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正式施行,你的互联网生活将被如何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中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7编1260条,几乎囊括人一生中所有的民事行为。将贯穿中国人的一生,事关每个人的生老病死、所虑所求。

1

2021年1月1日,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正式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中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7编1260条,几乎囊括人一生中所有的民事行为。将贯穿中国人的一生,事关每个人的生老病死、所虑所求。

有了民法典,我们的互联网生活将被如何改变呢?

“校园贷”、“网贷”的受害者有了法律武器

近年来,“校园贷”“套路贷”等互联网借款中的高利贷、暴力催收等乱象频发,借贷宣传的背后却是套路与围墙,让受害者苦不堪言。

现在,民法典的实施,将让网贷、校园贷的违法经营者无处遁形。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明确: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互联网时代的个人隐私将得到保护

随着互联网深入到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肖像、声音等个人隐私保护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近期明星健康宝照片泄露,此前的AI换脸等事件层出不穷,但实际上这些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他人肖像权。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明确,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此外,民法典明确,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有关规定。

手机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怎么办?

不堪其扰的骚扰电话、强行共享通讯录、违规收集位置信息......

在互联网时代,这些手机APP的行为实际已经涉嫌违法。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此外,第一千零三十五条明确,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网络上造谣、诽谤有法可依,维权有法可循

键盘侠的好日子到头了。

《民法典》第1194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法典》第1197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遇到网络侵权如何维权?

《民法典》第1195条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

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该通知转送相关网络用户,并根据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服务类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权利人因错误通知造成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除了上述列举的种种, 民法典对于新时代公众互联网生活的保护可谓是全面且细致。

根据全程参与民法典编纂工作的著名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法学院院长王轶的说法:

这部法典还是第一部出现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等具有鲜明信息文明时代特征术语的民法典;是第一部对电子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作出周到回应的民法典;是第一部系统确立个人信息保护规则的民法典;是第一部为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定规矩、立规则的民法典;是第一部全面回应信息文明时代人格权益确认和保障问题的民法典;是第一部详细规定网络侵权规则的民法典。

(钛媒体APP编辑饶翔宇综合)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113
55830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