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约车战火再燃,看互联网五大合并案的成败

资本画的究竟是饼还是井?

半路杀出的美团,重获生机的易到,虽然暂时不能危及到滴滴行业老大的地位,但足以让看似风平浪静的网约车市场再一次暗潮涌动。

1月26日,对于网约车市场来说称得上全面轰动的一天。

今天上午,易到正式宣布下调北京地区打车费,最高降幅达到20%;此外,易到还将在全国13城市下调“易达+”车型的车主端佣金,佣金比例下调至12%。不难看出,脱离乐视之后的易到,不仅涅槃重生,而且又获得了可以发动猛烈攻势的资本。

虽然烧钱补贴在网约车行业已是老套路,但这种方式仍具有很强的市场吸引力,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取用户以及维持用户粘性。在美团、易到纷纷发力网约车市场的同时,除了将引发新一轮的补贴大战,还可以说明,此前的合并对于终结市场竞争并没有实质意义。

网约车的战争只是从上半场纯烧钱的野蛮竞争,进入到下半场烧钱+服务+技术的规范化竞争。

不仅是网约车市场,其实互联网领域过去几年间发生的五次重大合并,除了投资人实现了落袋为安,实际上市场竞争仍在,企业也在挣扎前行。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滴滴快的,还有美团点评、携程去哪儿、58赶集、美丽说蘑菇街,在资本竭力促成了合并之后,市场并不是绝对的一家独大,只是合并双方做到了相爱,之后再合力与他人相杀。

网约车市场战火重燃

互联网领域永远充满着未知,就像大家都以为网约车市场一家独大、战火将息的时候,突然从斜刺里杀出两个手握板斧的“壮汉”,不仅给行业来了个措手不及,还同时挑起了新一轮的补贴大战。

补贴,在互联网领域尤其是网约车行业再熟悉不过的一个词。如果把网约车市场比作江湖,补贴就是可以叱咤风云的秘籍,虽然不是独门,但威力十足。在江湖中,看客们都很简单,无非是趋利避害,哪边发力更猛对自己更有利,他们就站在哪边。

而在网约车市场,也是如此。用户往往选择补贴更高、服务更好的出行平台。只不过,自从2016年开始,网约车因为滴滴的强大,其他平台的偃旗息鼓,市场上竞争变得越来越少,也就再没出现过大力度的补贴。最直接的变化就是,2015年以前每次叫车结算之后的优惠券红包,在2016、2017年的时候都变成了代驾等鸡肋的优惠券。

不过,很多具有网约车出行需求的用户又等来了新一轮补贴。日前,易到宣布将下调北京地区的打车费。而且,这已经是易到在2018年一个月之内,连续两次下调打车费用,火药味十足。

而且,易到还先后两次下调了多个城市的车主端佣金。1月初,易到下调北京、上海、成都、杭州以及厦门等7个城市的车主端佣金至5%;26日,南京、广州、哈尔滨等13个城市的车主端佣金比例也将下调至12%。

有出行行业分析人士告诉懂懂笔记,现今网约车战争的关键,更多的是在于车主,谁的平台笼络的车主更多,就能快速占领市场。

此次,易到下调车主端佣金的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充分调动车主的参与。事实也正是如此,易到方面透露,在日前下调佣金比例之后,司机接单的积极性有很快速的提升,平台整体接单量有所上涨。

易到这边降低车主佣金比例,下调打车费用,美团那边也蓄势待发。我们可以看到,美团的补贴力度同样诱人,平均每单给司机补贴20元,还在平台佣金方面给出了诚意。据了解,在美团目前的试点城市,每单对司机只抽取8%的平台佣金。

如果大家对这个比例没有什么概念,那么对比滴滴20%的抽成比例应该就有所了解了。从易到5%的佣金比例和美团8%的佣金比例来看,它们都非常注重车主端的争夺,而且相比于滴滴的高比例,二者也有一定的优势。

不仅在车主端,在用户端也是如此。重度网约车出行用户高先生在交流中告诉懂懂笔记:“我看又有新的约车平台出现了,应该马上就会有补贴了,没有补贴后这段时间叫车实在是太贵了,高峰时还不如打出租车。”

看得出来,易到和美团都是携带“重武器”入场的,即便不能狙击对手,也有足够的势能搅动市场格局。

既得利益者的算盘

回忆起3年以前的网约车市场,仍然足以让很多参与其中的资本、平台感到不寒而栗。一轮轮旷日持久、成本高企的补贴大战,甚至让阿里和腾讯这样的大鳄都直呼可怕。

当时,滴滴和快的主演了网约车这部大戏,双方像是坐在牌桌上的对手,一轮一轮的跟进补贴,无论是对用户还是对司机,以及后来的专车,都陷入了大力度的疯狂补贴当中。凭借各自身后的金主实力,滴滴和快的仅在几个月时间里就烧掉了二三十个亿。

不成想戏剧性的一幕很快出现了,前两天还打得不可开交的滴滴和快的,突然在2015年情人节宣布在一起了。果真是“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当天,滴滴与快的联合宣布两家实现战略合并。滴滴和快的是真爱吗?或许只是不想再互相伤害了。因为它们的战争,还牵动着背后一群神秘的身影。

