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感悟——找对势,看对人,踩对点

悟的越多,越倒觉得“大道至简”这话是极有道理的,总结起来就是“找对势,看对人,踩对点”。对于创业者来说最忌讳的就是沉迷于商业模式的刻意创新,而忽略了对市场的深度调研和对需求的把握,于投资者而言,对趋势的判断尤为重要,要区别真实与泡沫需求,投资项目要有前景而非现下的浮华。

话说什么事情都得靠悟。自己从事投资这事已有些年头,创业也干过,各种乱七八糟的感悟体验也写过七七八八。回过头来看,却发现悟的越多,越倒觉得“大道至简”这话是极有道理的。什么个缘故?说来说去,其实几句话就能把投资这事说明白。反倒说多了,便漏洞百出。虽说如此,还是躲不过“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道理。

大约世上的事情,你自己经历过后的来的感悟,才是你自己的吧。所以让我谈投资感悟,我就谈我自己的“真实感悟”,乃是眼泪汗水换来的,倒也很至简,三句话,“找对势,看对人,踩对点”。篇幅有限,今天只谈大势的判断。

雷军说:创业关键是找到“大风”,找到了“大风”,猪也能飞。这话让没有创业体验过的人听起来的觉得挺夸张,实际上则一点也不夸张。所谓的“大风”,就是“势”,而且最好是维持十年以上的“势”。为什么你总会听到有些创业者说自己很幸运,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把钱给挣了,其中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在无意中赶上了某一波行业的景气周期。当然,大部分的创业者没有这么幸运,总是苦于追赶行业的趋势或者只是忙于某一些“零星之火”的小趋势乃至“假趋势”,最终无果而终。

对于创业者来说,或许有运气这么一说,但是对于理性的投资者来说,我们则不可能去把自己暴露在追赶那些小趋势或者“假趋势”的浪潮中,否则“冲动即是魔鬼”,就如竹篮打水,到头来一场空。去年的团购大战就是典型的“假趋势”,沉没在里面的资金至少以10亿美金计。没有投资到这个行业的VC现在回过头来都很庆幸自己当时没有冲动。话说回来,我们到底如何去判断一个“势”是真是假,是长期还是短期?是否值得我们投资人下注呢?

我并不敢说自己绝对的理解和把握住大势的到来,只是尽可能的从过去多次的创业经历和投资经历当中分享一些浅薄的心得。

首先分享一些创业时对寻找“大风”的感悟。我曾经创业过几次,但是在对大势的判断上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误,而这些宝贵的经历也让我明白了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是如何把握大势的。首先我想表达一点的是,如果把创业者按照对大势判断能力进行一个划分,能划分到成功者的行列的寥寥无几,大部分的创业者是剩下的两类,一类是具备灵敏嗅觉的企业家,市场一旦出现趋势或者相关的信号(比如某类订单突然意外增加或者原先的客户突然提出某类新的需求,或者市场领头羊率先变革等),他们依靠先前积累的经验和资源采取“快速跟随,争取领先”的策略。

另外一类则占到更多的比例,他们基本是尾随着,并且连创新的意愿都很少,只是单纯的最后跟随者,往往会加剧这个行业的竞争并削减行业的平均利润,最终其中大部分因为准备不足或者创新不足而被淘汰,一直到这个行业形成垄断或者寡头垄断的格局。

还有一类企业,他们属于成功看大势中的佼佼者,他们对于市场需求的理解很可能超越市场需求本身,对于大势的理解很可能超越消费者本身,导致他们会“创造需求”或者“超越需求”,这在消费或者高科技行业中经常出现。这类企业家往往都是“消费心理学”的专家,能够成功的在把握大势的基础上“引领大势”。如果用波浪来比喻的话,他们往往都是踩着滑板划在第一波浪潮上的“引导者”,典型的代表是乔布斯的苹果公司和史玉柱的脑白金产品。

