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马斯克的SpaceX Tesla到底是怎么活下来的?

自此马斯克从亿万富翁变成了四处挨骂的骗子,开始了十多年的“凄楚人生”。人们评价马斯克:要么是刚当上暴发户异想天开,要么是心怀不轨的世纪骗子。

SpaceX又在人类太空航天上创造了历史!

经过十几年持续不断的努力,SpaceX终于成功掌握了运载火箭的循环利用技术。

在这样一件历史性大事背后,SpaceX这样一家美国创业公司引起了人的惊叹。小新也与广大吃瓜群众一样,非常好奇:这样一个私人企业是如何踏入航天领域,如何能在长期的亏损中活下来?

亿万富豪的高科技梦

SpaceX是美国硅谷传奇人物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2002年创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提起埃隆·马斯克,看电视新闻多的同学肯定会对新闻中“美国现实版钢铁侠”有过印象,对说的就是他!有过了解的朋友会被他的履历所震惊:从PayPal黑帮到SpaceX,SpaceX的窟窿还刚开始填,紧接着就又投资了Tesla这个累赘。

自此马斯克从亿万富翁变成了四处挨骂的骗子,开始了十多年的“凄楚人生”。人们评价马斯克:要么是刚当上暴发户异想天开,要么是心怀不轨的世纪骗子。

还在上学时的马斯克便坚信:互联网、太空开发、新能源将是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行业。

后来PayPal卖身eBay,靠着手中的股份马斯克直接拿到了2亿美金现金,顺利成长为一个年轻的亿万富翁。此时的马斯克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便想到了自己上学时的梦想。

互联网已经玩过了,马斯克便回到学校混迹于航空协会中,积累人脉。在为一个火星协会的太空老鼠繁衍项目捐献5000美金之后,成功让航空圈认识到他的“富豪”富豪身份。随后马斯克找到了在各个大学间做航天器设计课程的教授——迈克尔·格里芬。

1949年出生的迈克尔·格里芬,拥有物理学学士、质谱航天科学学士、航空航天工程博士、电气工程硕士、质谱应用物理学士、工商管理硕士等等强悍的学术背景。

格里芬并不认为这一亿万富翁真的有恒心去做太空航天领域,随后马斯克成立了自己的火星生命基金协会「Life to Mars Foundation」,提出目标要将小白鼠送到火星繁衍观测。但马斯克给出的2000~3000万美金的预算着实吓了格里芬一跳,这个价目只够买一架俄罗斯的火箭。

而马斯克给出的回复是:他算的是成本价!

奸商!

格里芬没多反驳,抱着跟着土豪长经验的态度,建议马斯克带着自己去俄罗斯去探探行情。

可是在奔赴俄罗斯花天酒地、跟各种长官强颜欢笑一周后,还是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照这样的速度,解放全人类的梦想什么时候能实现?怎么去做火星的接班人?

于是马斯克果断下定决心——推迟火星计划,要自己造火箭!

经过一番详细的成本推算,令格里芬更惊讶的事出现了:

马斯克将火箭中需要的特殊定制材料,用高端的民用材料进行替代,将一架火箭的制造成本压缩到了30万美元,是购买俄罗斯火箭成本的5%左右。不过好的是,马斯克给整个火箭项目直接投入了1亿美金。

好吧,反正有人出钱做实验,那就同意吧!格里芬便跟一群小伙伴加入了马斯克新成立的SpaceX,目标是实现太空运输。

野心太大钱不够用,那就坑亲戚朋友

SpaceX刚刚开始时,一切顺风顺水。

当时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缩减了美国太空探索方面的预算,大批人才从NASA出走。刚刚从PayPal项目中套现2亿美金的马斯克,才敢坚持认为太空领域将会是一个重大的市场,于是SpaceX吸纳了大量NASA科学家工程师,投下了1亿美金盖了工厂,猎鹰1号也渐渐的有模有样。

简直是天时地利人和!

好,那就再做一家公司!

