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2012电影产业风云录

进口分账大片搅局,国产片厮杀凶猛,电影投资愈发理性,正能量逐渐回归,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喜忧参半的转折之年。

2012年,中国电影市场在整体上依旧保持了几年来的高速增长,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前11个月的电影票房已经达到143.5亿元,12月前23天又收获近18亿票房,截止到2012年12月23日,全国累计票房已突破160亿元,维持2011年近30%的增长率。

数据增长背后,电影市场内部却并不平静。随着2012年2月底14部分账大片相继进入,电影市场进一步开放,但也将电影市场拖入短暂的混乱期。

国产影片市场份额在2012年上半年全线萎缩,国产电影票房连续9年高于进口片的优势不再,根据2012年前3季度的数据显示,国产电影票房市场仅维持40%左右。为避开进口片云集的档期,国产片也遭遇同一时段上映的拼杀和内耗。

当然2012年电影市场上也不乏正向力量的回归,对于大制作和明星导演的盲从和迷信继续减退,电影投资也逐渐趋于理性。在《画皮2》创造7.2亿票房之后,国产小成本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在年末带来了2012年度电影市场上最大的惊喜,国产电影度过了喜忧参半的转折之年。

萎缩与内耗

2012年包含了春节档和情人节的第1季度电影市场可算表现上乘,在《神秘岛》、《碟中谍4》等进口大片的带动下,累计观影人次达到1.04亿,同比增48%以上,而《桃姐》、《爱》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小成本文艺片中也屡现票房黑马,只是第1季度电影市场的良性趋势迅速被中美电影新约打断和掩盖。

2012年2月,中美达成了新的电影协议,规定每年除了引进20部分账大片之外,还将额外引进14部3D或IMAX格式分账大片,如此一来,平均每月将有3部分账大片在中国市场上映,加之市场上原有的每年30部买断批片,国产片放映空间进一步缩窄。

因此,国产电影《黄金大劫案》、《匹夫》和《杀生》在“五一”档与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3D版相遇,而当时所谓的抱团取暖最终也只有《黄金大劫案》以1.5亿元票房勉强保本,而《浮城大亨》、《影子情人》和《我11》在同期上映的《复仇者联盟》打压之下各自只回收百万票房。国家广电总局的票房数据统计中,2012年上半年内地共上映115部中外电影,国产片共81部,但贡献票房却仅为38%。

根据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秘书长王凤麟的介绍,电影的成本回收周期较长,即便从票房数据上看并不赚钱,但制片方依旧可以通过网络版权和国际版权销售、广告植入和衍生品开发等渠道收回成本,然而目前票房依旧是国产电影盈利的主要模式。倘若以票房计算,2012年上半年上映的百余部国产影片中,除了5%左右基本保本以外,其他影片全部亏损,国产电影也在进口片的强势挤压之下经历了一场集体性溃败。

新增分账影片指标也为院线排片带来了混乱,由此导致2012年国产电影之间内耗极为严重。当下只有中影和华夏两家拥有进口片的引进和发行权,而其他民营电影公司在进口片放映之前必须拿到两家公司的指标,而进口片在上映之前又需经过层层审查,因此在2012年的院线排片中,分账大片延期上映抑或临时空降的情况时常发生,更无法谈及对国产电影进行有效的档期保护。

北京万达影城总经理邢燕表示,很多中小制作的国产电影为避免与进口大片正面对抗,只能见缝插针的选择档期。2012年10月12日当天除了4部批片上映之外,仍有《男人如衣服》、《最长的拥抱》、《岁月无声》等5部国产片同期上映,国产电影之间竞争异于寻常,也使得很多小成本电影都成为内耗的牺牲品。

2012年贺岁档也同样如此,为了给贺岁档让出空间,进口分账片大多于11月8日前上映完毕,当下的贺岁档共有《一九四二》、《一代宗师》、《十二生肖》等20多部大制作国产电影上映,这个数字是2011年同期的2倍左右,在夹杂着口水战,分账之争和水军四起的贺岁档,国产电影之间的竞争也进入白热化。