以苹果公司为例,首先乔布斯看到的大势是“计算机时代的来临”,他在创业开始就一直坚信这个趋势的到来。事实证明,这是20世纪最大的革命性的趋势。但是成功判断这个趋势的企业还有类似微软、戴尔等诸多公司。但是为什么苹果在后期越来越成功,逐步超越了其他所有的竞争对手?这是因为乔布斯在对于大势成功判断的基础上,超越了市场需求本身,引领了消费者的需求,这就是对于科技产品足够人性化的需求。苹果依靠这点,不断的推陈出新,在各种细分产品市场上不断超越竞争对手,乃至最后成为消费时尚的引领者,也成为各个厂家争相模仿和抄袭的对象。其财务表现自然也让其成为全世界最成功的高科技公司。

回过头来说,作为一个创业者,最忌讳的就是沉迷于商业模式的刻意创新,而忽略了对市场的深度调研和对需求的把握,这是创业者能否“接地气”的典型判断标准之一。一个鲜明的例子是,做过管理咨询背景的人或者初次出来创业时的人往往失败的概率比较高,缘故就是这类创业者几乎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自己喜欢”或者“自己期望”的商业模式的构想上,而一个成熟的创业者,比如像史玉柱这类企业家,则会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对潜在消费者和客户的调研上。这也是脑白金产品为何能一炮而红的基础。事实证明,史玉柱不愧是一个极其善于捕捉和把握消费者心理的市场高手。

又比如说团购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表面上,当时看起来这是一个极度潮流和有前景的“新市场”,但是如果冷静下来去分析,就会发现这只是一个“假趋势”。何故?对于用户来说,如果你仔细去调研,就会发现大部分的用户需求是“占便宜”,而非发现好的商家,并且大部分的群体是一二线城市的低收入人群。而如果再花费一些时间去调研的话,就会发现商家的需求是“广告营销”和长期的“口碑传播”。这两种需求本身并无法长期对接,而团购只是暂时性的利用了两边的这种不对等的需求编制了一个“市场”,不断的以新商家满足同一批人需求。

结果也证明只有极少部分的需求可以对接,也注定了这种模式无法持久的悲剧。因此出现了即便当市场最后只剩下几家大的团购网时,企业仍然无法盈利的局面。而团购的闹剧也只是整体中国的创业者缺乏创新意识去抄袭美国市场的“冰山一角”而已。从这点上来说,对于盲目跟踪“美国模式”的风险投资者来说,团购无疑上了很好的一课。因为,模式短暂成功不代表你找到了真实的市场!

创业者的角色说完了,该说说投资者了。因为角色的不同,就注定了打法的不同。对于创业者来说,也许需要多次创业经历才能逐渐掌握体验大风来袭的渐知渐觉。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只要足够的勤奋,你可以很早的就避免对于大势的误判。而我认为,扎实的研究功底是最关键的突破口。

投资者具备一个很好的优势就是可以有机会以投资者的身份浏览整个行业中的大部分领先企业。相信在你跟排名靠前的十家企业的老总聊完后,基本上对于行业的趋势和需求就会有一定的把握,并且可能比单个企业老板了解地更加全面。但是即便如此,扎实的行业研究和调研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其中要做的工作除了对于行业上下游的调研外(尤其是对于客户),还有对于替代性行业和产品企业的调研,所以精进的调研是必须的。这些事情基本上任何一个投资机构都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的投资者看错了大势或者错过了大势。何解?在这里,我简单的分享我的一点体会。

在我看来,投资者在判断趋势的问题上,实质上是一个趋势周期的选择问题。这个趋势有可能是三年的趋势,有可能是五年的趋势,还有可能是一个假趋势,又或者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超级大风。这背后最重要的,我认为是对社会、人口等宏观因素的判断。而这种判断的依据和准确性往往跟投资者本身对于社会经验的积累、阅历以及价值观等方面挂钩。而于我而言,我是极度重视利用人口结构等宏观经济因素研究的手段来判断所投资的行业是否具备十年以上的持续增长优势。如果看不到十年的前景,我的选择很有可能是”Say No”。而如何利用人口结构等宏观经济因素来判断,这多数情况下要依靠平时的积累和对这方面数据的关注。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平时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著名投资大师巴菲特的很多投资观点和依据都来自于他日常生活的积累,并且这些道理往往都非常简单易懂。比如巴菲特投资吉列,就是认为即使二十年后,男人每天早晨起来做的第一件事仍然会是“刮胡子”。比如投资喜司糖果,是因为他相信人们在极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改掉圣诞节吃糖果的习惯。这些浅显的道理却往往被过分聪明的投资人所忽略。

