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如何“干掉了”我们的年味?

“年味”消失,反而是一件好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AI智观察

临近过年了,公司里的活也逐渐变少了,大家在茶歇的时候都在讨论回家怎么过年。突然,设计部的王哥说到:“唉,这两年越来越不想回家过年了,一点年味都没有”,公司里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赞同,一些人还表示现在想体验年味只能去小城市或者村里。网上关于年味讨论的热度,也随着年关的临近在不断上涨。

年味微博热搜

年味是什么?除夕当天超级丰盛的年夜饭;必须要留在大年初一早上穿的新衣服;又或者是那句熟悉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啦!”。回顾这些“年味”,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所谓的年味的历史其实并不长。

为“老年味”消失鼓掌

1954年,全国棉纱、棉布供求关系紧张。当年9月份,中央决定开始实行了凭“布票”限量供应棉布的政策,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工业消费品的第一种票证,甚至比“全国通用粮票”的发行时间还提早一年。

当时,根据南北气候差异等因素,制定了不同的布票定量标准。比如严寒的哈尔滨每人每次24尺布票,南方亚热带地区每人每次就只有7尺,基本上能满足一人一套衣服的需求。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战乱停止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改善,人口数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到了70年,总人口已经上升到了8.52亿。有限的首先要保证粮食供应,中国的棉花种植面积基本没有出现大幅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棉花网

人口的大幅增长和棉布产量的供应不变。导致每张布票的供应量大幅下跌。1960年时,许多地区每人每年的棉花已经缩水到3尺左右。1961年3到8月份,上海市区的布票甚至缩水到了2尺3寸,一家四口的布票无法缝制出一套新衣。到了后来,还出现了用日本进口的尿素袋子做裤子的历史。

尿素袋裤子

为了解决穿衣问题,上个世纪70年代。中央决定从西方引进多套化纤生产设备,用来替代天然纺织原料。其中最大的便是辽宁辽阳石化厂,此外还有上海石化、天津石化、四川维尼纶等等。到了1979年,辽阳石化第一批纤维网络丝试制成功。辽阳石化厂每年的化纤原料产量相当于430万亩棉田的产量,可保证为每一个中国人提供七尺布。

建设四大石化基地,只是中国大规模发展化纤工业的第一战。1982年,江苏仪征化纤全面开工建设。到了1990年,仪征化纤一期和二期工程全面投产,形成年产50万吨化纤原料的生产能力,能给全国人每人每年提供5米布料。

过年穿新衣之所以是我们记忆里的年味,主要原因还是极度的匮乏。当纺织业高速发展起来后,这种“年味”自然就消失了。

过去提到过年,最令人开心的便是除夕的那一顿年夜饭了。许多平时吃不到的东西在那天晚上能放开肚皮吃,大家能围坐在桌子边和辛苦了一年的父母痛痛快快的大吃一顿。不过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厌这种大鱼大肉的年夜饭形式,许多餐馆也推出了自助餐、西餐年夜饭。但你知道吗,过年这样大吃一顿也是近几十年的产物。

80年代初的年夜饭

为了缓解副食供应紧张的问题,1988年农业部提出了“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主要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到了1993年底,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已达2080个,集贸市场8.3万个。

在此之前,北方冬天想要吃到蔬菜只能依靠提前储藏好的大白菜。那时,无论是筒子楼的过道还是乡下的地窖,每家每户都储藏了大量大白菜。想要换换口味也行,但只能吃价格昂贵的罐头。有些人可能还记得,80年代还流行年货送罐头的风潮。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菜篮子工程”才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的问题,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长期短缺的局面,人均蔬菜占有量均以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至此,过年才能吃大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抨击春晚的行列中,很多人直接不看或仅仅将其作为除夕当天的BGM。但你知道吗,现在被越来越多人“鞭尸”的春晚,早年缺因为一次没办好而上《新闻联播》道歉。

1985年第三届春节联欢晚会,有了前两次的举办经验,央视对本届春晚做出了极大改革,基本确立了近几十年春晚的基调。首先是不对称的舞台设计,这也是中国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的舞台美术设计。其次是引入赞助,由于当年春晚经费不足,央视主动提出与中国工商银行联合举办春晚,向社会发行“1985年春节联欢晚会赞助纪念券”,购买者可以在春晚当天参与摇奖。最后是两岸三地同台演出,《龙的传人》这首歌也是因为本届春晚而变得家喻户晓。

但就这样用心的春晚时候却遭受了铺天盖地的批评,“专线电话已经发烫”、“全国各大报刊万炮齐轰”、广电副部长在新春团拜会被各级领导批评、4个中央工作组开入央视检查晚会质量问题。节目播出11天后,央视不得不上《新闻联播》向全国观众道歉。

85年春晚导演黄鹤回忆当时的场景

但近年来,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以前新年最重要的娱乐方式——春晚,也变得不那么吸引人。许多人过年开始在手机上各种刷刷刷,抢红包的抢红包、刷小视频的刷小视频,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让人们已经不关注春晚的好坏。当年全民对春晚质量重拳出击的情景,会因为如今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不再出现。

用新的方式重塑新年

从吃、穿、娱乐三个方面可以发现,记忆里的年味那么美好,根本原因还是源于早年物质的匮乏。经济学中有一个词叫做“边际效用递减效应”: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获得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个效应用来解释过年也十分合适,我们的“年味”之所以越来越匮乏,是因为随着经济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堆砌物质带来的“年味”早就过了拐点。

边际递减效应

那…年就不过了?

年,当然还是要过的,但我们应该积极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年味。有些人会说,我们坚持这些年俗不好吗?

当然不好。

很难相信现在新一代的年轻人还会对“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这种农业时代年俗感兴趣,更别说体验一年才能吃一次大餐、穿一次新衣的“年味”。如果积极保卫这些传统年味,对于老一辈来说年味到是回来了,年轻人则会越来越不想过年。最后搞得过年的人都没了,这样的“年味”还有意思吗?

一旦了解传统年味的本质,我们就可以扔下历史的包袱,大胆地改造我们的新年。就拿春晚来讲,批判春晚的原因有很多如节目太主旋律、说教意味太浓重等等,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春晚节目选题方式落后。一个节目能否上春晚,最主要原因还是取决于导演的经验和见识。但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仅凭经验已经很难把控受众的喜好。

今年B站的跨年晚会,许多文章在分析B站跨年晚会成功的原因时,都在谈跨界、打破次元壁等等。但根本原因是,导演组抛弃了经验化的选题方法,用大数据发掘观众的共性。比如说,此次晚会的爆款节目《中国军魂》,就是导演组从大数据结果中发掘到的意外之喜。在他们过去的经验中,年轻人对红色文化是不感兴趣的,但数据的结果告诉他们这个节目必须上。最终,这个节目的爆火也证实了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B站用事实说明,晚会衰落不是节目形式陈旧,而是过去的经验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

14年南方周末有一篇文章叫《又到“制礼作乐”时》,文章讲的是随着传统社区的解体,我们需要一套新的“礼乐”来适应当前社会的新情况。我们应该大大方方承认“时代变了”,并像这篇文章讲的一样,主动出击用新时代的力量创造我们的新“年味”。

本文系作者 AI智观察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