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宅在家里上班?人工智能+远程办公的几个狂想(上)

宅在家里和AI一起办公,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与其说人工智能是具体的产品或者技术能力,不如说他是一种对底层运算规则的重新思考。

借助与传统计算机科学完全不同的逻辑,我们可以重新突破互联网和智能运算的边界,把人类送到相对更美好的世界里。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一枚今天的都市人类来说,到底AI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最能让人体会到幸福感呢?

不管别人什么想,反正对于此刻赶稿子到想撞墙的笔者来说,什么语音控制电视啊、人脸识别买东西啊,都没啥幸福感可言。目前大脑中真正的幸福只有一件事:不上班。

相信这个念头在一线城市还是有共鸣的:恶劣的房价和堵车、挤地铁的艰辛,以及互联网公司无休止的加班和头脑风暴,绝对摧毁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幸福感。而所谓的远程办公、云办公、众包创业,喊了很多年,好像也没有什么动静。

好在并不万能的AI,恰好在办公这个场景中颇有一些本事。至少可以在很多细节上,改变远程办公“听上去很美,一实践就倒霉”的一面。

本文分为上下两篇,把远程办公拆解为七个场景,逐个介绍AI可能带来的新解决方案。

理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不了想想也是好的….谨以此文祝愿大家早日实现“买老家的房子享受三亚的空气在北京的公司做西雅图的项目”。

善哉善哉。

凭什么认为AI+远程办公是个好机会?

假如要对AI+办公的国内市场前景做一个判断,我想在众多优势中排名第一的应该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其实就AI产业来说,国内大公司与欧美巨头并没有特别悬殊的差距。这点想必从各种AI公司排行榜中都可以得窥端倪。

但真正的差距在于,欧美和以色列等地区的AI技术应用,更多都是投向企业服务市场的。一家公司可能只负责解决一个非常小众的企业需求,然后就可以凭借技术被收购或者不断扩大规模。这在以用户规模为导向的国内市场是难以想象的。

最终,这导致了国内与世界在企业服务上的技术落差。当国内的企业服务还聚焦在SaaS风口上,AI已经在世界范围的企业服务市场大行其道。比如hiQ Labs可以利用AI来预测员工的去留,老牌云服务商Salesforce的“爱因斯坦”用AI提升CRM效率,让销售人员在大数据中找到关键信息。

太多垂直技术国内没有引进当然不算好事,但留下的发展空窗期却给很多企业服务领域提供了“跳跃式发展”的可能。

比如在办公场景中,有太多国外的垂直技术可以借鉴——这就是所谓“背靠大树”。

其次,是远程办公、协同办公和移动办公这些领域,在国内的发展有些“奇特”。

具体来说,就是随着国内云计算业务的爆发,办公应用也多半跟云计算绑定,但事实上小团队办公能运用到云计算的时候并不多。

另一方面是很多对标微信的办公应用,都是基于移动社交来思考的。在实际应用当中有很多不便,而且这些产品所提供的能力更多是辅助办公,无法作为远程办公的核心场景。

此外,国内的SaaS云办公体系,往往是根据大企业需求来打造的。但大企业显然对远程办公的依赖度很低。而且很多软件过分聚焦移动设备,也让办公核心还在PC上这个事实变得有点尴尬。

总之,落后于世界的技术水平,加上国内市场的相对空白。都给AI办公提供了非常好的突破机遇。加上新媒体、短视频、技术众包等“小而精”的垂直产业崛起,加大了市场需求。

因此用AI支撑团队稳定远程协作,说不定会变成一门不错的生意。

AI+云视频与远程智能,正在改变开会这件麻烦事

无论是不是远程办公,相信第一让人头痛的事就是开会。我国有着悠久的开会历史,无论是政府领导还是创业领袖,都对开会这事有一种蜜汁热爱。

显然,只能在线传文档和群聊的办公软件对于领导们的“开会癖”是反人性的。而架设在线会议体系的成本小公司无法承受。这给了云视频会议巨大的机会。

而AI在云视频领域的应用,又可以极大程度加强远程会议的体验。比如通过算法,AI可以自动平衡整个会议网络的传输效率,提升画面质量。根据时长与网络环境自动配比出弹性网络,这就降低了远程会议经常三等一的尴尬。

另外AI在云视频当中,还可以通过NLP技术提升会议的拾音率,自动进行声音分析、降噪甚至二次拟生成等等,让嘈杂环境与弱音环境下的会议成为可能。

与此同时,新的语音交互手段还能生成不同的会议体验。比如利用语音和语义识别,自动生成会议记录和会议摘要,进行会议归档。再比如通过语音交互调出数据和案例。甚至与其他机器学习体系联通,生成可视化会议结果。

