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胡泳
  • 关注(0
  • 粉丝(129
  • 发表了文章

    “内容”身处黄金时代,而它擅长伪装成“知识”

    对于用户而言,他们需要付费的是内容,而不是知识。他们需要为内容生产者对于知识的再次阐释进行付费。

  • 发表了文章

    【周末荐书】共享经济:让我们开放资产,数据,还有头脑

    蔡斯试图在书中描画一种时代精神,过剩产能+大众参与平台+不同的个体,形成崭新的“人人共享”模式,把组织优势(规模与资源)与个人优势(本地化、专业化和定制化)相结合,从而在一个稀缺的世界里创造出富足。

  • 发表了文章

    【书评】读《共享经济》:开放资产、数据和头脑,在一个稀缺的世界里创造出富足

    《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一书意在探究大众和平台如何构建共享经济,突破资本主义,进而完善这个世界。

  • 发表了文章

    高质量新闻没落,未来谁替我们做调查性报道?

    当报业坍塌以后,对社会的影响会是什么?会有新的机制出现,取代报纸目前提供的准确、 平衡和高新闻标准的传统过滤吗?谁将会创造我们所期望的高质量新闻?迫切需要回应的关切是,谁来做调查性报道?

  • 发表了文章

    “人人都是CEO”的时代到来

    金融危机之后,大量人才行走在纽约街头,他们吸引着风投的目光——德鲁克“人人都是CEO”的愿景仿佛正在实现。网络化公司时代中,企业的成功,并不在于你的企业为社会制造了多少产品,而是在于你制造了多少CEO。

  • 发表了文章

    美联社究竟该不该设限员工的社交媒体使用?

    美联社社交媒体指南的最新修订版要求记者格外小心,“避免通过推文和帖子散布未经证实传言”。尤其强调,对那些有潜在危险或过于敏感的新闻,记者该如何在社交媒体上予以报道。这政策不是孤例,我们该如何看待?

  • 发表了文章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互联网上的论辩伦理和交往伦理,尤其是在网上可否推行有效的对话。

  • 发表了文章

    旧行为的新杠杆

    我们生来擅长群体活动,以至我们在思考这个世界的时候,常常不考虑群体的因素。许多我们认为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实际上需要不止一个人,而新技术使得新式群体的形成成为可能。

  • 发表了文章

    公共性的毁坏

    让我不安的,不是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的容易性,而是那种随时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心态的方便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