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行业人才稀缺,培养后备力量成要务

如今的AI研究人员非常受行业追捧,当企业给出更好的条件,大学各部门就会流失大批人才。

关于AI元年的界定,此前人们一直认为是2017年,的确,在即将过去的2017年中,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远高于前几年。不管是战胜一众围棋高手,还是在餐厅服务,甚至是通过人类考试和写诗,都能够让人类为之惊叹。

当前,AI已然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企业、媒体甚至相关部门的重视。AI所展现出的实力远远超出了作为辅助或工具的范围,我们不禁期待明年或许是AI大爆发的一年,因此我们可以将明年看做是真正的AI元年。

由于之前打下的基础,AI相对来说步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那么各方对AI的需求也会随之增长。有需求就有市场,但市场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是人才。没有人才,就如同建筑没有地基,一切都是空谈。

然而纵观全球市场,AI人才的状况却是不容乐观。尽管AI 人才的薪资极高,但缺口仍然很大,也由此导致了学术机构中人才出走至企业的现象。这种发展模式并不正常,也会给行业带去一些影响。

一、AI行业前途光明但人才短缺,原因复杂阻碍多

在如今的科技和互联网圈子里,AI的崛起和发展是不可忽视的趋势。可谓“得AI者得天下”,而再向深度探究,应是“得人才者得AI”。AI人才是全球的相关企业都在追求的,今年,对AI人才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随着人工智能在实践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更多的初创公司都加入到与AI相关的创业大潮之中。

这一发展趋势催生了大量的人才需求。根据《2017人工智能就业市场供需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AI人才需求自今年以来呈现爆发式增长。并且由于人工智能技术门槛高,发展年份短,相关技术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故而企业常处于追逐人才的被动状态,此后AI行业薪资将持续走高。

打开招聘网站,搜索人工智能相关的字眼后会出现很多招聘岗位,薪酬极具诱惑力。如AI算法工程师的薪酬最少都能达到每月一两万,高的能够达到年薪百万甚至更多。根据智联全站大数据,今年第三季度,AI人才需求量与去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长了179%,是去年第一季度人才需求量的三倍。近两年,共享经济和高科技等热门行业的工资涨幅极快,对于AI和大数据等方面的人才,国内相关企业给出的薪资甚至高过于硅谷,

此种供需不平衡的现象不仅在中国出现,在国外亦是如此。李开复曾公开表示:“在硅谷,做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博士生,现在一毕业就能拿到年薪200万到300万美元的录用通知,三大公司(谷歌、脸书和微软)都在用不合理的价钱挖人。”

根据领英近日发布的《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基于领英的全世界AI行业的技术人才数量高于190万,其中美国相关人才总数超出85万,位列第一,中国相关人数超出5万,位列全球第七。

但是,这些人才远不能满足互联网行业的需求。目前国内供求严重失衡,比例仅为1:10,国内的许多巨头都会以月薪几十万吸引顶级的AI人才。

AI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2010年深度学习技术所取得的飞跃性的突破。然而,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是造成人才稀缺的重要原因。作为下一阶段变革的主要力量,技术发展速度过快,相关教育断层,后备人才力量极度缺乏,所以各大企业挖人现象在所难免。

此外,行业垄断、地域垄断也是人才供需不平衡的重要原因。虽然AI企业中创业公司占大部分,但人才数量的绝对值远不及第一梯队的企业。一般来说,存量的AI人才主要集中在华为、IBM、联想和BAT等行业巨头中。

从地域角度来看,AI的人才需求岗位主要集中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其中北京占总需求量的30%。AI人才在城市中的分布与需求大体符合,但供需状态却不尽相同。其中北京、上海、深圳人才供给占比大于需求占比,而杭州、广州人才供给小于需求占比,人才更为紧缺。

面对这种情况,似乎只有两种解决办法,一种是借助外来人才的力量,一种是培养本土人才。

二、AI亟需培养后备人才

如今,许多企业都提出了“all in AI”战略。随着AI在中国的发展和深入,各家企业都希望在这一领域占得先机,所以AI人才受到热捧,然而AI人才稀缺同样是事实。因此,从海外挖掘优秀人才成了许多公司考虑的方法。

如科技方面较为先进的美国,在AI方面也是布局较早,人才数量相对充沛,当今世界上半数的AI人才都集中在美国。其中华裔是不可忽视的,根据《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显示,美国成为了中国AI人才最大的回流地,在中国,拥有海外工作经验的AI人才有43.9%是从美国归来的,这种现象从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中国与其他科技强国的差距。

然而这种现象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新问题。从整个行业来看,AI的顶级人才回国后主要聚集在BAT三家。一方面是由于这些行业巨头无论是在资金、经验还是实力方面都极为雄厚,能够满足顶级人才的各种需求,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巨头拥有海量的数据,而数据是AI的研究基础,使得归国的AI人才如鱼得水。

拥有了顶级人才,基层人才也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如果等待校园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许多企业是没有这个时间成本的。所以如今行业内的基本状况是顶级人才是来自美国硅谷及国内外高校,而许多员工则是内部转岗,或是通过校园招聘而聚集起来的。

在海外挖掘AI人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但若是深入探究,会发现这种方法存在许多问题。首先中国公司去美国挖掘人才难度很大,例如时差就是一个大问题,大家作息时间不同,视频会议就很难召开,更别提其他的交流了,这也是人才流动巨大的重要原因。

为了招揽海外的顶级AI人才,许多公司会花费非常多的金钱成本。人才缺口是正常的,但如果每个企业都专注于去找顶级的人才了,那么可能只有巨头才能在AI行业更有前途,而创业者的机会更加渺茫,没有了创新的动力,就更不用谈行业颠覆了,那么整个行业的活力可能也会就此消失。

说到底,AI是一种注重体系化的技术,必须要找到合适的场景,而且落地也涉及到许多层面,并且要和业务进行结合。如果去海外挖人,机会是有,但是劳心劳力,会过多耗费成本,所以真正的好办法还是中国靠自身的力量在本土培养人才。

另外,人才的挖掘也会妨碍到高校在AI 领域的科研工作,甚至扰乱大学的国家级实验室的教学状况。

由于AI行业的高薪状况,加之人才的短缺,使得许多原本在大学中研究AI技术的科学家们出走到企业。因为在科技公司可以拿到比以前高2-5倍的薪水,还能获得在学术界中无法获得的计算能力和庞大数据,用以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如今的AI研究人员非常受行业追捧,当企业给出更好的条件,大学各部门就会流失大批人才。一位大学高管在《卫报》中表示:“我们需要高质量的人才进行教学和研究,这不需要解释,这代表着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高低。”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追求更好的待遇本是无可厚非,但目前的状况似乎已经超出业界和学术界之间正常的关系。教育和研究人才的流失,会让招生难度进一步变大,AI相关教学人才的出走也会影响到未来大学中关于AI的教学和研究状况。

对此,帝国理工学院的情感和行为计算教授Maja Pantic有深切的理解:“我们正在失去下一代学者。很多人认为这只是过渡期,很快会过去。但对我来说,这种说辞就是把头埋沙子里的鸵鸟想出来的。最终遭殃的将是整个社会。”

AI的崛起和发展都是值得肯定的趋势,因为它会给人们的生活带去更多有利的改变。但人才的缺失又是这一行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一味的挖掘人才而不去培养人才,可能只是解一时之困,最终还是不利于行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想要使AI行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需要注重后备力量的培育,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本文系作者 最极客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91
80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