在开会之外的另一个远程沟通方案上,也有技术手段在等待着,那就是远程协作问题。我们知道,在程序员、设计师、视频剪辑等工作里,经常会出现有问题找同事的情况。而在远程环境里,仅仅依靠电脑的远程协助很难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利用远程智能,以集成多摄像头的方式,搭配传感器与机器视觉设备,则可以让交流立体起来。对于很多需要当面沟通的工作来说这非常重要。

AI+人力管理:用深度学习技术管理员工

对于企业主来说,远程办公最大的困惑就在于你无法了解到你的员工。员工是否按时工作?是否偷懒?甚至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都看不到。显然是难以安心的。

其实对于员工也是一样,如果加入了一家远程办公公司,自己的能力如何得以体现?如何让老板意识到该给自己升职加薪?也是一种顾虑。

众多AI人力管理的解决方案都在针对这一点。虽然这类技术的出发点是让大公司在体系复杂、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精准管理员工。但对于远程办公来说,目的性是同样适用的。

AI人力管理的核心逻辑,是根据员工被分配任务的执行效率、完成质量、获得反馈,来创建综合的决策树算法模型。再将这些数据匹配行业大数据,来分析员工的能力、效率和增长潜力。一方面可以根据算法推算的结果来给员工增减任务,一方面可以对员工收入、职位晋升等情况作出判断。

听起来有点像AI管理人类的意思。但事实上了解HR工作的朋友肯定知道,对于企业来说,很多时候人才管理的参照系就是数据。人的感情和喜好往往起到的是反作用,因此AI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应用大有可为。而远程办公体系中引入这个技术类别,则可以有效消除企业主对工作效率的忧虑。

另一个AI管理企业的方式,是用一些深度学习网络来构建员工的数据行为库。对员工的日常效率、工作习惯和工作能力提升等行为数据进行神经网络式画像,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检测员工的工作情况起伏。把虚幻的“工作状态”变成可控可视的数据,如果员工出现极度异常状况,或者离职意向,甚至工作能力增长停滞,都可以及时发现做出调整规划。

还有一种AI管理员工的方式,是在开会等场景下,用人脸识别等机器视觉技术读员工的面部表情。比如员工瞌睡了、开小差了,甚至很鄙视这个方案,偷偷对领导翻白眼了,都可以检测到……这不是个好技术,算我没说。

打通即效率:让AI去对付办公软件

远程办公,企业最担心的始终是效率低下。但其实现代办公的效率浪费,很多都在与办公软件的爱恨纠葛上。尤其直接面向客户的小团队,经常被通讯设备、不同型号的PC、各种移动终端上若干办公软件折磨的死去活来。

而通过AI构建机器学习系统,打通不同办公软件之间的界限,并进行数据留存与分析,并整合到统一平台。也是AI+远程办公的重要完成方式。

机器学习提升办公软件效率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与各软件进行开源,或者对自我构建的文档、图标、制图、视频处理等软件进行打通。用AI助手达成无缝转化,可以省去在文件、软件和传输平台之间来回切换存储的步骤,智能化提升效率。另一种则是以深度学习技术学习员工、团队的办公习惯,将其中可以节约的部分剔除掉。

另一个可以用AI解决的问题,是对于多终端的切换。尤其是在不同形式的PC和移动终端上打开、修正、传输文件,也是办公中十分浪费时间的地方。利用智能语言交互,加上对个人多终端使用习惯的算法构建,可以极快加大不同终端之间的文件打开效率和查找效率。

而更有前景的,可能是利用底层机器学习技术+具体行业特点,来生成垂直的AI办公软件解决方案。办公软件从来都是通用版的,但不同职位、不同行业应用到的不同办公软件功能、垂直软件契合,以及场景切换等等是完全不同的。

举例来说,新媒体行业的制图,往往是PPT+PS+截屏工具+新媒体平台工具,非常麻烦。使用AI来整合这些软件与具体功能,打造不同行业,甚至不同人的个性化办公矩阵,也许才是未来化办公的真正归宿。

以上提到的技术可能,有些已经有企业在做,有些有垂直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有些则可以通过开源平台比较容易的完成。但把这些整合到一起,就可以形成相对完整的,针对远程办公这件事的解决方案。

这种整合已有AI技术和产品,来改变一个大场景的例子还有很多。也许这就是留给目前AI创业者的最好机会。

(下一篇继续聊一聊企业安全、项目管理等几个领域的AI+远程办公解决方案。)

本文系作者 脑极体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