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创业CEO:好策略用「支点」撑起地球

策略是一种影响系统自然平衡状态,以达到有利结果的行为。企业,尤其是创业者,往往又是处于资源有限的情况。一个好策略透过集中心思、力气与行动来获得力量。把这样的专注,在正确的时间点,引导向一个支点之上,能引发一连串有利的骨牌效应。这样的力量,我称它为「Leverage」。

一个好策略透过集中心思、力气与行动来获得力量。把这样的专注,在正确的时间点,引导向一个支点之上,能引发一连串有利的骨牌效应。这样的力量,我称它为「Leverage」。

在每周一次的「创业 CEO」系列,我们讨论一个创业者如何教会自己成为一位伟大的 CEO,因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创业公司,往往都是由这样的人在领导。

欢迎来到 Good Strategy Bad Strategy 在线读书会 #5。在前几章介绍完了他心目中好策略与坏策略分别的样貌后,Rumelt 接着进入了本书的核心,也就是「如何形成好策略」的探讨。当然,构成好策略的关键元素繁多,Rumelt 不可能遍举。最终,他选了九个最值得讨论「力量的来源」,今天,就让我们先来看看第六章 Using Leverage。

Leverage

Leverage 的中文常常翻成「杠杆」,也就是透过一个杠杆原理般的放大作用,用较小的力气去创造较大的效果。在英文的策略讨论里面,Leverage 比较常作动词使用,例如:

Google leveraged phone makers and carriers to bring Android to the mass so that they continue to dominate search, maps, video and other key online service categories while users migrate from desktop to mobile.

这时候就很难翻译成中文 — 可以翻成「利用」,但那无法完全抓住它的意涵。所以我决定放弃翻译这个字,就让我们原汁原味的去了解它。

Why Leverage?

在系统思考的相关文章里面,我们讨论过这个世界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系统所组成。每个系统,根据定义,都会有一些关键组件与流程,一旦改变了,会大大影响整个系统的表现。举例来说,人类是一个系统,只要不小心吃下几毫克错误的物质,就可能导致某器官衰竭而当场瘫痪。大船也是一个系统,要改变它的方向最难的是往船头施力,最容易的是在船尾用一个小舵干扰水流。

策略是一种影响系统自然平衡状态,以达到有利结果的行为。企业,尤其是创业者,往往又是处于资源有限的情况。因此,无论是要改变自身组织、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甚或是整个市场的自然走向,找到支点然后 Leverage 它们,往往是最有效率的解法,也是策略思考的核心活动。

Insight & Anticipation

一个策略家能拥有的 Insight 是他人行为中可预期的成分,并且将此 Insight 转化为优势… 预期不需要占卜法力,在多数的情况下,预期代表的只是详细考虑他人的习惯、偏好与政策,以及各种惰性与阻止改变的限制。

这世界的系统往往像冰山一样,在我们眼前发生的只是浮在水上的 20%,而真正的 Insight 却是藏在水下的 80% – 被戴维打倒的巨人是一个例子,而每个人行为背后的人性又是另一个例子。要找到可以 Leverage 的支点,取得水面下的 Insight 非常重要。生产线、物流中心等实际存在的系统可以透过参观、访问去了解。相对的,摸不着的人性就困难许多,透过观察、同理心、将心比心等方法,或许可以渐渐的体会。

无论如何,对于这些大大小小系统的内在了解越多,则我们产生出高 Leverage 策略的能力也就越大,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最好的领导者,往往也是最好学生的原因。

Pivotal Points & Concentration

支点放大作用的效果。它是一个状态中所自然存在或是创造出来的不平衡,在这里一个相对较小调整可以释放出大上许多的力量… 当你把力量专注在较少,或是较小的目标上时,将会产生较大的报酬

用 Insight 找到支点后,我们应该要专注力量,透过支点撼动整个我们想要影响的系统。这里面有两个思考,一个是用支点去影响别的系统,另一个是用专注来让我们的组织,也是一个系统,发挥最大的作用力。Rumelt 最终把它回归到人性,毕竟一个组织没办法同时做很多事情,又把每件事情都做好。而当我们把一些小成功串起来时,团队比较容易相信组织得到了向上的趋势,这样的信心有助于带出更高的工作效率,进而创造更大的成功。

有趣的是,这些逻辑,事实上与整个 Lean Startup 运动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

以上,就是我读完第六章 Using Leverage 后的一些感想,也欢迎你跟大家分享你的心得。下一周,我们将讨论第七章 Proximate Objectives 与第八章 Chain-link Systems。

本文系作者 林之晨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