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金像奖、合拍片都救不了香港电影,是时候另辟蹊径了

近日,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获奖名单揭晓,香港电影大获全胜。 《树大招风》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辑五个奖项,成为最大赢家。

近日,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获奖名单揭晓,香港电影大获全胜。

《树大招风》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辑五个奖项,成为最大赢家。

而此前,呼声最高的《七月与安生》虽以12项提名领跑,口碑也极好,但却意外败给“香港”血统更浓的《树大招风》,最终只拿到了一个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令人颇感意外。

业内人士揣测,《七月与安生》和《树大招风》的较量,恰恰是合拍片和纯港片的争夺。

事实上,与去年第53届台湾金马奖由内地电影人“包揽”的盛景所不同,香港电影金像奖一直是内地电影人无法“攻破”的大门。

这是因为金像奖对于参选资格有着极为严苛的界定,对于参选资格有着许多硬性指标。例如导演必须是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的香港居民;出品公司必须有一家为香港合法注册公司;影片最少要有6个工作项目的工作人员为香港居民。

而这些硬指标的背后,并不是为了褒奖所有华语电影,而是希望提高港片的地位,从而鼓励港片的发展。但就目前而言,满足于以上所有条件的电影则少之又少,所以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作为华语三大电影奖之一,香港电影金像奖是最“孤独”的。

香港电影的沉浮,金像奖是“守望者”

周润发、张国荣、刘德华、周星驰、成龙、李连杰、张曼玉、梁朝伟……刻在香港尖沙咀星光大道上的这些名字,代表着香港电影,也代表着一整个时代——那个星光熠熠、佳片云集的港片黄金时代。

那时候,香港是东方的好莱坞,港片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气韵横生,从未让好莱坞大片抢走过本地票房的冠军宝座,也是内地观众的最爱。我们爱小马哥拿美钞点烟的潇洒不羁,也爱无厘头星爷的种种搞笑;我们为成龙的搏命演出惊声尖叫,也为李连杰的拳脚功夫鼓掌叫好。

诞生于1982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就是这样一个港片黄金时代的见证。30多年来,金像奖见证了香港电影新浪潮的蓬勃兴起,也见证了市场萎缩、大批电影人才向好莱坞的流失。

2017年,恰逢香港回归20周年。从20年前名至实归的东方好莱坞、华语奥斯卡,到北上合拍寻求突破,再到十年来泛华语类型的融合,香港影人在摸索试错的过程中,几经浮沉。在36届金像奖揭晓之际,就让我们一起来从头回顾香港电影陪我们走过的那些年,金像奖褒奖过的那些人,曾经感动我们的那些事。

1.转型期(1986-1989):英雄片大行其道

1986年,第五届金像奖最佳影片颁给了成龙主演的《警察故事》,香港功夫电影从此完成从功夫电影向动作电影的转型,这也预示着成龙以及他的班底在影幕上玩命的开始。自此之后,香港电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成龙作为一个国际级的巨星,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表演风格,更因此而引领世界动作片潮流达数十年之久。

第六届《英雄本色》之后的近十年中,英雄片和风云片都大行其道,并影响了中国内地的观众。与此同时,关锦鹏和王家卫也逐渐受到关注。

2.爆发期(1990-1993):周星驰横空出世

1990-1993年,这段时期是香港电影最为辉煌的一段时光,类型片大行其道。从得奖名单上可以看出百家争鸣的特点。吴宇森的《喋血双雄》、王家卫的《阿飞正传》、徐克的《黄飞鸿》等不同类别的影片先后成为金像奖的大赢家。对观众来说,那几年香港最大的奇迹是周星驰在1991年的横空出世。刘镇伟后来回忆说:“周星驰与众不同的表演风格与我天马行空的创作方式,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后来被媒体和影评人称之为‘无厘头’。”

这个时期,张曼玉开始发力。她参演的电影《阮玲玉》和《甜蜜蜜》均得到金像奖影后,前者还令她夺得柏林影后。而与张曼玉形成鲜明对比的,当属后来差点成了情敌的刘嘉玲。

3.过渡期(1994-1997):爱情片、文艺片成主流

1993年之后,香港电影开始向文艺片过渡,爱情片成了主流。《新不了情》、《重庆森林》、《女人四十》和《甜蜜蜜》分别拿走了第13到第16届金像奖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王家卫在这段时间开始发力,1995年的金像奖上他导演的《重庆森林》、《东邪西毒》两部影片同场角逐,最终由《重庆森林》获得最佳影片奖。

