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互联网巨头大战智能机

移动互联网的卡位战并不是互联网巨头终结战,互联网巨头还需要面对其并不愿意在未来面对的硬件性能售后问题,还有要想办法留住用户,以及如何开发出移动互联网创新产品,而不是简单的移植在线互联网的应用。

移动互联网的卡位战并不是互联网巨头终结战,互联网巨头还需要面对其并不愿意在未来面对的硬件性能售后问题,还有要想办法留住用户,以及如何开发出移动互联网创新产品,而不是简单的移植在线互联网的应用。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智能手机的消息层出不穷。先是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在微博上正式宣布进军手机产业,声称将为用户提供高配置零利润的智能手机。同时他也表示,360作为一个开放平台自己不做手机,只是与国内外厂商合作,推出多款360用户特供机。之后5月15日,百度宣称联手长虹推出其第二款智能手机,搭载其最新推出的“百度云”操作系统。在就同一天,小米公司如期发布了新品手机小米手机青春版,而网易也被披露将造网易智能手机。在此之前,另有阿里巴巴与国产手机商天语及芯片公司英伟达联手打造阿里云手机。而盛大预计也在近期推出一款Android智能手机。

在苹果智能手机热销的形势下国内国外的互联网巨头都开始对智能手机充满了兴趣。像谷歌、facebook、亚马逊及微软都在考虑生产智能手机。而互联网巨头做智能手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期望将互联网应用植入到智能手机中去。谷歌将便于移动浏览搜索的“友好网站”与android智能手机相结合,从而打造一个“移动化”城市。 而facebook计划与HTC合作生产专门为移动社交领域服务的智能手机,吸引越来越多都处在外出移动当中的社交网络用户; 亚马逊则将亚马逊的象音乐、视频、电子书、杂志内容服务与智能机结合到一起,消费者可以轻松的在设备上消费最新和老旧内容;微软与诺基亚合作生产内置微软WP7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实现移动化办公。

国内互联网公司也一样,象盛大推出智能手机就预装云中书城、麦库、切客等盛大旗下多款应用;百度云手机预装了智能搜索、云服务、特色百度应用及贴心本、百度音乐、百度地图、百度手机输入法等;阿里云手机亦整合阿里巴巴旗下电子商务服务;而奇虎360手机自然也会预装360安全卫士,手机助手、360浏览器、360手机桌面、360安全通讯录、电池医生等多款奇虎应用。网易尽管暂未公布整合互联网应用,想必网易公司的门户、网游、微博自然是少不了的。

互联网巨头做手机,首先对于消费者来讲应是一个利好,互联网巨头做智能手机,其醉翁之意自然不在终端的手机上,而且在手机的应用上,因此对于手机,互联网巨头考虑更多的是手机市场份额及手机出货量,互联网巨头自然倾向于让利,低价的手段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及出货量。在目前智能手机被苹果、三星、HTC抢占主流市场,价格总体在3000-4000元左右,对于众多中国消费者而言,这个价位有点偏高。如果一旦智能手机的价格在千元左右,自然对市场有较大的刺激作用。而众多的消费者一旦苦于苹果iphone的高价,一旦有性能差不多但价位较低的智能机出现,消费者自然会放弃对苹果等高端智能机的期待,而转投其他类型智能机。

而对于苹果而言,这个消息并不是一个好消息。苹果自2011年以来,中国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据苹果最近披露的2012年第二季度季报,亚太区(不包括日本)贡献收入占苹果总收入的25.9%。iPhone在中国内地出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近5倍。而一旦消费者丧失对智能机神秘感,并且有替代的智能机出现时,消费者自然会选择其可消费得起的智能机。苹果未来在中国市场增长是否还会强劲值得怀疑。

互联网巨头制造智能机是期望其通过销售其智能手机抢占手机市场份额,从而使其植入智能手机的在线互联网应用能获得相应的市场用户,并在通过手机终端整合其互联网的相关应用,从而在移动互联网建立各自的生态圈。不象电脑及笔记本其操作系统几乎都是微软的操作系统,手机操作系统有IOS,WP7及百度云、阿里云等,而各个互联网巨头为抢夺移动互联网用户又人为在智能手机中预置各自的互联网应用。这样整个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被分割成九宫摩方。各互联网巨头期望通过智能手机终端能在移动互联网中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而当互联网巨头们通过倾销智能机获得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时,他们能达到他们期望的用户群吗?消费者换手机的频率比较快,平均两到三年就要换一部手机,而互联网巨头现在卡位获得的用户有可能两三年之后就会因为用户换手机而失去。因此互联网巨头通过低价销售智能机获得用户同时,还得要想办法留住这些用户。

相信不久后,还会有更多的互联网公司会加入到手机制造这个行业中来。就互联网公司的智能机理念本身来讲,并未有太多的创新,基本就是手机终端加移动应用商店。而当移动互联网的相关应用的获得并不是一个问题时,最终互联网公司的智能机就剩下手机终端硬件及性能的竞争了。终端硬件及性能之争最终就会落实到传统行业的价格、设备质量及营销策略的竞争了。不久将来,这样互联网公司之间制造的智能机就会互相竞争,就会的铺天盖地的智能机广告铺面而来,从而将掀起智能机市场的泡沫。而互联网公司要想在竞争中获得先机,个人理解不仅仅需要简单移植在线互联网的应用,而是需要真正理解移动互联网的用户的需求,开发出真正属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

互联网巨头制造智能机的关注点更多在手机的应用上,他们期望将他们在互联网的一些应用及理念能移植到智能手机的应用上,并基于应用及理念对手机进行相应的设计,而对于手机的硬件更多的采用外包的形式,如富士康、华为、天语等手机制造商。而对于互联网巨头的千元智能机,其硬件的配置与目前市面上3000-4000元的智能机相差不大,象小米手机的某此配置已超过苹果硬件配置。而对于手机硬件配置性能及软硬件兼容方面与高端智能机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象小米手机就出现频繁重启,频死机、按键不灵、掉漆等质量问题。

对于消费者选购智能手机,个人理解更多还是集中在硬件一些性能方面,对于智能手机上的应用却并不会太过热衷。尽管目前互联网巨头都在各自的智能手机里植入其互联网应用与理念,但是就智能机理念本身来讲,并未有太多的创新,基本就是手机终端加移动应用商店。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并不会关心这些应用,只要一些应用能够通过移动商店下载得了,这个就不是一个问题。因此,在众多消费者心理,智能机就是手机的一个升级产品,而当所以的功能机淘汰之后,消费者没有功能机可供选择时,对于智能机的选择就能选功能机没啥区别,对于互联网的应用更多的是附加功能而已。

谷歌收购摩托罗拉公司意在控制终端理念打造移动互联网的生态图,微软与诺基亚的合作将WP7操作系统移植到智能机上其研究时间也已超过一年,到现在首款机型仍未发布。而反观中国的互联网兄弟们似乎并未对手机终端及软硬件的兼容倾注了太多的时间,而仅仅是将互联网的相关应用直接拿过来放在的智能机上面,也并未经过认真的研发、测试就开始勿勿上马,“早起的鸟儿有食吃”,先下手为强。而当硬件的性能影响到用户的手机使用时,其影响的有可能不仅仅的智能机本身,更有可能影响的是互联网巨头近十年累积下来的“人品”。

移动互联网的卡位战并不是互联网巨头终结战,互联网巨头还需要面对其并不愿意在未来面对的硬件性能售后问题,还有要想办法留住用户,以及如何开发出移动互联网创新产品,而不是简单的移植在线互联网的应用。

本文系作者 李云辉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