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的天敌是军迷、历史爱好者和细节控

英难史诗不是流量大片。

文 | 虫二

摄制3个月、投资4个亿,走进电影院那一刻,很多人仍然为《金刚川》的前景担心,集中力量办大事,毕竟不是艺术创作的规律。

何况《金刚川》还有一份复杂的任务清单,从票房到口碑,搞砸了一件就是失败,主创团队从开始就没有“功过是非,毁誉由人”的托词。

作为首批观众,整个观影过程平静的出奇,角落里没有想象中的啜泣,观众凝神屏息,全情投入,片尾字幕伴着《我的祖国》出现时,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前退场,至少在我的印象中,这是速7“see you again”之后的第一次。

急就章未必出不了好作品。

网上的负面声音很多,甚至觉得残酷壮烈有余,英勇杀敌不足,我倒觉得管虎、郭帆、路阳三位导演的最大成功,就在于克制了让吴京抱着捷格加廖夫机枪收割美国鬼子的冲动,《金刚川》不是《战狼3》,任何神剧式演绎,放在真正的英雄史诗中,格局都太小了。

近来的高分战争片有个趋势,就是把视角从司令部挪向战壕,关注大历史中的小人物。

萨姆·门德斯的《1917》,两个杂兵押上性命去换1600名同袍的生机,诺兰的《敦刻尔克》清冷到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缓慢移动的镜头下,主角不是在战斗,只是生存。

战场的主角永远是那些普通战士,他们始而忐忑、继而坚定、终则无畏的牺牲精神,让银幕前的每个人都感同身受。

仅从这个角度而言,《金刚川》的四个段落,真正讲出了我们的故事。

影片的视觉语言沉稳扎实,有历史氛围的厚重感,特别是没有犯下三流导演的常见错误,滥用慢镜头和长镜头。

122分钟的群戏,既没有笨拙挖掘女报务员的戏份,去显示战争的残酷以及和平的美好,也没有起用流量鲜肉,因为单是最后一幕,断了一手一腿的张译,独自背着三枚炮弹,目眦尽裂、殊死一搏的情节,就没有任何鲜肉可以胜任。

但在叙事结构上,《金刚川》确实有匆忙赶工的痕迹。

全片分为士兵、对手、高炮班和桥四个段落,时间线平行交叉,多维视角,这样做的好处是三位导演各司其职,互不干扰,一天半的故事讲的错落有致,奇峰突起。

缺点有两个:

一是内容重复,节奏脱节。

如果观众不是全神贯注,很容易陷入混乱的时间线,失去观影的快感,不断复用的画面削弱了视觉冲击力,而且平行时间线影响了故事推进,客串的邓超在第一个段落中就已牺牲,他与李九霄的互动基本没有展开,真正的主角张译和吴京出场太迟,加上第二段又是美国飞行员的视角,结构上难免前轻后重之弊。

二是叙事高潮与观众的情感代入有断裂。

导演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特意用字幕的方式不断交代几个关键时间节点,比如榴弹炮远程轰炸,B26轰炸,B29燃烧弹攻击,喀秋莎还击,延时炸弹引爆等等,虽然兼顾了故事的完整性,让时间线趋于严谨,却也透支了观众酝酿的情绪高潮。

略微刻薄的人会觉得前半段是多机位的现场直播,后半段就成了录像回放,张译的戏份如果独立出来可能好的多。

全片最佳无疑是张译,他和吴京的气质相近,二人的表演对影片都是加分项,说是导演拯救者也不为过,片尾的高潮,张译的情感爆发还是比吴京老练。

《金刚川》是抗美援朝题材大爆发的前奏,期望多高压力就有多大,三位新锐导演接下这样的重要任务,多半既兴奋又惴惴不安,好题材一生难求,但高关注度也意味着你没有任何犯错的空间。

在中国,战争片是所有类型片中最难驾驭的,最难的不是面对被霸道总裁和草根逆袭毁掉审美的观众,而是应付军迷、历史爱好者和细节控的苛责。

后者作为一个群体,成分复杂:

一部分是看腻了爆米花电影,希望所有战争片都军教化、科普化,塞进更多的知识点,哪怕与故事不相干;

另一些人不想见证战争的残酷,只想看到敌人被打的鬼哭狼嚎、连滚带爬、满地找牙,《金刚川》的首映式上,主创团队集体做出经典的吴京手势,就是向这种倾向示好;

还有些人在电影中带入了自己的情绪和历史观,比如《八佰》的孙元良到底是民族英雄还是民族败类,知乎上就吵的不亦乐乎。

如此说来,最好的战争片就是1975年的《激战无名川》了,里边有英明的上级、神勇的战士、讨厌的特务、善良的阿妈妮,一个不少。

贾樟柯说“电影事业,不能这么搞”,在他们看来,搞的还不够!

