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产品开放分享精选

2011年的中国互联网,似乎一夜之间成了新产品的天下。在这个以“创新”而非用户量、营收规模、以及盈利等指标为评选标准的盛会上,出现了许多新秀。

产品宣讲之4+1 乐健康 乐分享

宣讲人:“健康4+1”总经理 黄鹏

“健康4+1”是一家来自南京的专注于健康医疗的移动互联网开发公司,一直在思考是否能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方式在这个行业里做点什么。通过开发一系列健康医疗方面的应用,我们利用手机传感器,开发出了一整套算法,来追踪使用者每天燃烧了多少卡路里。

因为用的是纯传感器技术,追踪用户运动时完全不依赖GPS,也就是说用户每天从家里到公司的所有场景,通过手机APP能全时追踪。同时,为了能让用户持之以恒,所以产品中还开发了一套激励系统,把运动、健身做成类似游戏的方式,让大家发现乐趣。在后台,产品还有一个很大的适合东方人的食品数据库,从而让用户能把每天的饮食科学地记录下来。同时产品还做了SNS和LBS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新浪微博、QQ在应用上发现他的好友,互相激励、共同运动。

目前在医疗健康方面已经涌现出各种各样的产品,通过手机和一些外设,实际上可以做到量血糖、血压,乃至监控心跳和每天的睡眠状态。虽然很多医疗应用产品还在初期阶段,可正在迅猛发展之中。

当然,产品在开发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首先,健康类应用目前盈利模式还不太清晰;其次,中国很多移动手机用户处于相对比较年轻的年龄段,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偏低;另外,很多中国人跟欧美人比缺乏锻炼的习惯,所以这类APP的用户活跃度偏低。还有很重要的一些限制,因为手机的主要功能还是通讯,目前利用内置传感器做医疗健康方面的工作有诸多限制。

不过一切才刚刚开始,我相信这个市场大有可为。

产品宣讲之猛犸浏览器

宣讲人:猛犸浏览器作者 季逸超

我毕业于北大附中,目前大一,开发了一款付费的手机浏览器,取得了一些成绩,还在进一步努力中。今天大家都讲创新,我来说一下自己对创新的个人认识。

为什么要创新?首先不创新的东西太大了,我一个人折腾不过来。而且,我不想在临死的那一瞬间,觉得这辈子都在走别人的路。再现实一点,首先创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我们小团队的技术缺陷;然后,创新可以细分或是扩展需求,避开大公司主战场;最后,创新可以成为一种习惯,助力你未来的一些产品。当然,创新的产品可以方便地得到免费推广,比如猛犸浏览器现在有20万用户,没有在推广上花一分钱。

创新具体应该如何进行?以猛犸浏览器为例,其实创新不是一个必须的东西,但有时候你在一个很成熟的市场里想找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只有靠它。

很多初级创业者都是有一个想法,往往不会编程,可实际上你4个月就可以成为一个互联网开发者;还有人说时间宝贵实在不想编程,给大家一点建议,不用专门找iOS、Android开发者,找一个MVC编程经验程序员再培养几星期就行了。初期的话我觉得找几个朋友一块干比较好,往往是沟通成本比较高,反而真正的技术难题其实非常少。

我觉得人都是逼出来的,尤其是初期创业者,产品也是逼出来的。不能指望别人为你实现你的想法,因为现在谁也不知道移动互联网能火多久,如果你还在等别人替你实现的话,可能就错过了这个机会了。扫清一切障碍,让你的产品从一个蓝图变成一个真正的产品。创业不等于拿投资,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是热爱你的事业,这是乔布斯说的。等你真正热爱你的事业,投资人估计就自己找上你了。

产品宣讲之Zaker

宣讲人:Zaker副总裁 屈辰晨

Zaker从2010年7月正式立项,到12月19日正式上线,为什么这么快?因为里面有读览天下5年时间在自动排版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上的一些积累。到现在为止,Zaker已成为中国最热门的社会化阅读应用,iOS用户达到120万。

我们认为社会化阅读由几个方面构成,一是聚合性,能够将传统媒体和各种互联网信息整合到一起,同时具有高效的信息传播性,以及内容价值的参与感和活跃度。综合来看,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社会化阅读行为包括4项关键要素:精准的内容提供、社会化方式,以及跨媒体、跨平台的用户行为模式,还有综合下来阅读平台能够给用户提供的各类增值服务。

