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有关“歧视”的正负相关性

一个社会,到处充斥着歧视,其实是很正常的,但它是一个社会不断沉沦的重要动因之一,社会会因为歧视而慢慢结构化,社会阶层的相互流动会越来越慢,最终关上了流动的大门。这个社会,就离完蛋不远了。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任何合作(或者交易,或者搭伙,或者配对,反正就不是一个人干的事)都会存在三个可能:有利、有害、无利无害。对于合作一方来说,至少应该保持一个无害的结果,这是常识。如果觉得有害的可能性很大,于是,我们就会拒绝合作。

问题在于,谁也不是神仙,没有人可以事先100%断定合作必然会有利或至少无害,于是人们需要很多背景信息来供决策。但背景信息和合作结果不是一个“有此必有彼”的关系,而是一个“有此可能有彼”的关系。嗯,非因果但有相关。

在以下情境中,人们是这么处理选择的:

一.招生

知乎上有人邀请我回答“非名校本科毕业生报考名校研究生会不会被歧视”。我的回答是:会。道理就是一个概率问题:名校本科生成为优秀的研究生可能性比较大——这是因为高考可能是相对最能体现实力的方式之一。一所学校招收学生有限(比如总共只有100个名额),自然这里要挑挑拣拣,选择“学校认为”最好的生源——所谓学校认为最好,就是它认为可能性最大。

二.招聘

公司招人——我这里指应届毕业生——喜欢看学校出身,讲究一点的,还要看你本科出身,即便你是研究生毕业。这里的逻辑是这样的:名校生成为有用员工的可能性比较大。四大这样的机构,轻专业重学校的道理就是这么回事。你进名校,总是说明你有优秀之处,专业不专业不要紧,我们可以培养。问题在于:你是一个可以培养的好苗子吗?名校生和好苗子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

三.择偶

其实我是比较倾向“门当户对”的,因为婚姻真心不是两个人的事,是两个家庭的事。很少有人择偶就只有这么两条件:异性,活的(对不起,可能冒犯了一下同性恋,不过我们国家同性恋婚姻尚未合法,多多海涵)。有的人看似说:哦,我没什么要求,看得顺眼就行——其实这个要求最高不过,娘的,啥叫看得顺眼啊?人们一般情况下总是会列出一些条件,这个条件是干嘛用的?对未来幸福有一定概率上的保证。女性喜欢成功男性,不见得是说看上了他过去赚了多少多少,而是认为:既然在这个社会中能杀出来成为一个成功人士,那么,他的基因想必有较大的概率是好的——这种择偶方式符合物种延续的进化规律。

四.工作中如果面临一些选择,大多数人会选择以前的做法,这叫“循规”

以前这么做结果很好,那么现在这么结果为好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果万一没做好,还有一个借口:以前都是这么干的,言下之意就是和我关系不大。循规是趋利避害的重要法则之一。

在这些情境中,其实我们已经能看到:人们在追求高相关系数以力争结果为好,说白了,这种行为就是歧视。

名校歧视非名校本科生,公司歧视非名校生,一个人会歧视ta认为不够成功的异性,做事时对以前没采用过的方法有歧视,等等。歧视的根源在于,人们想要更安全更有保障的未来。既然谁都不能断定因果,那么,只好看过去的一些成绩(成就)来做歧视了。

故而,一个社会,到处充斥着歧视,其实是很正常的。反过来,非名校本科生为啥一定要读名校研究生呢?非名校生为啥一定要进大公司呢?这里面也是歧视,也是为寻求一个比较稳妥的未来。

—— 转折的分割线 ——

歧视虽然正常,但它是一个社会不断沉沦的重要动力之一,社会会因为歧视而慢慢结构化,社会阶层的相互流动会越来越慢,最终关上了流动的大门。这个社会,就离完蛋不远了。

社会结构化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整个社会死气沉沉。无怪乎清末龚自珍要叹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他这里所谓不拘一格,就是说要破除常规,破除重概率重相关。这个事其实很难。不拘一格的风险非常大,一旦失败,当事人那是“无限责任”。循规蹈矩的失败,当事人是“有限责任”。

但社会里总会有些不安分的人,偏不走寻常路。大多数这样的人死得很默默无闻(死得惨的可能还有闻一些),极少数的人会取得巨大的成功。无论是古代史书,还是现代媒体,这种不寻常的情况实在太少见了,于是便要记录上一笔:比尔盖茨大学没毕业,乔布斯大学没毕业,扎克伯格大学没毕业,谷歌的两位创始人博士没毕业。——再次提醒各位读者,大学没毕业的人,多了去了,呵呵

对于一个社会来讲,应该给予不走寻常路宁愿相关系数小一些的行为者某种机会,或成功的可能。如果不走寻常路的必然后果就是玩完,这个社会就会玩完。但这是站在整个社会层面上的,不走寻常路与结果为好之间的相关系数如果极大,这个社会也会玩完。

好了,现在你是想一辈子卖糖水呢?还是活着就要改变世界?其实都没错。前者对个人更稳妥,后者,对社会是好事——虽然有太多人要失败,但其实文明的进步,本就是建立在太多失败之上的。

本文系作者 魏武挥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在一个僵化或将要僵化的社会里,才会有此感悟。比如说,门当户对这种事情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都在强调门当户对,那这个社会阶层想必已经非常固化了。

    回复 2013.06.24 · via pc
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