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地图是开启移动生活服务的第一把金钥匙?

分享已是各类应用必备功能,一款没有社交功能或帐号资源的应用看似没有前途。但不意味每个App都要构建专有社交关系链,因为包括QQ、微信、微博在内的账号系统已可满足,于是地图+搜索应用的稀缺性便尤为凸显。

78日,去北京出差,在北京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下了飞机就看到百度地图的广告,到了北京发现很多双层公交上都印上了百度地图的广告,走进办公楼看到分众传媒的电梯广告上也有百度地图。这些广告内容包含了导航、实时路况、周边美食搜索、电影票团购订座、等一系列百度地图可以提供的服务。

看到这些广告,再看看手机中的百度地图,我竟然按照广告的指引使用“附近”的功能团购了一家价格合适、位置合适的三星级酒店。然后晚上要约北京朋友吃饭,再用百度地图附近的美食找到一家不错的餐馆,然后又用百度地图在微信好友里分享了吃饭的位置,并通过“位置共享”在百度地图界面实时告知路线,成功搞定了饭局。晚饭后朋友送我回酒店,又用百度地图一路导航准确无误的回到酒店。

所以,此时你看到的这篇文章便是我躺在这家北京一家三星级酒店的床上写就的,我迟迟无法入睡,因为我的整个出差全被百度地图这一个应用就搞定了,对于一个互联网人来说这刺激了我写点评论的欲望——

 

一直以来,我们都将社交应用看作是平台化的主要阵地,并且认为社交化应用会成为O2O生活服务的领导者。而微信5.0版加入的微信支付、扫一扫等功能让这种认知变得似乎更加清晰。但今天发生的事情,让我对社交应用会成为移动生活服务领导者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首先,生活服务几个常用场景最先开启的应用是哪个?

请朋友吃饭找饭店、出差找酒店和出行路线、开车找路线、吃饭找附近的团购、找ATM、超市、KTV。那么,这些生活服务场景会触动用户最先开启的应用是IM?是微博?是SNS?很明显是错误的。用户最先开启的应用会是地图,会先确定自己的方位,然后再搜索这附近的生活服务。

所以地图类手机App成为各类生活服务场景下的第一个接触用户的应用,也是生活服务的基础,而并非是各类社交应用。

其次,开放平台下社交不再是独占资源,而地图则是最基础资源

大家一致认为,在社交化普及的时代,一款不具备社交功能或者帐号资源的应用没有前途。的确,分享已经成为各类应用都必备的功能,但并不意味着每个App都需要构建自己的社交关系链。因为目前已经拥有各类开放帐号体系,都可以拿来为自己所用,这包括QQ帐号、微信帐号、微博帐号。比如,很多团购网站都提供了通过微博或者QQ帐号登录的方式,省去用户注册的麻烦,甚至可以通过手机号和验证码直接免注册团购。

当社交账号都完全开放之后,任何App都能具备社交关系和分享功能,但地图资源却属于独占的基础性资源,用户使用了某一地图之后,可以在地图上接入各类社交关系。比如,我在百度地图上可以通过微信直接与好友分享位置,沟通如何到达,也可以通过短信进行分享和交流。

再次,从线上到线下,从虚拟到现实,用户更喜欢走捷径

O2Oonline to offline ,意思是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其实,只要涉及到交易,用户都不愿麻烦,都希望能够有捷径,尽可能的少做操作。比如,我们网上购物,希望直接在淘宝、天猫、易迅、京东上直接搜索到想要的商品后直接购买,而很少人会通过QQ群、QQ好友或者其他社交应用发来的链接进行购买。

同样,在完成生活服务交易的时候,用户也希望尽可能的简单和快捷,同时有丰富的可选性。用户可以在某个生活服务类网站上选酒店、餐饮等,但更多用户希望能有多个生活服务类网站的聚合平台,让可选择性更为丰富。目前,在百度地图“附近”功能就提供了去哪儿、艺龙等多家网站的团购和预定服务。用户可以根据位置直接完成预定。这要比通过社交软件进行消费更为专业,也更简单快速。

最后,地图AppLBS开放平台开放的是数据和技术,拥有更高的含金量

地图+搜索,蕴含着海量的数据资源和技术力量,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而任何一家想完成移动生活服务网站、商家都需要地图资源和搜索技术,因此地图AppLBS开放平台拥有非常高的含金量,是核心资源之一。更重要的是LBS开放平台与生活服务网站、商家之间的合作更简单,给他们带来的利益更显而易见,因此接入该平台的成本更低,投入产出更高。

在生活服务领域,我们看到似乎手机地图在该场景下比社交应用更能直达用户,LBS开放平台可直接吸引商家合作,让商家变现,这似乎要比社交平台来更适合O2O。由此看来,地图APP似乎成为开启移动生活服务的第一把金钥匙?当然我的分析也可能存在问题,只是一家之言罢了。

一直以来,互联网的入口比较单一,搜索、IM是主要入口,这也诞生了百度与腾讯两大巨头,而且以帐号体系为中心让腾讯构建了一整套基于娱乐生活的生态系统。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时间碎片化,用户活动场景化,手机应用App化让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变得非常多,而且并不完全集中在某几家公司手中,这也让移动互联网充满变数,这也是移动互联网的精彩之处。也是为何很多互联网大佬不敢轻言已经拿到移动互联网的“坐票”的主要原因。

本文系作者 磐石之心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关于文中提到的社交、分享这一块我深表赞同。很多公司一做个产品出来就吵着嚷着要做自己的账号系统,要做SNS。有毛病吧。你看用户买不买账,现在包括各种应用各种卡,要记得的账号多太多,谁还有心思去又新记一个东西!

    回复 2013.07.09 · via pc
73
1
8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