所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战争片,评论区到处活跃着这些人的身影,而且都是杠精,用一个槽点就能打倒一部电影。

在他们看来,战争片其实就三类:

一种是征兵广告,如《壮志凌云》,帅哥美女,风景养眼,音乐洗耳,流血谈笑中,爽就完事了;

一种是纯粹的敌我视角,正邪不两立,像《兵临城下》,你死我活的较量,不废话,就是干;

还有的是战术教学,比如美帝主旋律《勇者行动》,导演用佳能5D相机和晃晃悠悠的第一视角,拍出了四等马润的突袭行动,故事烂不烂都没关系。

至于脱离战争本身,试图表达某种精神的电影,不管是《猎鹿人》的反战,还是《护送钱斯》的牺牲,都是预设立场的主观表达,本质上不属于战争片。

主流的中国观影情绪基本是前三类的合体。

某种程度上,他们希望看到吴京抱着转盘机枪收割美国鬼子,但你真这么拍了,他们便会跳出来告诉你,这种机枪前重后轻,没有提把,并不适合携枪扫射,也不适合用腰际姿势抵近射击。

他们的研究很细心,但不厌其烦的细节控和考据党泛滥,不仅影响观影感受,也异化了战争片的评价体系。

我看《金刚川》时就被前排一位军迷“旁白”的非常出戏。

他一会告诉身边的女伴,高炮只有组网才能对抗飞机,单炮无能为力;一会又火眼金睛的发现,志愿军的波波沙冲锋枪型号不符,1953年金城战役应该是改进型了。

这种苛责发展到极致,就是不讲故事、专抠细节的倾向,导演每次正确使用了一支步枪,一门火炮,甚至是一只水壶,每次安利一个冷门知识点,都会被叹为是良心之作,反之就是群嘲。

细节重于叙事,道具重于表演,波及到创作领域,最典型的就是中国资金支持的两部大片《决战中途岛》和《灰猎犬号》。

罗兰·埃默里奇一直想拍纯粹的战争片,但好莱坞对于任何不掺杂《珍珠港》式狗血三角恋的剧本都兴味索然,相反更熟悉中国观众的博纳影业给了《决战中途岛》8000万美元,《灰猎犬号》则有吉翔股份的影子。

然而叫好不叫座,《决战中途岛》承受了巨额亏损,《灰猎犬号》碰上疫情,干脆避开了院线,当了第二个《囧妈》。

两部影片从头打到尾,公认的无尿点,其实故事贫弱,没有性格塑造,复杂的群像,凌乱的线索,PPT式的结构,以及非常考验知识储备的历史背景,都让他们对普通观众极不友好。

《金刚川》的处境也差不多。

电影还没上映,就有人根据海报上张译和吴京的造型,质问志愿军为什么要戴日式钢盔?全不管当时的志愿军原本就是万国装备。

其他槽点还有:既然桥这么重要,为什么不做夜间灯火管制?过桥时为什么每个战士都开着手电?高炮周围点火,是否影响射击?张译高喊12点方向,当时没有这种话术等等。

最狠的是还有人质问,战士们用肩膀搭起生命之桥,却只供全副武装的单兵通过,坦克、大炮等重型装备无法渡河,如何打赢装备精良的敌人?

戴锦华评论《八佰》,“当历史不在场,任何人的表演都无法打动我”,对绝对真实的求全责备,其实是更大的问题。

甚至有人把影评当檄文,发动口诛笔伐,比如对《八佰》的批判:

挖了战壕为什么不用?鬼子上三楼,为什么不拼刺刀,而是长枪对射?铁板护体,煤气罐炸挖掘机等都被拿来说事,最后厉声质问:

“管虎,你有常识吗?”

有没有我不知道,但有常识不一定拍的好电影,这是实话。

抗美援朝不是一个轻松的题材,《金刚川》至少做对了三件事。

首先,没有拍成翻版的《战狼3》,不是说战狼不好,而是把英雄史诗拉低到流量动作片的水平,漠视了我们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

其次,没有军教化、科普化,堕入到死抠细节,不讲观赏性的怪圈,电影不是用来恶补历史知识的,讲好故事是第一原则;

最后,借鉴了《敦刻尔克》,但没有重蹈当年《冲天飞豹》无节制致敬《壮志凌云》的覆辙,我们的民族记忆,应该有自己的精神内涵。

《金刚川》不完美,但故事硬核,特效不错,表演一流,足够了。

本文系作者 虫二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不买票是对烂片最大的尊敬

    回复 2020.10.24 · via android
  • 缺乏独立思考、不做调查研究、盲目跟随潮流,这和现在的饭圈互撕是一样的。如果不加正确引导,五十年前的错误必将重演。

    回复 2020.10.25 · via android
  • 作者辛苦,我看懂了。

    回复 2020.10.30 · via iphone
196
3
174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