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炽平+James:腾讯高增长背后的高盛“魅影”

如今巨头抗衡巨头,比拼的已不是业务,而是财技。

钛媒体注:从去年战略投资搜狗、今年入股大众点评,再到酝酿已久、昨日正式宣布入股京东落定,腾讯这家过去以“保守谨慎”风格著称的互联网公司,如何走上了大手笔的资本扩张之路?除了背后投资人层面(如媒体披露的高瓴投资)的主导,腾讯高管层的推进当然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先后担任腾讯首席战略官这个头衔的两位“空降兵”——刘炽平和James Mitchell二人均有着高盛投资的背景,高盛作为全球最具历史、最有权势的投行,不过也背负了“泡沫制造专家”的名号。越来越依赖资本手段的腾讯是如何造就的?来看看钛媒体作者潮购家的梳理:

 

受到四处投资并购的刺激,腾讯股价登上一个又一个高峰,吸引着投资者争相杀入购买。腾讯狂热的投资增长背后,不得不讲一下腾讯最重要的两个“空降兵”,这两人均来自著名投行高盛,为拉动腾讯业绩和股价增长可谓功不可没。

第一阶段:2005年——2011年3月 刘炽平(腾讯集团执行董事)

公司市值从20亿美元涨到445亿美元但在2011年3月被百度超越

先说刘炽平。他加入之前,腾讯风格地球人都知道,就是小心谨慎花钱。以前的腾讯很少采用外部投资手段,都是通过投资内部研发等部门来进行,什么热门做什么,也使得腾讯在游戏、门户、互联网增值服务等领域快速发展,成就了之后腾讯的黄金五年。

这种内生性增长也让马化腾看到隐忧:尽管按用户规模、产品和盈利能力计算,腾讯仍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但其增长已明显放缓:游戏玩不过网易、广告拼不过百度、SP也成最后晚餐。腾讯下一步如何继续保持高增长呢?

马化腾把眼光投向了刘炽平,当时刘炽平供职高盛,此前还在麦肯锡公司工作过。刘炽平在首次公开招股发售、兼并与收购以及管理咨询等方面有十多年的经验,在高盛操作腾讯上市项目中,马刘二人结下友谊。最终,刘炽平甘愿放弃千万年薪,跟着马化腾“搵食”,逐渐接替马化腾,全面负责公司的业务管理。

在刘炽平的主导下,腾讯开始四处并购投资,快速扩充业务,开辟新的财源,给业绩增值。2010年底“3Q大战”更是彻底触动了企鹅,促使腾讯进入大跃进的投资时代。2011年1月底,腾讯宣布成立投资规模为50亿元的腾讯产业共赢基金,一年就进行了40多次对外收购,而腾讯在此前11年内的并购交易才30多项。马化腾还表示要把产业基金扩容至100亿元,“纯粹的财务投资,我们不做。要做,就做源头。可以投资,但不要控股。”

这个阶段中,刘炽平运用他出神入化的财技四处收购,帮助马化腾成功打造今天千亿美元市值“企鹅王国。”

 

第二阶段:2011年3月——2013年9月 刘炽平+James  

市值从445亿美元到1400亿美元为百度两倍多

再说第二个高盛空降兵:James Mitchell。此人原是高盛纽约分公司的董事总经理,主要负责通讯、传媒及娱乐等行业的研究团队,也是腾讯上市项目中的老朋友。他是2011年5月加入腾讯出任CSO(首席战略官),这也是腾讯现任总裁刘炽平最初进入腾讯公司时的职位。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他的空降背景。2010-2011年期间正是社交平台新时代来临,新浪微博大出风头,力压腾讯,眼看腾讯就要熄火了。而且就在2011年03月24日,百度市值超腾讯(445亿美元)成中国互联网企业第一,五年来腾讯首次丢掉中国互联网企业市值第一的头衔。

据说当时腾讯内部分歧很大,保守派认为,腾讯还是致力于追求稳健的业务发展,主要是透过业务自然增长。激进派则认为,应该大力寻找一些做相关业务而又有潜力的公司进行投资,迅速成长。但后者显然占据上风,当时高盛也不客气指出:腾讯管理层习惯性地持保守态度,导致腾讯的核心平台面临新浪和人人等威胁。

引入James后的腾讯就更为疯狂了。腾讯正在快速复制其新型投资模式,即做减法,“把重复的、不盈利的、前景不好的、不擅长的统统砍掉,交给战略投资的垂直巨头去运营”,对搜狗、大众点评、以及京东,出手就是数亿美元,几乎撒钱不睁眼。去年9月,腾讯市值突破千亿美元,如今已达1400亿美元,是百度两倍多!

这种策略也成功狙击了另一巨头阿里巴巴,后者正谋求香港上市,估值同样千亿美元。现在双方都在向全业务渗透,都需要通过大规模投资并购来获得竞争优势。现在看来,两巨头比拼的已不是业务,而是财技。

一个疑问是:在QQ平台增长停滞、微信平台尚未接上手这样一个青黄不接的背景下,腾讯的业绩高增长能维持多久呢?越来越依赖资本手段的腾讯将走向何方?

 

【本文作者微信订阅号:潮购家】

本文系作者 潮购家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微信是腾讯给资本市场一个美好想象的最好产品,是腾讯保持甚至提高市值的最佳利器。从不断的科技媒体上你都会发现微信无所不能之类文章特别多特别多,这点就充分证明了微信是一个好东西。但微信商业化之路并不顺畅,另一方面腾讯现有业务出现增速放缓,为保证腾讯市值继续维持同一水平,腾讯必须出手,要么自我研发,要么投资并购。就目前而言,投资并购是最佳方式。

    置顶
    回复 2014.03.11 · via pc
  • 腾讯正从一个业务驱动的集团蜕变成资本驱动的集团。上市公司的市值是想象出来的。要让资本资本市场有美好的想象,就必须会依据当前的发展趋势讲故事。腾讯早期给了投资人一个以QQ为核心的商业链条,随着传统互联网想象空间的消退、移动互联网想象空间的增多 ,腾讯必须给投资人一个更大的市值,来保持当前市值,甚至是提高腾讯的市值。百度收购91后市值重新拔高,阿里收购后市值的翻倍,雅虎资本收购市值恢复,这一系列事实都在证明,收购才是保持并提高市值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

    置顶
    回复 2014.03.11 · via pc
  • 真的不知道这篇文章写得是什么。前文说投资出神入化,后面突然来了一句“QQ平台增长停滞、微信平台尚未接上手”,就算这个是真的,那这个和此前作者说的投资出神入化阶段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QQ平台增长停滞、微信平台尚未接上手”这个背景怎样影响了腾讯的资本战略?

    回复 2014.03.11 · via pc
  • 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寡头拼爹时代。

    回复 2014.03.11 · via pc
  • 很专业的文章,学习了。从首页“V”的图片点进来的,觉着用V的面具来形容魅影好像很蛋疼。

    回复 2014.03.11 · via pc
  • 高盛被称作泡沫制造者,资本高手主导下的科技圈儿,让人不得不有一个类比:硅谷将是下一个华尔街。本土科技领域的巨头在资本市场受追捧,未来能否保持高增长?

    回复 2014.03.11 · via pc
6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