Zaker的产品理念,第一点是信息高效的提供,这里面主要有4个方面:协同过滤,根据好友的阅读习惯推进相关内容;社会化推荐,发现好友喜欢什么文章喜欢什么内容;开放平台,对接新浪微博、开心网等社会化平台,让用户在社会化平台里产生的内容能与Zaker无缝对接;活用数据接口和第三方的应用,整合Instagram、Read It Later等用户的其他行为习惯。

第二,Zaker在社群互动上有很多新的想法,主要是在与微博对接的部分。阅读体验上Zaker也做了很多尝试,深知新时代用户所需要的内容是什么形态,碎片化阅读和深度阅读应该如何去协同。所以在新的功能里,Zaker对广告过滤、HTML5、纸版阅读的感觉以及新的交互形式,其实都有很多考虑。

Zaker这一年获得了很多的奖项,包括去年年底获得苹果App Store新闻类产品。产品上23.3%的用户使用时长超过15分钟,日活跃用户18万,日均PV已经超过了每天200万。

在这一年里,产品中用户关注最高的话题分别为猎奇、名人言论、花边新闻、社会新闻、理财和科技。而最受欢迎内容源,比如科技类的Techweb、财经类的《商业价值》等,用户活跃度非常高。

产品宣讲之面孔网

宣讲人:面孔网联合创始人 张路

10年前我们做了一个名叫Xteamlinux的产品,它是面孔创始人之一写的一个Linux界面,目的是让普通人能更好地安装和使用Linux。它的代码只有1万行,3年后我们公司在香港上市时,开玩笑说差不多一行代码1万块钱。现在我们3个人又聚在一起做事,发现新的移动互联网世界没什么大家伙,可以做个比APP更大的东西。

我们成立了面孔,这是我们移动互联网的实验室,在里面做很多产品。第一个产品叫面孔网,这是个微博应用——微博中你关注的是人而不是信息,所以我们将你关注的人呈现在所有的屏幕中间,它们会向你眨眼。面孔网前端是HTML5,在一个页面上呈现很多的图片,后端为我们弹性的数据库。

第二个产品是个安卓应用,一个“该忘忘、该记记”的弹性社交网络。人最关心的往往是两个礼拜内见到的人,两礼拜后就不关心了。它的界面是Julia的,已经升级到0.8版本,因为有框架,用2000行代码就写完了。我们将它开源放在Github上。

这时,团队出现辩论:按照这样的效率,我们每个月都可以出款App,做App的工具很有用,那是不是可以把工具开放出来呢?讨论到最后,我们就开源了,它是最好的文档,你看这个文档就可以了解我们所做的事情。但开源不等于免费,我们通过服务增值收费。

于是问题回到最初:人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工具或者框架,来帮他们更简单地开发移动APP?像Linux一样,HTML5是跨平台的,这使得用同一个代码访问所有资源成为可能。比如调用一个传感器拍照,在Web上能不能上传图片,不用写两行代码,一个代码搞定所有事?

这个产品我们称之为Julia,它可以访问所有本地资源,不管是传感器或者是数据库,甚至是多线程下载。我们做了非常多关于效率和速度的优化,包括写编译器、把JS编译成本机代码。

Julia的目标是让一个Web工程师也能做App应用,1月份我们会出1.0版, 3月份是2.0版本,同时支持iPhone和安卓。我们会让HTML5应用能完全媲美本机应用,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和使命。

产品宣讲之360安全桌面

宣讲人:奇虎360产品经理 陈皓

作为一款PC上的客户端产品,从2011年第一个版本发布到现在,9个月时间,360安全桌面的用户量达到了5000万。产品目前有18.5万款不同的App,涉及汽车、阅读、体育等等,有超过8000名合作开发者。

产品中除了Apps之外,还有个“消息盒子”,盒子里可以收取新浪微博,直接实现“@”、私信和Follow的功能;人人网也集成在盒子里,可以直接收取消息。实际上这是一个通知通道,打通了各个服务提供商,包括邮箱。