1997年,陈可辛导演的《甜蜜蜜》一片再次上演横扫金像奖的戏码,一举囊括了包含最佳影片在内的八项大奖。这部影片借助《甜蜜蜜》一曲串起全片,以其淡而有味的剧情、巧妙的结构成为十分具有象征意义的“大香港”电影,也成为广大影迷了解香港的重要物证。

4.低潮期(1998-2001):从《香港制造》到《卧虎藏龙》

1998年,香港回归之后的首届金像奖。陈果导演的《香港制造》成为最大赢家。这部成本极低(只花了50万港币),制造颇为粗糙的影片,以一种横空出世的姿态成为当年华语影坛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影片。影片通过对几位生活在社会底层香港青年残酷青春的更为残酷的白描,表达了后九七时代,弥漫于香港的一种末世情绪以及年轻一代对各种价值的幻灭过程。这一年也是好片迭出的一年,《春光乍泻》、《半生缘》等都有机会参评,梁朝伟凭借《春光乍泄》获得最佳男主角奖。

不过,亚洲金融风暴的席卷,让此时的香港电影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一个低潮期,首先是大批小成本影片失去生存的土壤,盗版猖獗更如雪上加霜。其次则是大批优秀电影人的外流,导致了香港影坛的人才匮乏。这一时期,吴宇森、袁和平、林岭东、周润发、成龙、李连杰及杨紫琼等人才外流,令香港电影元气大伤。让人意外的是,2001年,《卧虎藏龙》在席卷全球之后,也获得了该年度香港电影金像奖多项大奖,其中就包括了最佳影片奖,而香港电影的国际地位也逐渐获得提升。

5.下坡路(2002-2005):《无间道》成“救世主”

第二十一届金像奖上,《少林足球》令周星驰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多项大奖于一身,让先前质疑周星驰是否已经过时的言论彻底销声匿迹。从这时开始,周星驰电影变得更加简练,也更加有效。但是《少林足球》并不能挽救香港影坛一潭死水的颓势,直到又一个“救市英雄”的诞生《无间道》。

从2003年大陆与香港签订CEPA协议开始,十多年来,“救市”、“香港电影已死”、“香港影市空前惨淡”、“完成历史使命”等论调经久不息。而到了第二十三届金像奖,这种颓势达到顶峰。最佳影片颁给了杜琪峰的《大只佬》,引发内地观众的争议。

6.衰败期2005年至今:合拍片当道,被保护的港片尴尬中前行

此前数届香港金像奖,一度有诸多内地作品和电影人获主要奖项,第24届至27届,曾出现过连续四届由内地女星摘走影后桂冠的局面,章子怡、周迅、巩俐、斯琴高娃都位居金像奖影后之列。究其原因,则是合拍片的后来者居上。

一时间,内地影星成为金像奖的宾上客,合拍片的身影更是长期活跃在历届金像奖获奖名单之中。比如《功夫足球》、《大块头有大智慧》、《功夫》、《投名状》、《叶问》、《十月围城》、《打擂台》、《寒战》、《一代宗师》、《黄金时代》……这些最佳影片的获得者都是内地和香港的“混血儿”。

“无可奈何花落去”随着香港众多演员北上到内地求发展,香港电影金像奖开始重新关注本土电影。就拿今年的金像奖来说,纯港片《树大招风》成为最大赢家,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个大奖;香港影星林家栋、惠英红分别摘得影帝影后桂冠;《一念无明》、《点五步》纯港片脱颖而出……种种迹象都力证了,金像奖对本土电影的重视。

“守护”纯港片,不过是本土情怀的自娱自乐

香港电影早已远离了它的黄金时期。虽然CEPA的签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香港电影业的复苏,但是大批以合拍片身份出现的香港电影在票房繁荣的同时也越来越为人所诟病,“港片不港”被越来越多的香港本土观众以及内地资深港片迷所指责。

在失去了星马地区等大片东南亚市场之后,香港电影就一直面临着本土意识和内地市场之间的两难选择:一方面,对昔日的辉煌难以忘怀,渴望固守所谓的“香港精神”;另一方面却对内地丰厚的资金、广阔的市场难以割舍。这种两难境地在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依然得到延续,甚至更为明显。

