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系列三:地图厂商如何玩转UGC?

怎样压榨用户的盈余时间,让用户愿意将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分享出来,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地图厂商的模式,对其他产品也是很好的借鉴。UGC最大的痛点,是如何让用户长期大量分享自己的东西,地图模式不算是成功,是一个好的模板。

克莱·舍基(Clay Shirky)认为:认知盈余的定义很简单,就是受过教育,并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的人,他们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同时有强烈的分享欲望,这些人的时间汇聚在一起,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Facebook、twitter 、Vine和Instgram等的兴起,都是“认知盈余”的功劳。

无论是图片、文字、音乐、还是视频,包括其他介质的形式,用户利用自己的盈余时间来分享自己的东西,这些内容或者是有价值的,或者是无价值的,当这些内容的量足够以后,就构成了海量的、有一定质量的互联网资源,这些资源通过处理以后,可能是一座宝库,也可能是构成一件产品不可或缺的工具,地图厂商这一看似和UGC无关的产品,其背后的UGC模式又是如何被地图厂商玩转的呢?

用户的集中营

粉丝经济这一新概念在近两年的时间不可谓不火爆,无论是大品牌还是小品牌,都开始将“粉丝”重视起来。我在这里提到的用户的集中营对于很多产品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UGC模式贡献出来的内容,如果让用户于用户之间无法形成沟通,其实它还是分散、脱节的,单个个体贡献出来的力量是有限的,从整个用户层面来讲,也需要用户与用户之间形成共鸣。

国内的几款地图厂商的用户集中营的模式很简单——论坛。包括城市吧、我要地图、图吧地图、搜狗地图(已于2013年8月27日宣布搜狗地图近期即将论坛关闭)、搜搜地图、高德地图、百度地图(主要是百度贴吧)等在内的多款地图都有自己的论坛。

如果用户仅仅是将错误的信息或者自己遇到的困难通过在线提交按钮提交,用户是不需要论坛的,但是事实远非如此,无论是对产品的建议、还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论坛都是非常好的一个聚焦用户“声音”的工具,甚至是用户于用户之间形成交流圈。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粉碎了很多传统互联网的产品,论坛虽然已经过了最青春的岁月,但是移动互联网才是其真正的碾压机。根据笔者的观察,我发现这些地图的论坛几乎无人打理,这是产品自身层面的问题(某地图的官方论坛里面居然被大量上门服务信息灌水了,变相提供上门服务么?),另一方面是用户的问题,用户贡献的内容越来越少了,除几大大型论坛外,其余的都是很多天才会有人发一些打酱油的帖子。用户集中营的作用,丧失殆尽,希望其他的产品在打造用户集中营的时候,能避免这种问题。

论坛、QQ群、贴吧等都是打造用户集中营的好方法,问题是你将这些用户置之何地,自己本身就不重视,又如何能通过这些用户来获取优质的内容呢?

用平台黏住用户

当平台的价值超越产品自身以后,用户会想尽办法将内容贡献出来。所以在第一批互联网用户使用地图的习惯形成以后,第二批收费的地图产品才开始扩散开来,海量的地图用户的使用习惯形成后,用户会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出现在地图上面,哪怕是花钱也是如此。

在淘宝上面搜索百度地图就有百度地图导航、百度地图修改、百度地图推广、百度地图排名等多个分类,价格从10元——200元不等,包括搜狗地图、搜搜地图在内都有相应的报价。

显然百度地图、搜搜地图、高德地图这些产品的价值显现出来以后,用户会自然而然的知道将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提交到地图上面,这个过程省略了地图厂商采集数据的成本,平台的力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鼓励分享

想免费长期让用户分享大量有价值的东西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一定要有鼓励用户分享的机制,这些鼓励并不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一定要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以后才可以获取的。

在UGC模式上,百度的产品都是非常成功的,不声不响,贴吧数量超过810万,日均发帖量超过6000万,日均浏览20亿次,月活跃用户2亿。百度的百度百科数据也是非常惊人的(广告时候少数,就别在那里瞎扯了,维基百科还有广告呢),百度空间以及其他周边产品利用UGC模式也制造出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不得不说它是一家具备很强互联网基因的公司。

下面笔者以百度地图为例来说明它们是如何鼓励分享的。百度有个产品测验中心叫百度众测,即大量用户一起来测验的意思,笔者查看了其中的“地图客户端搜索结果准确性调查用户招募”数据发现,参与人数是318人,奖励积分3分+100元现金;“北京驾车手机地图用户招募”的活动,参与人数是142人,奖励积分3分+100元。

从参与人数来看,它的数量也是很庞大的,这仅仅是手段的一种。百度地图在UGC真正最高明的是其“百度微任务”的APP,这款APP分为自宅、情报处、活动广场、后勤处四个领域,用户可将附近的门牌、小区楼号、其他随手拍照即可获得礼券,而在其名为“奇怪行为大挑战土豪版”里面,则将用户在室内、室外、骑行、公交地铁等地区完全区分,利用该APP完全可以测到用户步行、骑行这些数据,再加上拍照功能的完善,对用户是很有吸引力的。

无论是上传图片还是参与评论,也许很多用户会怀疑,这些东西有什么价值呢?用户贡献的结果就是,以后你在地图上搜索某饭店以后,会出现饭店的环境、菜品、价格等图片信息,远远要比现在单纯的地理位置信息有价值的多。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性,给产品也提供了新的体验方式,如何将用户通过地理位置获取信息中的图片、评论纳入到地图中,这也是不错的一个切入点,给用户提供了参与感,地图的多元化形态会随着用户的参与逐渐展开。我提出《在线订餐的最大竞争对手是地图》的观点后,不少人都对此表示怀疑,地图厂商花了那么多精力在地图上面,免费提供服务,地图厂商想要赚钱就需要增值服务,也许团购是一种不错的方式,但是餐饮这一块地图厂商未来肯定会找到合适的机会切入的,巨头动一动,这些小的在线订餐平台,能承受的了吗?所以地图必将是在线订餐平台最大的竞争对手!

怎样压榨用户的盈余时间,让用户愿意将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分享出来,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地图厂商的模式,对其他产品也是很好的借鉴。UGC最大的痛点,是如何让用户长期大量分享自己的东西,地图模式不算是成功,是一个好的模板。

【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搜狐新闻客户端订阅:郭静-男。微博@郭静-男】

本文系作者 郭静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