促成两家合并时,投资人声称市场需要规范化,合并有利于统一行业服务和收费标准,给车主和用户都带来体验提升。但事实上,滴滴和快的的合并,更大的作用绝不是行业规范。

其实,当滴滴、快的双方大规模烧钱的时候,它们背后的很多投资人都开始焦虑,心里的潜台词应该是“如此规模的补贴下去,LZ的钱怕是拿不回来了”。而这种没完没了、又烧不出大小的战争,与投资人快速套现、落袋为安的算盘并不相符。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滴滴与快的的“爱情”。

然而,关于滴滴和快的的补贴大战突然鸣金收兵的内幕,还是很久以后马化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偶然提到的。“我支持滴滴,马云支持快的,我们就像打仗,像武林高手一样,一天大概亏损2000万,再炒到3000万,我也跟,最高一天亏4000万,谁也不敢收手,一收手就前功尽弃了,内伤死掉了。后来跟马云沟通,最后在很多资本的撮合下合并了。”马化腾透露。

懂懂笔记不禁感叹资本力量的“伟大”,足以让一场近乎疯狂的烧钱大战快速画上句号。想必,在滴滴与快的合并之后,马化腾和马云甚至一度冰释前嫌、“握手”称快。虽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马云失去了在合并后新滴滴的话语权,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然而,网约车市场用户打车难、打车贵、服务参差不齐的问题仍然存在,后续也陆续有新的竞争对手入场,先是优步(也被滴滴合并),后是首汽、易到。

也就是说,合并之后的滴滴仍然有新的对手出现,它所要面对的竞争压力一定程度上只是变小了,而不是变没了。而且,合并终结了司机和用户在补贴大战中的渔人之利。到最后,最圆满的可能就是投资人安心了。

合并无法阻止新的竞争

实际上,网约车市场在滴滴拿到了快的的份额后,的确做到了行业第一的位置。懂懂笔记从极光大数据网约车的研究报告看到,滴滴的行业渗透率达到11.3%,而其他平台的渗透率多数都在1%以下。

只不过,投资人所宣扬的和谐场景并没有出现,网约车行业的竞争随着新一轮玩家的进入还将继续。上述分析人士对懂懂笔记表示,从滴滴在市场上的份额和渗透率来看,美团和易到想要撼动滴滴并非易事,但行业会因为新的补贴大战而发生微妙的变化。

不难看出,资本极力推动行业老大和老二合并,除了自身能够实现真金白银的落袋为安,实际上并不会阻止行业内玩家互相之间的竞争。其实,不仅仅是网约车行业,整个2015年到2016年初,互联网领域所发生的五次重大合并,都没有因为老大老二在一起而肃清了江湖的血雨腥风。

以美团和大众点评为例,在两者合并之后,美团顺理成章成了生活服务O2O领域的第一名。但面对流量的争夺,美团的竞争对手反倒从原来单纯的O2O,变成了外卖、旅游、团购、票务等多方对手的集合竞争。而且,在外卖市场的较量中,美团与饿了么互相紧咬不放,双方始终难以取得较大领先优势。

同样,在线旅游和电商这两个行业也是一样,在发生合并之后,除了资本看到了预期的结果,企业并没有获得理想的市场环境。携程和去哪儿合并之后,拿到了很大一部分在线旅游的市场份额,但同程、途牛等平台也依旧活跃在市场中。

说到这里,懂懂笔记还想说的是,在这么多互联网领域的合并案背后,企业非但没有摆脱行业竞争,合并中弱势一方往往都面临出局的遭遇。比如快的CEO吕传伟只做了短暂的联席CEO,点评的张涛也是负憾离场,而去哪儿庄辰超更是携一众元老出走,如今埋头无人货架和便利店等新风口。

这也就是为什么,懂懂笔记从一开始就认为共享单车行业很难发生合并。

事实上,我们能够看到,极力鼓吹摩拜和ofo合并的只有双方背后的部分投资人,双方创始团队对于合并并不在意。因为他们都很清楚,即使合并了,共享单车市场仍然会有其他玩家冲出来,并且获得资本扶持。比如,哈罗单车在摩拜、ofo的强势攻击下,仍拿到了巨头的扶持。

从这么多合并案例可以看出,现实的情况是,互联网领域老大老二合并之后,并不会彻底把老三、老四、老五干掉。资本强势介入,的确会让某个独角兽获得更高的市场地位,但最终也只是投资人顺利上岸,企业仍然被困在竞争红海中。

虽然从2015年开始,互联网领域凡是发展迅速、流量巨大的行业,几乎都会在一段时间后发生合并,俨然分久必合已成为一种常态。但竞争真的会随着合并消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这个领域的“大合并”无法阻止新的竞争出现。这不,网约车的市场硝烟已经弥漫开来。

本文系作者 懂懂笔记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双刃剑

    回复 2018.01.28 · via android

快报

更多
175
1
169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