《树大招风》,作为一部犯罪片,因为特殊的主题和形式而备受关注,电影以香港“三大贼王”为原型拍摄,讲述 1997 年主权移交在即的香港,三位悍匪的犯罪经历,历时五年完成。作为一部纯港片,以三位枭雄穷途末路的宿命,来表达的是在香港回归前夕香港电影人的内心焦虑,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部电影更加容易触动普通香港人。

另一部大热电影,《一念无明》从香港电影局“首部剧情电影计划”走出,只有 200 万港币成本,拍了 16 天完成,以一个家庭悲剧描绘当前社会大众对精神病患的漠视与不友善,讲述一对怀着沉重愧疚的父子如何面对过去的故事。

同样获得赞誉的新导演作品《点五步》获得最佳新演员。这部棒球题材的青春片,改编自香港 80 年代初首支华人少年棒球队“沙燕队”成立并击败日本队伍,夺得香港少棒联盟公开赛冠军的真实故事。“香港前途问题”也成为了这些棒球队少年关注的一个问题。

香港老牌影星惠英红凭借《幸运是我》获得最佳女主角。这已经是惠英红第三个金像奖影后,此前她因为《长辈》《心魔》分别拿过第 1 和第 29 届金像奖女主角,《幸运是我》同样是部关注香港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电影,惠英红饰演一位性格古怪的孤寡老人。

其实,金像奖对港片的“情有独钟”无可厚非,毕竟金像奖就是为港片而生的,尽管有些获奖作品并不怎么样。但对港片,金像奖一向采取的是“赏识教育”。

比如此前的第30届金像奖,很难想象,一部在制作、剧情、影像风格等方面都乏善可陈,甚至在票房上也不尽如人意的影片《打擂台》能一举囊括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4项大奖。

不过细想一下,该影片获奖虽然是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抛开郭子健、郑思杰两位新人导演不谈,就演员阵容而言,已经折射出这部影片的基调——怀旧。

片中,陈观泰、梁小龙、泰迪罗宾等昔日的港片明星所固守的那座茶馆,跟《岁月神偷》中的那条小巷一样,象征着一代香港人的集体记忆。虽然这些记忆并非都是美好,却充满了生活的质感,也就是所谓的香港情怀。影片中所体现的“港味”和剧中人物所表现的“坚守”深深打动了大批老港片的忠实影迷,当然,也打动了金像奖的评委。 

客观来讲,“本土情怀”似乎并不能作为评价一部影片好坏的标准,尤其对于一部动作片而言。已经习惯了电脑特效的新一代观众并不会被“拳拳到肉的真实格斗”所吸引,况且从影片欣赏角度看,脚踏实地的真实打斗并不见得就比特效更具视觉冲击力,成龙式的“亲力亲为、不用替身”早已不再是吸引观众去影院观看的理由。加之影片叙事节奏的拖沓,故事结构的单薄,这部相对平庸的电影,却主要因为“情怀”获得了香港电影的最高荣誉,与其说是香港精神的再次发扬光大,不如说只是香港本土情怀的一次自娱自乐。

合拍片虽大势所趋,却深陷尴尬局面

尽管,致力于促进港片繁荣发展的金像奖对本土电影“情有独钟”,但依然阻挡不了大环境下,合拍片的蓄势而为。

九十年代中期后内地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合拍片的条例、政策规定,但偏向于香港电影人“协助”内地电影人拍片,这自然不利于合拍片的健康发展。而直到2003年6月及9月,CEPA及其附件陆续签订后,香港电影,尤其是合拍片,步入了一个新时代,并在数年的磨合后如今步入了正轨。

从2004年开始,合拍片和香港本土电影在金像奖评选中就已经渐现“对半开”的趋势,所谓的“对半开”是指合拍片主要获得专业类的技术奖项,而香港本土电影则获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更具分量的奖项。事实上,合拍片获得诸多技术奖项更多体现的是香港电影人对“内地雄厚资金可以提供一流技术条件”的肯定,而并非是对影片总体艺术质量的认同。

本届金像奖依然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律。第36届香港金像奖最大热门当属内地与香港合拍的电影《七月与安生》,这部曾“笑傲”金马奖的电影此前获得了12项提名,却最终与最佳影片失之交臂,只拿到了一个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本届金像奖几乎对内地影人关上大门,仅有《摆渡人》的内地摄影师曹郁与香港摄影师鲍德熹分享了一座最佳摄影奖杯,算是为内地电影拿了半个奖。