做360安全桌面时,我的乐趣在于打磨产品的细节,去猜测用户正在想什么和怎么使用产品。比如说,大家如果用过1.4版的产品,会知道现在是7列4行,一屏28个Apps,而我们正在优化的一版2.0版新界面是8列5行共40个Apps。为什么要做这个改变?因为我们研究人机交互学中物体到达人眼,在获取信息的250毫秒中,一个人能够获取到的最大数量是9个,这是眼睛信息认知的极限。另外,苹果Macbook的屏幕尺寸是固定的,可PC需要适配各种各样的屏幕。经过调查,目前使用最多的屏幕分辨率有10种,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1024×768以上分辨率使用72×72大图标,在此分辨率之下不仅图标相应变小,我们甚至改变列数,只显示6列4行,因为用户看不了8列。

360安全桌面开放所有的应用和流量,包括后台的统计数据,我们为所有开发者提供图形化的数据服务。考虑到尽量让开发流程简单,我们提供了一些傻瓜式的程序生成器。比如壁纸,不管你会不会编程,你可以上传你的壁纸,甚至是你的自拍像,只要你觉得这东西值钱就可以贴上去,卖0.99人元民币也可以。所以不一定非要是开发者,任何人都可以是商品提供者。

产品宣讲之豆果网

宣讲人:豆果产品经理 石捷

豆果网的目的是帮大家解决吃饭的问题,跟大众点评不一样,它是让大家回家吃饭,教大家怎么做菜。每天有数十万用户在豆果上发布原创菜谱,跟大家分享美食心情,从2008年创建以来,目前已经是国内最大的美食菜谱发源地,现在累计用户量已经超过150万。

“豆果美食”是豆果网的iOS、Android平台客户端,我们希望它能成为一款与众不同的美食App。产品一步步迭代到现在的阶段,光启动界面就经过了反复打磨。从1.0版本到3.0版本界面不断变化,最早非常花哨,后来我们将豆果美食的Logo用几何化抽象出来,3.0版已经非常清新了。

豆果美食产品进化的理念是反复问自己:“谁在用?什么场景用?什么时候用?”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虽然豆果网提供海量的原创菜谱、食材知识,怎么适应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在厨房里、地铁上、床上这些场景下做美食服务都必须迎合用户不同的使用姿态、使用时间。我们也在不断思考交互流程怎么设计,才能一击命中用户对美食真正的需求。在这样的过程中,产品从单纯工具型应用向服务型应用转变,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升用户黏性。很多事情我们是第一家做的,比如我们做了本字典出来,有竞争者追上来了,我们又开始做杂志,又有人学了过去。但我们相信只要变成用户私人贴身的服务,竞争就不会是问题。

下面介绍几个产品细节,第一点叫“一见倾心”,大幅简化内容,像阅读杂志一样让用户看到精美的美食会有阅读冲动,同时依据节气和时令,每天提供健康饮食指导;之后是“知你懂你”,第一屏是公共推荐,手机滑向右侧是私人美食推荐,根据用户设定的美食偏好,通过我们算法分析出用户饮食偏好修正模型,符合用户所需要最精准的美食——如果用户对结果不满意,摇一下手机就可以更换;第三点是“化烦就简”,菜谱搜索和分类不断做减法,越来越清晰,如果想做菜甚至可以用语音搜索,这样基本是零输入成本,在厨房里也方便查找。

产品宣讲之MIUI

宣讲人:小米公司产品经理 许斐

MIUI在 2010年8月份第一次发布,那时小米公司成立4个月。小米成立之初就是要做手机,而MIUI就是为手机量身打造的操作系统。我们没做很多桌面级应用,比如各种通讯录,而是直接推一个庞然大物给用户,这是最直接简单的一条路。MIUI是基于安卓深度定制手机操作系统,进行了超过100项改进,小的改进不计其数。

开始出来的时候怎样能跟用户接触到呢?我们定位的市场是发烧级,要跟发烧友直接结合在一起。你把一个像操作系统一样的东西直接打给用户门槛非常高,很多用户不见得能接受,那时候我们就开始选市面上比较火的机型进行系统适配。到现在,我们支持15个官方机型、19个民间机型,周活跃用户超过了50万,被用户自发翻译成23种语言,有15个境外粉丝站,MIUI论坛注册用户也已经有七八十万。

MIUI操作系统包括小米手机最初定位的是发烧友和泛发烧友,为什么呢?我们是一个初创公司,不能指望产品一推出就可以被成千上万的用户喜爱,只能选择最切实的用户群,让他们最喜欢是最重要的。

