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特斯拉再造致死事故,撞车起火或与电池有关

电池技术是特斯拉电动汽车在性能、里程、操控性优于目前的传统汽车企业和同行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不知是巧合,还是别的原因,继Uber自动驾驶测试车因为自动驾驶系统失灵刚刚发生致死交通事故之后,美国加州一辆特斯拉Model X发生交通事故后爆燃,造成特斯拉司机被送到医院后因伤重不治而死亡,据负责事故处理的加州公路巡逻队认为,爆炸或许与电池有关。

而众所周知的事实是,电池技术是特斯拉电动汽车在性能、里程、操控性优于目前的传统汽车企业和同行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其实早在2013年至2014年,特斯拉接连在美发生多起意外起火,当时上万辆特斯拉Model S受到美国当局调查。2016年在欧洲的挪威、法国、奥地利等地也出现了多起类似事故。而特斯拉撞车起火事件在中国也有发生。去年4月,一辆Model X在广州发生碰撞事故后起火爆炸,车辆损毁严重。车主质疑特斯拉Model X车辆本身存在质量问题;今年年初一中国特斯拉车主的汽车竟然也是因为电池原因发生了自燃。那么问题来了,作为特斯拉核心竞争力的电池技术缘何屡屡成为事故的元凶?事实究竟是怎样的?

熟悉特斯拉的业内人士知道,在特斯拉推出Model系列电动车之初,国内外很多业界专家就称其“电池技术老旧”、“无核心竞争力”。原因在于特斯拉是惟一一家采用18650型钴酸锂离子电池的汽车企业。而所谓18650指的是电池直径为18mm,长度为65mm,常被用作笔记本电脑的电芯。看来上述业界专家对于特斯拉电池的评价不是没有根据。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锂离子电池已经逼近功率阈值,即与省油的全天然动力或混合动力电动车相比,除了特斯拉一直采用的不断增加电池的数量,锂离子电池的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并不能让特斯拉具有相同的里程范围,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何特斯拉要采用8000个左右电池组成的电池阵列置于车的底部(作为底盘)作为其电动车动力,并且在性能(电池阵列)、里程(电池阵列)和操控性(电池阵列的重量充当了厚实的底盘)上明显超越竞争对手的原因。

但这样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如果车辆在发生碰撞时,尤其是特斯拉的电阵列安装在车辆底部(为了突出操控性),加大了电池阵列受撞击的可能,进而造成电芯或模组是非常容易移位,并联和串联用的导线也会脱落和短路,造成起火。同时,Model S、Model X的18650型电池阵列为了减轻重量和成本,还将最外的绝缘层取消也成为特斯拉车型在充电过程中、碰撞后自燃的根源。尽管特斯拉自己(包括某些推崇特斯拉的业内人士)声称其拥有优秀的电池管理系统、大量优化的电池成组技术、及时的温度监控系统和单独设计的降温技术等可以将上述隐患规避,但始终难以规避18650型电池阵列造成的天然缺陷。此后屡屡发生的自然与着火也证明了这点。

此外,尽管初期使用时,电池的一致性可以做到很高,但在使用过程中,如此庞大的电池阵列必定会出现不同电池衰减的不一致。只要有轻微的不一致,就会在电池组内部形成环流,就将极大增加电池的损耗,并使得发生自放电效应。而这会进一步导致更大的电池环流,电池效率下降。而特斯拉推出的免费更换电池阵列服务似乎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其对于自己电池阵列效率的不自信。

不知业内到这里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的是特斯拉所谓表面上的性能、里程和操控性优于竞争对手,是其在“旧瓶装新酒”的技术的激进和牺牲安全性的前提下取得的。

如果说上述还只是针对Model系列(例如Model S和Model X)小众市场其潜在的安全隐患影响有限的话(其实已经发生多次起火爆炸致死事故),那么到了今天特斯拉依靠Model3主打大众市场之时,其上述策略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业内知道,相比前述小众的Model系列,Model3采用了特斯拉所谓新的21700电池阵列。根据特斯拉披露的信息显示,特斯拉生产的21700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300Wh/kg,比18650电池能量密度提升20%以上、单体容量提升35%,成本降低9%达155美元/KWh、在同等能量下所需电池数量可减少约1/3,系统重量减轻了10%。尽管如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从18650到21700,尽管单体电池性能提升较为明显,但动力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提升和成本下降都只有10%,并不如单体电池那么明显,即从整体成本考量,其下降的优势并不明显,但随之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相比18650电池,21700电池寿命更短、同等容量充电时间更长与安全性更低。所以21700电池阵列的采用并非是什么创新和绝对性能优于其他型号,是特斯拉在电池物理性与经济性综合均衡的选择,是为了应对成本与营收的重压。

