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看好百度云?

百度的个人云一直坚持开放策略,多平台多品牌多终端之间实现了完全的共享,在越来越开放提倡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与用户的需求契合。

百度的个人云一直坚持开放策略,多平台多品牌多终端之间实现了完全的共享,在越来越开放提倡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与用户的需求契合。

最近更换一台手机,将两台手机之间的通讯录、照片、软件进行了一次搬家,花了大概十分钟时间,这个在两年前尚属浩大的工程如今变得如此简单,因为这一切有云!

2011年6月,苹果推出icloud服务,中国大陆的苹果用户第一次尝试云端生活,用户照片、文件等在移动产品和PC终端中实现了跨越,用户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新鲜感觉。一年多来,icloud中国频发诸如用户丢失手机,通过icloud找回手机并成功抓到了贼的趣事,增大了用户的对云的关注和兴趣。然而,由于苹果的封闭性,icloud在移动终端中只能在苹果产品之间中使用,为数众多的安卓系统以及其他手机系统用户没法体验icloud,个人云市场在中国发展一直不温不火。

局面在一年之后发生了改变,今年下半年,国内大型的互联网企业接连推出了面向个人的云服务,尤其是在今年7月,中国最大的互联公司之一的百度推出个人云,可满足个人用户存储、同步和分享等需求,用户可在电脑、手机、Pad、甚至是电视、照相机等全平台多设备上使用。面对中国这个特色市场,本土作战的百度积极主动,百度对个人云不断进行更新和优化,听说已经进行了30余次版本迭代,推出和更新了100余项特色功能。百度的努力显然得到了用户的认可,据媒体报道,今年11月,百度云用户已突破两千万,存储文件总数突破10亿。而在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发布的《个人云服务用户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百度个人云的用户首选率为23.4%,排名第一。

百度云在短期内取得良好的成绩绝非偶然,百度搜索天生就是云计算的应用,做云顺理成章。百度从搜索引擎开始,天生就具备的能力不仅是流量,更是在搜索背后服务器、带宽、数据量与算法优势,可以说,搜索天生就是最大的云应用。百度个人云的各项产品和服务都是基于百度自身的云存储、大数据智能、云计算这三大核心云能力来实现的,建立在十多年的技术积累上,保证了其先天的技术优势。百度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推出针对终端厂商的百度云解决方案,终端厂商可以使用API和组件进行高效的、定制化的开发。

百度云在IOS系统和安卓系统上实现跨越,且以一种开放的姿态,与产业链密切合作,使得百度云适用性很强。最近,百度和高通基于底层芯片技术合作而推出的联合云产品正式投入商业,之前百度还和戴尔、长虹、TCL、三星、联想等国内外顶级厂商,就云智能终端平台和云服务等方面,展开了深入底层的平台级合作,并取得了优异的效果,据悉,百度云及其与相册、音乐、浏览器、第三方应用深度合作的相关产品将在明年覆盖95%安卓手机。

不可忽视的是百度云的市场策略。中国用户习惯了互联网产品的免费,不免费在中国寸步难行。百度云一开始就使用免费的策略,5G免费空间,可以通过做任务免费升级为15G免费空间,符合中国用户的需求。

综上所述,苹果的icloud起步早、影响大,启蒙了中国人的云生活,但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封闭的道路,而且只是给苹果一家的产品提供云服务,虽然实现了跨终端共享,但对于用户的多品牌终端却无能为力,未来icloud的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苹果对其他生态系统的态度。而百度的个人云一直坚持开放策略,多平台多品牌多终端之间实现了完全的共享,在越来越开放提倡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与用户的需求契合。同时,用户在使用个人云的时候会留下大量的行为痕迹,通过一人一云的数据积累形成行为数据库,结合其他互联网公司无法比拟的大数据挖掘能力,最终会支撑起百度大规模的个性化精准营销,形成新的生态系统,反过来也会促进百度云的价值提升和进一步发展,由此实现了用户与百度云之间的良性循环。

我们可以欣喜的看到,百度云等后起之秀的云品牌正在引领中国的云服务发展,促进个人云普及,我们的消费者也会享受到更好、更先进的的云中生活。■

本文系作者 马继华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28
23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