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尔·汗,一个演员如何改变了一个国家?

演员也许只是他的职业之一。

如果说正在热映的《摔跤吧,爸爸》(以下简称《爸爸》)是一部有争议的电影,实在是太看得起一些恶评。争议是什么?至少该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站在不同的视角看,每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对《爸爸》的争议,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并没有到齐。

在豆瓣《爸爸》影评页的首页有两条驳斥说《爸爸》恶心的长评,短评前排则有三位大肆从价值观方面否定《爸爸》的网友。如果较早地关注该片,就知道它们都源自某电影公众号的早期的一篇雄文,几位中华男儿远赴一线观影归来得出了《爸爸》恶心的一致结论;雄文从男权、长辈意识、运动观等多个角度对《爸爸》展开了全面批斗。

两个女儿轻易地打败了邻居的男孩子,父亲说的先让她们尝试一下,两个女儿的同龄人被迫成为娃娃新娘后的倾诉……如果认真观看影片,即便不论过多的社会背景,从细节上就能很轻易地反驳伪女权主义者高高举起的道德大旗。

所以识得几个大字的超凡脱俗青年追求的自由似乎是这样的:自己本来喜欢吃苹果,如果父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建议他多吃点苹果,为了摆脱“父权的控制”,他发誓再不吃苹果,还要打出标语“打倒俺爹”到街上游行一番。

所以这部分批评的不是不好,而是根本的可笑。

在2015年,BBC发行了一部《印度的女儿》,影片围绕2012年12月震惊世界的德里公交车轮奸案,23岁的Jyoti Singh在车上遭轮奸和殴打最终因此死亡,纪录片制作者回访了其中一位强奸者,即便被治罪,他还是依然天经地义地认为在一个强奸案中女性要比男性负更多的责任。

这样认为的,还有“文化水平”很高的官员。

Jyoti案发生后4个月,面对舆论压力,印度刑法中的性暴力内容里才删去了“羞耻”、“穿着得体”一类的用词。印度近一半的女性在18岁之前结婚,娃娃新娘等是很普遍的行为。于是乎,还有一半以上的女性认为家庭暴力是合理的。

这就是印度难解的女权现状,也是《爸爸》出现的意义,和三观太正的言论所以让人恶心的原因。影片中束缚在两个女儿身上的可不止有真正男权势力的压迫,甚至还有她们自身的观念,以至于她们赢得金牌的意义也在于让自己相信,让更多的女孩相信:女孩也能够做到某件事,她们未必比男生差。

正如阿米尔·汗在豆瓣的《瓣嘴》栏目里所说,这部电影“对印度观众来说意义重大”。

在这部电影里,52岁的阿米尔·汗扮演不同年龄段的一个人,完成了令人诧异的健身和增肥,而拒绝在影片中适用特效。

为了影片质量,他出作品的频次并不高,而且常常自导自演,声誉很早地不再局限于国内,2002年《印度往事》也是印度影史上首次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电影。2010年,阿米尔·汗因卓越的艺术成就获得印度公民最高荣誉之一的莲花装勋章。

他的太多作品又是如此贴近并反思着现实,恰如他的作品在印度的一次次巨大反响,拷问着古老的印度土地种种顽疾。阿米尔·汗,这个名字几乎就确立了多数国人对印度电影的相当重要的印象。

在《爸爸》之前,上一部在中国上映的阿米尔·汗作品是《我的个神啊》,借外星人pk讽刺人间对宗教近乎死板的信仰和利用宗教坑蒙拐骗的人。

当然最为中国观众所熟知的还是关于教育的《地球上的星星》和《三傻大闹宝莱坞》。

一个个性鲜明的儿童在均一划等的教育体系里,如同遗留在地球上的星星,没有伯乐便要惨遭蒙尘,比多数庸众得到更低的评价。

《地球上的星星》用温情的镜头讲述了一个更可能被遗忘的星星未被体制吞没诋毁的故事。

对教育制度反思讽刺的神作《三傻大闹宝莱坞》想必不必多说,它带着喜剧的外壳探讨着颇为沉重的教育问题。我觉得《三傻大闹宝莱坞》最妙的设定是兰彻的特殊身份,他并不是为了一张文凭而进入大学的,于是他自由地听自己想听的课、有用的课,做自己喜欢的事,成为了一名最独一无二的优秀大学生。