此外,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松下(特斯拉电池的提供商)、三星SDI的18650电池良率一般在98%以上,但换成21700之后,制造工艺尚不完全成熟,良率肯定会受到影响,产品的一致性也难以保障。而近期曝出的Model3产能不足的背后也直接证明了这点。

根据特斯拉的内部员工对外透露,称特斯拉的电池目前遇到生产阻碍,电池生产采取手工装配,问题远比想象中的要严重。在去年12月中旬部分电池还在靠手工组装,员工数量也不足,而为了支援电池生产线,特斯拉还从合作伙伴松下借调了部分员工。此外,他们还透露特斯拉电池产品质量控制方面的员工也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部分Model 3的电池出厂时就有潜在的缺陷。而早前特斯拉推迟量产Model 3的计划时也承认,生产Model 3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来源于内华达州超级工厂的电池模块生产线,必须对部分生产流程进行重新设计才能提升产能。

在此我们不解的是,就是为了10%左右成本的节约,特斯拉在技术和设施均不成熟的情况下,甚至为了赶产量还让部分有电池缺陷的Model3出厂,这是何种行为? 就像Uber,明明去年一年多的自动驾驶路测有量无质,却还在路测,至行人与司机的安全于不顾,甚至其高层声称在Uber来看,为了及早商业化运营,安全并不是第一位的,顶多排在第三位。那特斯拉为了成本和营收,同样不顾驾驶者和其他人安全的做法可谓同出一辙。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特斯拉CEO马斯克在去年发布Model3之时曾经在社交媒体表示:18650电池的出现完全是一场历史事故,它是早期产品的标准,现在只有21700电池才能满足电动汽车对电池性能的要求。不知业内如何理解马斯克的这番表态,是不是恰恰证明18650电池确实存在隐患,而马斯克是间接承认了呢?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近期接连发生的科技企业制造的交通致死事故,在体现了某些科技企业所谓“造车”创新优势上的“伪创新”(关键时刻技术失灵或者采用老技术却相当激进的做法)外,更重要的是为了商业利益,忽略了“科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照此下去,科技企业的“造车”危机将很快来临。

本文系作者 孙永杰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喜马拉雅文章页评论上方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标题党 新瓶装老酒 特斯拉是技术先驱者

    回复 2018.03.25 · via android
  • 正面来说;美国佬登月后用的笔花了几十万美元,咱们中国一支铅笔搞定,利用老技术变相组合提高上限并无不可;反面来说;特斯拉的这种做法确确实实存在安全隐患,因为是个锂电池收到外界强力冲击都会爆炸,这算现代社会的常识吧。所以说确实无法排除开着100万的特斯拉撞车后被炸死的可能。不过希望特斯拉起码在性能和安全系数以及成本这几个方面中,多向安全角度倾斜一下吧,别的我们也做不了什么,不是吗?

    回复 2018.04.02 · via pc

快报

更多

2024-04-25 23:02

大商所、郑商所夜盘收盘,棉纱跌超1%

2024-04-25 22:58

市场消息:马斯克将于下周一接受传讯,参与推特此前的裁员和解谈判一案

2024-04-25 22:55

transcosmos集团基于AIGC大模型构建全网舆情监控体系

2024-04-25 22:54

宋城演艺:一季度净利润2.52亿元,同比增长317.33%

2024-04-25 22:51

“美国头号房企”铁狮门正式进军上海高端长租公寓市场

2024-04-25 22:46

《上古世纪:战争》即将进军全球游戏市场

2024-04-25 22:44

本田汽车将在加拿大修建110亿美元规模的电动汽车中心

2024-04-25 22:37

字节跳动:没有任何出售TikTok的计划

2024-04-25 22:37

韩国SK Networks设立人工智能实验室PhnyX Lab

2024-04-25 22:36

现货黄金短线走高8美元,现报2331.5美元/盎司

2024-04-25 22:35

中钢协姜维:当前钢企库存处于历史同期高位,尽快降库存是行业保效益的首要任务

2024-04-25 22:32

美国至4月19日当周EIA天然气库存增加920亿立方英尺

2024-04-25 22:30

三一集团参与新西兰普伦蒂湾的道路建设项目

2024-04-25 22:28

敷尔佳:一季度净利润1.52亿元,同比下降4.77%

2024-04-25 22:27

美股内地教育概念股普涨,新东方、好未来涨超4%

2024-04-25 22:20

美国3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环比增长3.4%,预期0.8%

2024-04-25 22:19

惠而浦跌9%,第一季度净销售额、经调整每股盈利均下滑

2024-04-25 22:18

传祺华为合作官宣落地,2025发布全新车型

2024-04-25 22:13

深圳: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4-04-25 22:12

IBM一度跌近10%,第一季度咨询业务表现疲软

2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