市场格局调整

从1994年引入外国大片以来,中国电影市场在2001年也新增10部进口片的开放限额,而每一次进口片政策改变都会在短期内对国产电影形成冲击,挤压国产电影原本的市场空间,2012年国内电影市场的格局也因此发生改变。

自2002年起,国产电影票房已经连续9年超过进口电影票房,2011年国产电影票房以70.31亿元赢得53.61%的市场份额。在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数据中,2012年前3季度国产影片市场份额仅占40%左右,跌至近年来同期最低值,即便有12月贺岁档国产电影的票房拉动,但根据艺恩咨询预测,2012年国产电影也已经难保5成以上的票房优势。

影评人图宾根木匠则认为,“未来几年,国产电影票房市场份额缩减至50%以下会成为一种常态,而这也并非坏事”。如果在市场上,80%的国产电影都无法通过票房回收成本,那么这个市场势必要进行一次优胜劣汰的洗牌过程,而2012年只是让这一次不可避免的行业阵痛来的更为猛烈了一些。

近年来,国产电影市场一直维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但这种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电影市场空白的粗放型填补和开发。2002年6月1日,根据《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全国首批30条电影院线开始以市场主体的身份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而国产电影市场也开始在银幕增长的带动下开始扩容,10年来不断释放出更大的市场价值。

直到2011年,中国电影院线以平均每天新增8.3块银幕的速度增长,截至2011年底,全国城市影院数量已经突破2800家,银幕总数也达到9200多块,但与此同时,观影人次、上座率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相应的增加。有数据显示,2011年,单银幕年产出141.2万元,较之2010年的162.6万元首次出现负增长,院线短期内的投资过热在那一年里超过了电影票房市场的增长速度。

当然电影银幕远未到达市场上限,截至2012年第3季度,国内银幕总数已经达到11835块,预计2012全年突破13000块,根据华谊兄弟、博纳影业等民营电影公司2012年的院线开拓进程来看,2012年院线投资多根据市场发展进行相应的步调调控,着重填补二三线城市的市场空白,而对于影院选址和成本控制等方面也更趋于理性。

就像影评人和编剧张小北的判断,“2012年是电影市场的拐点年份,以银幕单纯扩张带动的市场增长模式已经进入尾声,接下来要靠内容带动增长了”。经过10年的经济增长后,走到2012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上最原始的市场潜力近乎释放完毕,而走过10年的院线制改革也开始进入另一个节点。

正能量回归

虽然2012年的电影市场遇到自身发展的拐点,国产电影又遭遇好莱坞的强势进入,但国产电影也在此过程中开始自我反思与重构,在市场自我调节的作用下,电影投资和制作投入都开始回归理性,民营电影公司对于产业链的拓展和夯实也各有作为。

最近3年来,电影票房整体繁华的同时,电影亏损的比例也在不断扩大,经历过2011年电影市场8成亏损之后,2012年上半年的国产电影表现是更为残酷的市场教材,电影投资和制作也在6月份跌入谷底,造成普遍性的人员设备闲置,虽然经过七八月间的国产电影保护月,《画皮2》和《搜索》又将市场信心重新激发,但投资者却呈现出更为明显的理性回归。

2012年大量热钱纷纷撤离电影圈,取而代之的是专业投资人日益理性的投资方式和风险控制,国影基金、一壹影视基金等专业电影投资基金在这一年开始出现抑或崛起,它们尝试通过银行发行基金及信托产品辅助等金融工具,以完善电影投资的专业化,而华谊等民营电影公司也已开始尝试打包贷款的电影融资模式。

当然对于电影制作的投入也经历一场理性迁移,虽然国内观众对于国产片整体上的信心不足并没有得到本质的改观,但观众对于国产片大制作和明星阵容的迷信不断被打破。今年贺岁档黑马影片《人再途之泰》仅花费3600万成本投入,但却创下3天过亿、5天过3亿的票房增速,而阵容强大的《一九四二》和《王的盛宴》却望尘莫及,电影制作也开始回到对于作品内容本身的投入上。

