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出行处在激变前夜 打车应用只是先烈

打车应用红了,红的速度与一线城市的出行痛苦成正比。但满怀济世的雄心的它,却选错了舞台。在“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的竞争中,打车应用除非转型成功,或找到干爹榜上某棵大树,恐怕逃不了“前浪”的命运。

这是个创新推动变革的时代,在出行领域,一系列公司正在描绘未来的云图,这是革命性巨变的前夜,蕴育着数不清的机会,更有价值千亿的市场蛋糕等待分享。

打车应用:是先驱也是先烈!

打车应用红了,红的速度与一线城市的出行痛苦成正比,神器的光环,媒体的揄扬,公众的膜拜,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打车应用抢占了公益和效率的制高点。打车应用也注定是悲情英雄,因为它满怀济世的雄心,却选错了舞台。

首先,出租车是特许化经营的公共交通资源,不同于市场定价的租车模式,中国的出租车运营体系已经共享了太多的利益攸关方,容不下新兴的商业模式了,打车应用在筛选用户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之间玩着危险的平衡,稍不留神就会变成监管部门和利益团体的眼中钉,也可能演化成技术宅和潮流粉把出行痛苦转移给更低层屌丝的工具,尽管这并非它的本意。网易和腾讯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网友从未用过打车软件,或可佐证这点。

其次,打车应用基于LBS调节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了传统的调度功能,技术进步值得肯定,但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它注定背负赢利的原罪,因此未来的演化中加价甚至竞价模式的推出不可避免,这并非危言耸听。

最近,打车应用频遭监管部门的叫停这是原因之一,当然监管部门始是不作为,继而猛抡大棒,也不是治病救人的好办法,但总算催生了电召车平台,牺牲还是有价值的。

事实上,打车应用在欧美的先驱uber、hailo、get taxi、taxi magic也并不是到处叫好,hailo会向司机收取15%的调度费用,在不久前的纽约桑迪飓风期间,uber挑动司机成倍加价,一度被指为流氓应用。这些欧美前辈之所以强势,得益于西方民众对过度行政干预的本能厌恶,使之能够动援民间能量对抗监管部门,嘀嘀和摇摇们可没有这样的好运。

在“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的竞争中,打车应用除非转型成功,或者找到干爹,如嘀嘀傍上去哪儿之类,恐怕逃不了“前浪死在沙滩上”的先烈命运。

 

共享用车:看上去很美好,请先活下来!

2000年,zipcar的横空出世被认为是出行革命的第一缕曙光,创始人RobinChase身为3个孩子的母亲,敏锐发现了“你可以随需用车而不必拥有一辆车”这一为人忽视的逻辑。Zipcar的模式架构于网络之上,LBS定位+刷卡上车,车辆的运营和车况仰赖于每位用户的契约精神,这也是zipcar从美国大学校园起家的原因之一。

Zipcar并非踽踽独行,汽车厂商同样是共享经济的热捧者,2008年奔驰率先推出ar2go,随后大众公司有了Quicar,宝马有了DriveNow,而法国的autolib则是后起之秀。

然而,伟大的创新只催生了一个衰败的帝国,当2013年zipcar被avis budget收购时,它已经浮亏5000万,股价较2011年高峰时跌去39%,过度扩张带来了系统压力,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营销上的乏力也让zipcar的会员拓展步履维艰。

共享用车的另一个极端是Lyft和GetAround,它们是私家车的有偿共享服务。GetAround平台上有超过10000辆汽车可供租赁,平均每个月可以为车主赚取350美元,收入最高的一个车主每月创收1300美元。GetAround是点对点的个人用车平台,网站本身只是中介,会员依靠face book之类的社交圈拓展,而不像zipcar收取60美元的会员费和25美元的申请费。

Zipcar的失意更像是一个隐喻:伟大的技术创新可能比不过卑微的赢利模式!在新兴国家,共享用车的理念很有市场,不管会不会引发“换屋惊魂”那样的恐怖遐想,个人自助服务的前景总是深入人心的,对创业者尤其如此。

这一行在中国的落地主要是政策和法律阻碍,中国的Lyft和GetAround们首先面临洗白“黑车”的名号,摆脱运管部门的纠缠,然后才谈得到商业模式。这种P2P用车模式在用户层面有着很高的道德门槛,这就注定它在中国要走一条充满荆棘、未来难测的道路。

 

智能用车:技术催动产业,亮瞎了!

