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威马量产车预计2018年初问世,成立120亿产业基金欲挑战传统车企

可能很容易就发现,从产品、服务到资本,威马汽车也想缔造一个“汽车产业生态圈”。

【关注汽车产业「体验和交互的新浪潮」,获取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钛媒体特别报道:直击2017上海车展·钛度专题

上一次威马汽车(Weltmeister)广泛出现在大众视野,还是因为这家新创造车企业有几张概念车照片流传于网络,而且由于这几张概念车型与与2014款欧蓝德高度相似,被指“PS造车”。

如今时隔小半年,恰逢汽车界盛宴上海国际车展,从威马汽车在“企业开放日”上发布的消息来看,这家新造车力量着实憋了几个大招。

4月18,威马汽车第二款量产车的概念车“AG2020”正式亮相,同时其还发布了威马的首个出行服务产品——“威马充电”APP,并宣布成立120亿元的“智慧出行价值链”全球产业基金,用于扶持威马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

很容易就发现,从产品、服务到资本,威马汽车也想缔造一个“汽车产业生态圈”。不过,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称,其实在落地的实际行动上,威马汽车已经在稳步推进中了。

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对钛媒体编辑表示,目前威马已经设计了两个平台,每个平台将生产4款车型。而本次威马展示的概念车已经是第二个平台首款量产车的原型。

威马汽车首个平台首款量产车已经全球累积测试里程超过100万公里,内外饰设计已经冻结,供应商的合作也都已经敲定,预计在2018年问世。

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

沈晖是汽车界的一名老兵,曾历任吉利控股副总裁,沃尔沃中国区董事长等职务,2014年互联网跨界造车大潮兴起,沈辉毅然作别李书福,创办了博泰汽车,一年之后博泰汽车解散,沈辉再次创立威马汽车。

针对威马,沈晖果断地选择了能够自主控制的路线,即创建自己的工厂,便于控制产品质量和产品的规划。

去年11月份,威马汽车在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投建了自家的生产制造工厂,首期投入资金在68亿,目前这座产业园即将派上用场。沈晖向外界表示,产业园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工厂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水平超过行业3倍,今年5月起第一台设备将进厂安装,到2018年年初,首批主流量产车型将在装配线上小规模下线。

由此可见,虽然威马汽车半年时间没有发声,但是其产品节奏仍然与主流造车力量保持了一致。

从现场展示的第二个平台量产车的威马概念车“AG2020”来看,这是一款城市SUV,在设计上仍然沿袭了特斯拉的风格,即采用了电动汽车常用的“无脸化”设计。

威马概念车AG2020正面

威马概念车AG2020正面

不过威马“AG2020”主打的更多是一个智能座舱的概念,其不光推出了一个多屏联动的服务,可以把多种移动设备集成在汽车的中控终端上,实现了一些信息共享的多屏互动场景,在空间的利用效率上,也有一定的革新,例如汽车地板进行了双层设计,可以放置换下来的鞋子,还对后排座椅进行了可翻转设计,未来或用于拓展出汽车当中的小型影院。

威马概念车AG2020车门打开

威马概念车AG2020车门打开

而且,在节能设计上,威马也取得了一些突破,威马汽车产品总监林士翰表示,这款SUV的风阻系数已经降低到了0.34,虽然对于常规的SUV用户来说,一款SUV的风阻系数下降几个小数点不会太敏感,但是对于电动汽车则可能是一个不小的惊喜。

林士翰分享了一个数据,对于电动汽车来说,风阻系数每下降一个百分点,续航可以提升5%—7%,对于目前续航普遍标定为400公里的电动车型来说,续航里程可能增加30公里左右。

当然节能化设计还有一个重要途径是轻量化,主要是使用铝合金、高强度钢和碳纤维等新型材料,对汽车进行减重,关于这一部分的布局,林士翰告诉钛媒体,威马也正在推进。

除了量产计划的对外发布,威马汽车还针对电动车用户推出了首个出行服务产品——“威马充电”APP,目前已经上线公开测试。该款产品集合了“查、导、充、付”四项核心功。首批开通上海地区,将接入星星充电、EVPOWER两家运营商共5000余个充电桩。

公开测试期的成绩是,充电桩状态刷新频率精确到120秒,准确率达到90%以上。而且,该款APP正在接受手机用户的反馈,并不断进行体验优化。 

新能源汽车推动了一大批创新力量的出现,有携带智能互联技术入场的互联网企业,也有沈晖这样身怀经验与理念的转型老兵,更有像上汽这样积极转型拥抱趋势的巨头,这是一场角逐,也是一次积累。(文章首发钛媒体)

本文系作者 李勤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