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兵败”国会山 间谍谜云笼罩美国

受华为之邀,美国国会对其展开调查,之后该调查对象延伸至中兴,调查结论并未给这两家中国企业的美国事业带来改观,相反,更多关于“间谍”和政府、军队背景的模棱两可猜测在美国蔓延

受华为之邀,美国国会对其展开调查,之后该调查对象延伸至中兴,调查结论并未给这两家中国企业的美国事业带来改观,相反,更多关于“间谍”和政府、军队背景的模棱两可猜测在美国蔓延 

蒹葭/编辑】经过长达一年的调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最后做出的结论称,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和中兴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美国时间10月8,众议院公布了有关调查报告。

受华为之邀,上述委员会自2011年开始,对其展开调查,之后调查对象延伸至中兴,调查结论并未给这两家中国企业的美国事业带来改观,相反,更多关于“间谍”和政府、军队背景的模棱两可猜测在美国蔓延。

另一严重的指控是,上述委员会主席罗杰斯(Mike Rogers)在当日新闻发布会上称,调查人员从华为前雇员处了解到,华为曾试图通过贿赂方式在美获取商业合同 。

调查报告一出,引起了全球关注,进一步调查还将展开。罗杰斯称委员会已经和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进行了非正式沟通,并将于10月9日把相关材料正式移交FBI以供其调查。

这将会对华为、中兴的海外事业造成多大影响还未可知,但海外市场已是这两家中国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华为的海外收入已超过其全部收入的70%。

美国市场则一直是两家中国企业最难啃下的硬骨头,收入所占整体收入比例微乎其微。但美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电信市场,两家中国企业始终不愿放弃。

此前,9月17日,华为美国首席代表丁少华和中兴通讯负责北美与 欧洲事务的高级副总裁朱进云,分别代表两家公司出席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听证会。但是该委员会对这两家企业对调查的配合程度并不满意。

最终的调查结论,不仅没有使华为获得预期效果,反而让这一由华为主动挑起的,长达一年的调查都难以解开的诸多疑问,更增强了其在美市场的神秘感。

钛媒编辑通过各大媒体报道和国会调查公告等公开信息整理了此次调查风云的主要关键点。调查报告虽然饱受争议,但其中的诸多模棱两可的事实和猜测的确颇具代表性,也是这两家中国企业要大举进入美国市场无法绕过的疑问。

国会调查对华为、中兴质疑关1、获政府大量财政补贴和出口买方信贷;2、股权结构不透明;3、未在西方上市;4、国家安全风险;5、政府、军队背景;6、党委会名单拒绝提交。

 

背景:

*据财新《新世纪》周刊报道,有议员引用中国《国家安全法》第11条规定,国家安全机关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可以查验组织和个人的电子通信工具、器材等设备、设施。  美方担忧在特定情况下,中国政府会根据此法要求企业提供通信设备以供查验,而这可能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也怀疑企业在受到要求时能否顶住压力。

虽然,华为中兴否认知晓中国上述国家安全规定,罗杰斯说,在听证会上,华为当众同意提交现任与此前公司党委会成员的名单,但会后就表示无法提交,这说明公司受到压力。

* 海外媒体报道,罗杰斯称,华为还违反了美国有关移民法律情况,有部分设备在未经用户授权允许下,自动将用户个人重要信息传回中国。但委员会未出示具体证据。

*美方议员还质疑华为享受政府特殊财政补贴,以及获得政府出口买方信贷,使其通过低于成本价的方式,在海外市场进行不正当竞争。

*美国会调查报告建议:美国应审慎对待这两家公司在美国的市场的扩张,包括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CFIUS)应阻止中兴、华为参与在美并购;建议美国运营商寻找其他供应商,不要使用两家中国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美国相关部门还应进一步调查中国电信企业的不公平竞争行为,特别是中国政府对电信企业的财政补贴;中国公司应尽快开放透明,包括在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上市;美国国会应考虑进一步通过立法来解决上述风险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