时而残忍——优秀学生的自杀;时而啼笑皆非——被替换演讲稿还声情并茂的优秀学生。

然后中国学生看了,一个个往里面代入。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纠结后的烂摊子,像家庭极端穷困的拉朱,对他来说追求个性太过奢侈。影片没有把问题一股脑推给制度,更可贵地开辟了另一种可能,个人可以努力地在高墙中开辟出一道门。

8岁时他便出演一部轰动印度全国的电影,通过出演《印度往事》等历史影片,又成了印度民族英雄的形象之一,近些年的影片也一部部在国内外引起极大的反响,身为演员,阿米尔无疑是成功的。

但“阿米尔”这个角色,他的演出也是精彩异常的。

从儿时的童星出逃,打过网球,而且拿过冠军;21岁还上着学的时候爱上了邻居家的女孩,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遭到反对,于是像阿米尔在电影里一幕一样,阿米尔和这位女孩通过公交车私奔了。

而近来他越来越多地突破自身的某种定位,成为了“印度社会的良心”,除了通过电影艺术来影响印度社会,不得不提他充当主持人的电视节目《真相访谈》(Satyamev Jayate)。

这在中国恐怕是很多出名的记者、新闻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情,更不要说一名演员了(当然也可能和中国的政治现实有些关系)。

该节目的探讨重点一直是印度社会的流行病——女权问题:非法堕胎、强奸、性骚扰、家庭暴力;以及医疗不公、不公正的种姓制度等等。


《真相访谈》片头:这个节目是为了娱乐而且,也意图引起观众对印度社会各种各样社会恶疾的意识……

而当讲述到一起死亡时,阿米尔汗禁不住潸然泪下。

这档节目似乎格外注意它能否被更多人看到,阿米尔汗说:“我不想谈论这个节目的形式,以及它的格式,我希望大家直接在电视上看到。 ”

节目的主要语言是印地语,但它是以孟加拉语,马拉雅拉姆语,马拉地语,泰米尔语和泰卢固语等八种语言的同时播放,并以英文翻译,如在YouTube上传播,以保证被更多人看到。STAR印度的Gayatri Yadav则说:“印度正在全力以赴,以确保这个节目能够覆盖所有印度人,甚至在有限或没有电视连接的地方。”

《时代杂志》将阿米尔·汗选为2013年全球百大影响力人物,但他并没有被列入“艺术家”类别,而是被归入了“先驱者”。

他为自己的国家所做的工作看来已经超过了其电影事业的影响力,抑或是电影也成为了他为印度社会所做的一部分。《时代》还以“印度的良心”为阿米尔做出专题:一个演员能否改变一个国家?

事实是,这位演员真的多少改变了自己的国家:在相关节目播出后,伴随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印度相关长官曾公开承诺采取相关措施来帮助解决反映出的问题,如尽速判决违法堕胎的案件,促成儿童性侵法在印度下议院的通过。很多场合都邀请了阿米尔汗出席。

但他自己却曾经说:“通过这个节目,我们了解到人民的问题,我们不是在这里做出改变,我没有改变任何事情,但我觉得理解一个问题,感觉或握着一只手也很重要,我可能没有解决方案,但至少我可以听到和理解。”

中国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演员呢?

考虑到中国艺术和政治微妙的关系,扮演着众多如此这般社会角色的阿米尔也许很难出现,但即便回到电影,我们同样太缺少这种演员。

阿米尔的那些电影并没有太多和政治高墙的对抗,更像是借人物的行动不声不响地和庸见对抗。能够发现一个“差劲”儿童的伯乐老师,在一个美丽的角落建立一个真正有教无类学校的兰彻,大胆带着女儿走上擂台的父亲……阿米尔的这些角色,看到了一个人身上所能承载、真正的可能。

电影艺术和政治、责任不应挂钩,如果真的是好的艺术的话,但这话放在中国国情里说着都语气孱弱。

对阿米尔的喜爱,是我们真的太缺几位不以艺术的名义被金钱和权势圈养,乃至长期脱离了现实的“电影艺术创造者”了吧。

本文系作者 精选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中国没出现过?是没被发现吧!因为有这种举动前就会被封杀!你看电视剧都不许反映社会现实问题了,不然播都没法播

    回复 2017.05.09 · via iphone
  • 中国电影有审查制,这决定了中国电影的过去和未来

    回复 2017.05.09 · via pc
  • 同意楼下

    回复 2017.05.09 · via android
  • 现在我对演员的要求先做好本职工作。

    回复 2017.05.09 · via pc
342
6
373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