因此,如果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投资人,最好留心在你身边的那些生活变化,常去思考和发现。从我自身而言,经常会把一些对于趋势的判断记录下来,比如我发现生活在二三线城市的人越来越不愿意去城市打工,并且消费能力不断提升,验证了我对“中国三四线城市城镇化速度加快”的判断;又比如越来多的工厂搬迁到三四线城市来,验证了我对“一二线城市面临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判断等等。

又比如上半年,我们投资了某个婚恋网站,为什么当时投资的感觉非常强烈,除了团队很优秀之外,对于大势的判断是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该婚恋网站是国内最大的手机婚恋网站。对于不熟悉这个领域的人而言,这是完全陌生的市场。但是我很早就观察到一个趋势就是三四线城市出来的年轻人将会成为中国最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而绝非中高端人群,因为这些“三低人群”才是中国最早用手机上网和彩铃用户的主力人群。而整日生活在一线城市的“投资者”们由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很容易忽略这个中国最大的市场。

不仅如此,我们当时还对中国的人口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参考了梁建章的《中国人太多了吗》这本书中的大量数据,我们惊奇的发现了很多数据和趋势验证了我们的判断。比如由于中国80年代的婴儿潮和计划生育问题,将导致从2010年起的未来10-20年内,中国的男性人口比例严重过高,以及30-40岁的男性单身问题将成为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这些人群主要来自三四线城市和低收入人群。这也无比准确地吻合了我们对这个市场的判断!这样我们就清晰地发现一个未来10-20年内的具备强烈需求的巨大市场空间。这无疑是一股持续猛吹的“大风”,并且解决这个需求利国利民!而该公司后来的持续超预期的增长表现也再次验证了“大风”的猛烈,而我们相信这只是刚刚开始。

一语而言,投资的真谛往往隐藏在极简单的道理中,而大势的判断和把握则更依赖我们对市场需求的捕捉和分析中。除了严谨扎实的“接地气”的市场调研工作必须要做之外,一些生活的细微观察甚至是“苦难的经历”往往可以让我们在判断时更加得心应手。从这点上来说,我们的经历或许就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本文系作者 chanderve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2024-04-16 23:02

国内期货主力合约多数下跌,菜粕跌近3%

2024-04-16 23:01

瑞银:iPhone首季交付低于预期反映中美市场需求弱,下调收入及EPS指引

2024-04-16 22:53

AMD发布新一代AI PC芯片

2024-04-16 22:36

美国银行跌幅扩大至5%,领跌费城银行指数成分股

2024-04-16 22:33

第16届世界未来能源峰会在阿联酋开幕

2024-04-16 22:26

美国银行客户连续三周卖出美国股票

2024-04-16 22:2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欧元区经济增长0.8%

2024-04-16 22:13

2024年中越班列开行突破100列,同比增长131%

2024-04-16 22:01

2023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达739.94亿元

2024-04-16 22:00

河南:目标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2024-04-16 21:58

德汽车业:欧盟若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将损害自身利益

2024-04-16 21:57

现货白银短线下挫近0.3美元,现报28.06美元/盎司

2024-04-16 21:55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除非有重大意外,否则欧洲央行将很快降息

2024-04-16 21:54

证监会:分红不达标实施ST针对的是有盈利的企业,研发投入大的企业即使分红不满足要求也不会被实施ST

2024-04-16 21:49

德意志银行将年底黄金价格预测修正为每盎司2400美元,2025年12月的预测为每盎司2600美元

2024-04-16 21:48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9%

2024-04-16 21:45

瑞银跌1.4%,资本金要求或增加150亿至250亿美元

2024-04-16 21:44

摩根大通美国国债客户净多头升至三周最高水平

2024-04-16 21:43

微软支持的Rubrik寻求通过IPO筹资至多7.13亿美元

2024-04-16 21:42

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2%至7805.72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