演员片酬在电影制作成本中往往占据过半比重,在电影投资过热的2011年,演员片酬创造了显著的涨幅,有数据统计,整体价格上涨超过50%,然而在2012年4月之后,演员片酬呈现明显的回落趋势。电影制片人何厚熠在观察中发现,电影制作投入已经逐渐由演员阵容向内容制作转移。

或许处于短板的类型片制作水准最能反映电影市场的整体质量演进,恐怖片一向都不是国内电影制作者擅长的题材。但在图宾根木匠的观影感受中,韩国导演执导的《笔仙》暂且不论,“仅从创作水准方面比较而言,2012年上映的《十二星座离奇事件》抑或《恐怖旅馆》已经远远高于2011年暑期档的《孤岛惊魂》等恐怖片。”

尽管2012年国产电影遭遇到了海外电影进入带来的市场冲击,但同样的,这一年民营公司也在海外并购或国际化的道路上大有作为:2012年5月14日博纳影业公司获得传媒大亨默多克旗下新闻集团的战略投资,购入博纳影业19.9%的股权,博纳成为第一家利用海外产业资本的民营电影公司,而万达与全球第二大院线集团AMC签署100%股权并购协议,小马奔腾(美国)也以70%的股权购入好莱坞特效制作公司数字王国,各民营公司都在产业链各环节中不断积蓄力量。

电影市场从来不缺少变化和机会,2012年华语电影市场在电影市场大门渐开中压力倍增,也经历了不可避免的市场阵痛,但经历过10年的粗放扩张之后,国产电影也被逼迫着提早进入了内容争夺的正向竞争阶段,已有的电影创作和市场经验甚至需要经历打破之后的重新构建,但经历过创作理念回归的一年,电影市场或许会释放出更大的市场价值。

本文系作者 刘媚琪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喜马拉雅文章页评论上方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刚吃饭的时候聊到今年的电影,仅拿几部影片举例,今年为何国产票房普遍低迷?一方面中国对外来影片的限制逐年放低,外来影片冲击着国产影片的票房。除了《人在囧途》创新高,其他国产影片都不甚乐观,如《1942》的票房也很一般。其缘由可知,国产影片的质量确和好莱坞大片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拿《1942》举例,其票房不佳与其上映的时间也有关,正值李安的《少年派》和《人在囧途》上映之际,你有女朋友,多则不会选择看灾难片,而是打过节的,为图一乐,看《人在囧途》,因此,中国人讲天时地利人和,甚为重要!

    回复 2012.12.30 · via pc
  • 中国电影好归根结底还是要拍老百姓看的懂的电影。不要玩什么特效,中国的特效是老百姓都能清楚看出来虚假,放眼国外大片,仅仅从视觉上,真假难分。国内电影在特效上多学学国外,不要把特效做为卖点,多把心思放在内容上,要么让人捧腹大笑,要么让观众引起共鸣。

    回复 2012.12.30 · via pc
  • 现在也很难找到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霸王别姬>甚至<盲井>等此类好电影。举例说陈凯歌为什么即霸王别姬之后无法再超越自我创作新的经典?其实部分原因在此:中国社会越发展其带来的结果反而是无法作出像样的东西。首先人(导演、观众、市场环境)的心态在发生根本变化,这里要谈及的就更广了。再此不赘述。

    回复 2012.12.30 · via pc
  • 中国的大片就是在一群脑残明星在一个脑残故事里拍全家福

    回复 2013.01.02 · via pc
  • 正能量的回归很重要

    回复 2013.01.01 · via pc
  • 电影朝野,中国得学习?!

    回复 2013.10.12 · via pc
  • 中国电影开放的远远不够,保护是做不强国产电影,中国电影不缺资金,缺好编剧

    回复 2012.12.31 · via pc
  • 中国电影讲究赚钱,可是有些真是太作了!看了折寿!

    回复 2012.12.30 · via pc
  • 中国电影台商业化了,一味的复制经典,很少有自己的创新,最近看电影台词都是网络用语,唉,被爱情公寓和谐化了。

    回复 2012.12.30 · via pc
  • 现在中国电影热门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不多,大多哈哈一笑过去了

    回复 2013.12.22 · via pc
更多评论
17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