当silvercar在达拉斯Forth Worth的柜台开张时,很多人预感到这将是传统出行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因为它引领了租车业特别机场租车最具前瞻的技术创新。

完成注册提前下单,到了机场你只需在指定位置找到订好的车辆,用手机扫描车窗上的QR码,即可完成解锁,剩下的就是逍遥上路了。除非你愿意,整个过程不需要跟任何人对话,真是技术宅的福音啊。

多nice的模式啊,可是还没人敢做它的中国梦!原因很简单:

1.贵:silvercar是一水的奥迪A4,每天110刀,不还价,不含税、油和保险,主打空中飞人的高端商务一族,跟穷游族真心没半毛钱关系。

2.难:且不说扫码识别需要的平台、系统和硬件支持,silvercar的全部车辆内置3G链接,移动终端可在车内随时wife,用户的手机可以通过蓝牙与车载系统绑定,车辆的运营轨迹、库存调度、整备优化全部在封装的体系中高效运行。

3.高:奥迪A4在美国3万起步,silvercar首轮融资1150万只够买400辆,还不算技术改造和系统成本,美国好在还有汽车金融,中国没百亿身家您别打这个主意。

Silvercar的孪生兄弟是flightcar,它是get around和Silvercar的混合体,目前正在洛杉矶机场试运行。如果你是一位车主,碰巧你的爱车又是1999年以后生产且里程不超过15万公里,那么你可以在登机开始一段商务或休闲之旅时,把车交给fligh car产生额外收益,你得到的将是flight car开出的支票,免去18美元/天的停车费,外加2次免费洗车。

Flightcar按照你的行期,将车辆投入点对点租赁,并负责车辆的整备,这是比Silvercar更轻资本,更狡猾、更投机的运营模式。当你回家时,你的车已经洁净如初,油料跟离去时一样,而flightcar还提供100万美元的保险,彻底免除车主对意外情况的担忧。

这一模式除去资本、技术和政策门槛,更大程度上依赖信用和支付体系的完善以及企业和用户之间在契约精神下的自律,任何一个环节的失控将导致整个模式的崩溃。

 

传统租车:规模才是王道

传统的是行业,模式仍然保鲜。在美国,hertz、enterprise、avis几家巨头把持着这个高度垄断的市场,对上下游产业链有着很强的掌控,遍布全球的网络,打通网络和移动的预订平台,百万级的车辆规模,方便的刷卡上车手续,它们代表了真正的出行经济。

在中国,这种业态由至尊租车率先引入并由神州租车发扬光大,在水泥+鼠标时代引领了一场传统产业的革命,现在面临的是平台拓展和模式的再创新。

在创业的世界里,蝴蝶每一次扇动翅膀,都可能引发12级台风。可以肯定,中国式出行已处于激变的前夜,它的生意模式是典型的O2O,线上与线下完美融合,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块蛋糕,但现实是它已不再是山寨创业者和克隆创业者的乐土,这一行的地位只跟实力有关,跟先后无关;只跟money有关,跟眼界无关;逻辑一如当年新浪出手博客,方兴东的博客网立刻无疾而终。

出行创新的核心壁垒是资本和技术,其次是渠道和背景,缺一不可,未来的趋势是平台整合,单靠天马行空,不可能四两搏千金,给你一根金箍棒,你也撬不动地球。

公众喜欢创业公司,喜欢颠覆,愿意为创新投入更多的热情,其实是源于对强势大公司的本能敬畏和抗拒,希望出现挑战者,但这个逻辑在出行领域并不适用,这是个资本为重,权谋为轻,创新没钱打酱油的行业,谁来整合?可能是异业整合的资本集团,也可能是神州租车这样的业内大佬,是谁并不重要,关键是发现潮流,顺天应人。

本文系作者 虫二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一个新网站汇车网,是做汽车共享的。

    回复 2013.06.04 · via pc

快报

更多
48
1
45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