数百,甚至数千人的人生。一个国家全体教师的工作,则会影响这个国家全体人民的人生。这件事情不能只是个制造业,它必须是一个神圣的行业。

事实上,无论是在古希腊或是中国的历史中,教育一直是个神圣的行业,直到近百年来受到了工业革命的污染。而芬兰过去这 30 年来教育改革真正的核心,我认为,是证明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这个污染是可以被逆转的,教育可以重新成为一个神圣的行业,它在芬兰政府与老师的齐心努力之下,已然重新成为全国最受尊敬的行业。

那是芬兰后面所有政策、制度改革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最最重要的关键。也因此,如果你看完了这本书,却只学到了那些政策与制度,那你就错过了整个森林。

教育改革是一个花了芬兰三十年的工作,而它势必也将花我们好几十年的时间。因此既然要做,就要把它做对,而一切的一切,必须从彻底改变老师的社会地位开始。

那是本书最重要的重点,也是教育改革中最艰难的工作,如果你能抱着这样的角度去看《芬兰教育这样改》,我相信你会有很大的收获。

(Image via 博客来)

本文系作者 林之晨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