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股末路

作为时代产物的B股,在走过20年历程之后,即将走向终结。

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中,作为特定时代产物的B股,其结局在诞生之初就已注定。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开始迅速吸收国际资本流入。但当时较多采用国际长期信贷和实业投资的模式,基本没有股权投资的形式。国际资本在投资中国时受到了非常多既有制度和形式上的制约。为了打破这层桎梏,B股市场在1992年应运而生。

B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特种股票,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在中国境内(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外资股。B股公司的注册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内,在2001年之前,B股的投资者一直被限制为境外人士。

1991-2000年的10年中,共有114家上市公司发行B股,募集资金总额相当于206.89亿元外汇。自2001年之后,国内市场就没有发行过B股,B股市场逐渐失去了对上市公司融资的吸引力。除去6家退市的公司外,目前沪深两市共有B股108只,其中沪市54只,深市54只。与A股和H股相比,B股市场的融资金额仅相当于A股市场总融资量的0.59%,H股市场总融资量的1.37%。

在价格的体现上,B股相对于A股一直都有折价,目前平均折价在50%左右,估值水平大大低于A股。根据中金公司的计算,A股的平均市盈率水平最高为2000年和2007年的70倍左右,最低为2009年初的30倍左右。而B股的市盈率最低为2000年的不到8倍,最高为2007年的32倍,目前为14倍左右。

B股市场在2003年以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使得海外投资者开始逐步接触国内市场,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经济形势,增强了投资中国的信心,同时也促进了国内企业的转制和转型,且提高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并使中国的证券市场开始与国际成熟资本市场的逐步接轨。不过,随着QFⅡ制度的成立以及国内资本市场与H股的联系逐渐密切,B股市场的国际融资功能开始减弱。

发展到今天,B股无论市场总体规模还是流动性都不能与A股市场和H股市场相提并论,其市场融资功能几近消失。目前108家B股公司中,有85家是同时拥有B股和A股的上市公司,有1家同时拥有A股、B股和H股(晨鸣纸业),只有23家公司是只发行了B股的上市公司。B股上市公司数量(108家)为A股上市公司数量(2222家)的5%,但市值只有0.74%,年成交额只有0.2%,显示出B股公司数量少、规模小、交易清淡的特征。因此,从2005 年开始,B股市场改革的声音便不绝于耳,但至今尚未成行。

究其原因来看,制度约束是导致相同公司在A股和B股市场上较大的价格差异的主要原因。B股公司的发起法人股未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控股股东持有的法人股至今不能流通。同时,海外融资渠道的开放,导致B股市场融资失去吸引力。

B股市场作为一个独特历史时期的过渡产物,继续独立发展壮大的环境和需求已经基本不能够满足。因此目前B股改革已被提上日程。证监会主席郭树清4月份在广东调研时就曾提及,“针对提出的资本市场中B股发展问题,证监会将认真研究提出解决措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2012年5月7日表示,“将认真研究提出解决B 股问题的措施。投资者保护局表示,B股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推出的一类股票。对历史遗留问题,证监会都将本着负责任、不回避的态度,认真研究提出解决措施”。

这次证监会首次明确提出解决B股发展问题,明显提升了B股改革预期。与此同时,汇率趋势性转变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有益于B股改革的推进。在当前市场环境下,B股改革可能性较高的方式无外乎公司回购注销B股;推出国际板,与B股市场合并; A、B股合并。

近期已有几家公司进行或拟定进行B股回购操作,如丽珠集团、长安汽车以及鲁泰集团等,这些公司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均具有A股上市公司,因此对已经基本丧失了融资作用的B股市场来说,回购部分被低估的B股,可以提高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与每股税后利润,且不影响公司的再融资渠道;二是这些公司具备较充裕的货币资本,可以进行较大规模的回购操作。

不过B股的完全回购是一种减资行为,会影响到公司未来的发展,影响到被收购B股股东和存续的A股及H股股东的利益。因此对于大多数B股公司来说,回购方式的可操作性不大。尤其是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尚未出现明显放松,市场利率仍在较高位置,回购B股更加显得不合时宜。

国际板虽已列入“十二五”规划,但截至目前尚未有明确时间表,2012年内推出的可能性已经不大。虽然国际板的建设与B股存在一定的共通性,但仍然会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如国际板的建设初衷是引入一些跨国大型企业,满足其融资条件的同时也能拓宽国内投资者的投资范围,并为国内的技术追赶和经济增长提供正向支持,而目前的B股现存公司并不完全符合这一目标。如果B股并入国际板,无疑会对国际板的定位产生错乱,而且也无助于解决前面所述的同股不同价、融资困境等问题。

对比来看,并入A股其实是B股改革的一个较好选择,这种方式不涉及到B股回购中的股东平等问题;不影响公司的资金和业务发展;不影响债权人的利益;股东仍可持股并在二级市场出售;不影响公司的上市,不必退市。从国外已有的实践经验看,瑞士、韩国、新加坡等国家都曾有过内资股、外资股分立挂牌的历史,其最初目的也大都出于为本国企业筹集外资提供便利,但最终出于防止上市资源的浪费和节约成本,都纷纷与内资股交易市场合并。同时,目前B股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与A股相去甚远,虽然在整合过程中会给两个市场都带来一定的波动但长期来看影响不大。

鑫磊

29篇资讯

粉丝

本文系作者 鑫磊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我发现我们在学习别人的时候总是不能吸取其经验,还把别人犯过的错误当作自己愚昧的借口。

    回复 2012.06.26 · via pc
  • 回复 2013.03.19 · via pc
  • 迷思

    回复 2013.03.19 · via pc
  • B股的管理只是股票市场管理与改革的一个小方面而已。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回复 2012.06.27 · via pc
  • B股的迷思。

    回复 2013.03.17 · via pc
  • 直接并入A股,那价格是按照A股市场的估值还是按照原来的估值呢

    回复 2012.07.15 · via pc
  • 同意大家的观点

    回复 2013.09.17 · via pc
  • 一段错误

    回复 2013.09.17 · via pc
  • 这是好事

    回复 2013.09.17 · via pc
  • b股就是一段失败的历史

    回复 2013.09.17 · via pc
更多评论
242
14
153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