在MIUI创建之初就建立了论坛,让玩家和我们第一时间沟通,不管是产品经理、工程师、设计人员、客服、运营,所有人全时间泡论坛,看用户在说什么。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是相信用户直觉。

怎么定义用户的直觉?我们的理解是,他们没通过一步步分析思考,直接获得整体认识,并得出设想和判断,特点是快速、直接、跳跃,结果也带有一定的豁然性。用户有三种不同的行为,有的时候直接想要一个功能,有的时候提出问题让我们解决,有的时候提出要给我们解决问题。

面对用户直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大胆尝试、快速验证。MIUI开发版每周五都会更新,推给用户才能鉴别真伪。对于每个功能,用户还会分别打分。在快速迭代中,放弃不正确的、改进有问题的、固化用户喜欢的,让用户导向使MIUI变成一个活系统。

产品宣讲之丁香园

宣讲人:丁香园CTO 冯大辉

丁香园是一家存在12年之久的网站,具体到产品则是“用药助手”。

很多人会问,你们为什么会做药品?我们想做点真正有意义的事。从团队的考虑出发,“药”是与医生、患者、药厂和药店都能产生直接联系的关键因素,如果我们能掌握药品信息,就可能在这个领域真正做点有趣的东西。而且药品相对来说是个标准化信息,数据量足够小,即使团队技术上没有很足够的储备,依靠人力依然可以把基本的药品信息收集好、整理好。

那么为什么做药品的App呢?这不是跟风,我们把它定位于移动终端的药品信息查询,因为这是影响医生处方的最后一个环节。它的应用场景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是医生在医院,给病人开药的时候,偶尔拿起来查一查。

63%的美国医生将个人移动设备用于现场实施移动医疗解决方案,94%使用智能手机的美国医生工作时使用查询APP。在中国,我们初期的目标定位为专业用户,即中国260万左右的注册医师,其中50岁以下的中青年医生是我们最核心的用户。这个人群拥有智能手机的大概占70%。在这个相对非常垂直的用户群里,我们找了大概几百个医生做前期测试,反馈很好,这也是我们最先要服务的对象。

可能有人会问产品怎么赚钱,我们做产品初期的设计中已经暗示了。这款产品我们开始就想把商业模式基本想清楚了,后续慢慢实施起来。当然,现阶段价值真正做出来才是最重要的。

产品宣讲之知乎

宣讲人:知乎创始人 周源

第一点,最近看一本书叫《认知盈余》,它是指受过教育并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的人,他们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同时有强烈的分享欲望,这些人的时间会聚在一起,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过去一年这件事深刻地在知乎发生了。我发现有大量用户,他们的回答量已经可以出书了,总字数在30万以上的用户有很多。我们看到很多不同领域的人都在创造各种的价值,这些用户加起来在知乎上用于内容创作的时间达到了200万个小时,这是整个知乎团队真正为之兴奋的事情。我确实看到这个东西很深刻在变化。

第二点,过去一年我们其实只做了一个功能,那就是问答所谓专注就是把问答这东西做到位。我们不断调整和修改问答的信息流动过程,还有用户体验。为什么要这么做?最重要的原因是,问答是一个特别基础的需求,它的信息流动是相对复杂的:有提问、有回答、有赞同和评论,你可以在知乎上关注一个问题,可以关注一个话题和一个人,信息是非常丰富的。最关键的一点是一定要把质量和有效性做到位,这点2012年我们还会继续努力。

第三点,知乎上两个元素最重要,人物和信息。在知乎上可以关注话题,关注问题,这些信息都可以建立信息流的连接,所以我们才会产生有效的信息区隔。我们正在做人在信息中的定位,因为每个人在自己专业领域的定位不一样,现在知乎已经有相对完整的算法,根据每个领域每个人的专业程度和他的权重来进行信息推送。同时我们正在做的事,是把一个人的兴趣图谱和专业图谱区分开来,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对法律、金融、英语很擅长的用户,他的兴趣可能是旅游、篮球,这是两个互相无限延展的闭环。知乎的用户现在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在连接,由于我们产品还没完全做好,大家用起来比较吃力一些,但要不了多久大家会明显感觉到,你在知乎邀请一个靠谱的人会变得更方便。

最后一点,就是创业公司需要对事情有一些判断标准。在过去一年,知乎形成了对一些事情判断的底线,那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