或许正是因为以上种种,金像奖固步自封、自娱自乐的批评,近几年来一直不绝于耳。

但是,换个角度来看,近几年合拍片的风生水起,虽然繁荣了香港电影行业,却并没有给香港电影的复兴带来多么重大的改观,反而出现了各种弊端。香港电影人或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首先,从制作角度来说,合拍片规定必须有内地电影工作者的参与,包括制作,投资等,香港导演在拍摄的过程中会与内地电影工作者产生分歧,外加内地电影制片人会过度干预电影创作,强加个人意愿到电影当中。这就会影响导演原本想表达的电影的想法,这是致命的,这也是内地电影产业不成熟的地方。几乎北上拍片的香港导演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到底该如何抉择,有些遵守内地制片商的意愿把电影改的一塌糊涂,用制片商旗下的演员一个表情演到死的演技放映在大银幕上,如何不叫观众吐槽?

其次,从价值观来说,香港题材合拍片和内地题材合拍片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是不一样的。香港题材的合拍片里面香港电影工作者占主导,内地的演员只不过是起到合拍送审打酱油的作用,再找内地电影公司融资就可以。香港题材的合拍片最主要的是通过合拍片这个形式来上映港产片,传播香港人的价值观。

而内地题材合拍片内地的电影工作者占主导,香港的演员和内地的演员在表演沟通会有衔接不上的感觉,或者说不接地气。这个是两地电影文化差异衍生的问题。这样的电影上映会给观众带来一种无以表达的不对味感,影响观众情绪自然全片的观赏度会下降,从而影响票房的最终走势。然而香港电影工作者在这过程中必须舍弃自己的一些东西来迁就,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的风格是否独立产生很大的疑惑,从而茫然。

最后,从培养人才角度来看,合拍片的模式都是香港男演员加内地女演员。内地的制片商他们的思维就是现在投资,马上赚钱。香港女演员失去了大市场,作品就会很少,没有作品就无法提升自己。这就导致演员断层,青黄不接。自从03年以后,每年的影帝都是老面孔轮流坐庄,影后有好几届都是内地演员,香港女演员拿下的影后的作品不是矮子里跳将军就是感恩多年贡献回赠,未能做到03年之前金像奖的百花齐放,百花争鸣的局面。

合拍片救不了香港电影,唯有自救

面对困局,香港电影该何去何从。可以说,合拍片既救了香港电影,也摧毁了香港电影。合拍片让香港电影变得不伦不类,早已失去原有的特色。香港电影之所以现在还能够坚持,就在于一批有心人仍在做香港电影。从这一层面讲,香港金像奖,无疑是香港电影最忠实的“守护者”。

那么,两岸合拍片磨合的十多年来,港片颓势依旧,文创资讯不禁衍生出一个疑问:真的非内地市场不可吗?

答案当然是NO,哪里有市场,香港电影人就去哪里。内地市场虽然近些年发展势头良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但繁荣背后其实也是个畸形的不自由的市场。

香港电影在创作自由为第一的前提下不妨另辟蹊径,考虑攻占其他市场,比如重回东南亚,台湾,日韩等等。但这一过程,不是一味地翻拍经典,卖情怀,而是用创新手法,让昔日的旧观众,重拾起对港片的情怀与热情,又感受到港片的与时俱进。

毕竟像东南亚这些市场,香港电影的创作自由是有的,这就等于有了底线,剩下这就是苦练内功,自我提升的问题。与此同时,香港电影还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培养自己的接班人、来解决青黄不接的现实问题。

可以说,新演员加创新电影来培养新的香港电影观众这是出路,当然,也可以跟东南亚,台湾加强电影合作交流,拍出具有香港特色的电影在这几个国家上映,来打破本土市场狭窄的局面。如此还可以恢复香港电影工业师徒传承制。

开拓这些市场就会焕发香港电影的不同题材的多样性,这样就有了创作自由的活力,不需担心阉割,只关注质量,香港电影人如此循序渐进,精品就会一部一部出来。香港电影人必须要明白用质量来推动票房,开拓有别于内地观众的电影市场,重振电影工业,这才是王道。

眼下,香港电影跟随着香港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是消失于历史还是重新绽放。命运把握在香港人自己的手里。(本文首发钛媒体)

本文系作者 蓝海创意云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