在为SpaceX招揽人才、采购元器件之时,马斯克通过电机供应商AC Propulsion认识了Tesla创始人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彼时Tesla没有没有资金、没有工厂生产能力,而SpaceX刚刚为了造火箭建了自己的工厂。

对于马斯克来说,这简直是上帝保佑!送人才、送团队、送技术,简直是好运到家了!

2004年02月,马斯克就给Tesla投了630万美元,成了Tesla的董事长,拿下了所有事务的最终决定权。

可是,一艘火箭压缩后的成本在30万美金上下——这只是原材料的价格,后期研发制造投入实验喜爱需要的人力物力成本更多。每年的人力成本就会超出一千万美金。

并且为了降低成本、为多次实验做准备,一次性生产的的火箭数量不可能只有一枚。

SpaceX在成立的前六年,先后发射了三枚自研火箭,无一例外都遭遇了失败。最后在2008年频临破产的时刻,凑齐了最后一次火箭发射所需的资金,拼死一搏才迎来了第一次成功。

这么长的运作周期,1亿美金怎么够?

同时期,马斯克还投资运作了电动汽车Tesla,Tesla与SpaceX相似都是重工业高新技术公司,运作周期都极长,投资上同样都是只进不出。Tesla也是到2008年10月才成功交付第一辆电动汽车产品Roadster,但比预定10万美元的价格高出了1万美元,而且还赔钱。因为仅仅是成本就达到了12万美元。

所以,即便此时已经在产品上获得成功,还是无法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拿不来融资。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马斯克做了一个郑重的选择,那就是给自己所有的亲戚朋友发邮件,阐述自己的惨状,希望大家能多多少少投资一点,支持自己的事业。

马斯克做电影制片的亲姐姐(这也是马斯克能到处客串“自己”的原因),Google 创始人,eBay CEO在内都慷慨解囊,参与了此次投资。这笔钱帮 SpaceX  度过了难关,成功进行了第四次发射。

但其实此时,马斯克个人还保留有6000万美金的“东山再起”资金,此次募捐的最大作用是向资本市场展示自己的决心与号召力,促使资本市场为自己投资。

强悍的技术能力与执行力

为了给SpaceX吸纳优秀的人才,马斯克长期混迹于航空圈,上边已经提过。马斯克个人也对火箭、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技术细节有过详细的学习,能够主导相关产品技术的研发决策。

靠着试一把的心态,诸多像格里芬这样的顶级科学家加入了进来,随后又吸纳了NASA、波音公司、JPL、TRW 的优秀工程师和管理者,提高了自己的技术实力。

而在执行上,马斯克更是毫不含糊:

2003年团队刚刚到位不久,就在5 月、6 月分别造出两台火箭推进器;

7 月火箭机身;

8 月一切装配完毕;

9 月发射台准备完毕;

2003 年 11 月,也就是公司成立 15 个月后,进行首次发射。

五年后的2008年,SpaceX经历过三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将猎鹰1号送入太空。

而在Tesla项目上,2003年项目启动,到2005年便成功研发出电动汽车专用的安全锂电池技术。

在2008年10月Roadster发售涨价引起负面后,为了拿到投资,Tesla团队用了8周的时间,迅速将一款smart车型全面改装成一款电动汽车。从而获得了汽车大佬戴姆勒的青睐,拿到了5000万美元的投资,还获得了战略合作关系,随后又拿到了丰田的电动车电池、电机订单,终于幸存下来。

而同期的AC Propulsion一直只做电机元器件技术供应商,另一家最能与其抗衡的电动汽车公司——Fisker也在2013年底倒闭了,而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生产商A123也在2012年破产。

吸取政府扶持,空手套白狼

在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融资无门,这一Tesla最困难的时刻,政府公关能手奥康奈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奥康奈尔原来在政府安全部门工作,一直研究能源安全问题。此时奥巴马政府刚刚履任,并委任了朱棣文为能源部部长,期望从能源改革入手提振经济。

Tesla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率先进行了政府公关。在这时,NUMMI即新联合汽车制造公司正面临破产,而这样一家工厂的破产将会导致5000人失业,与此同时Tesla正因为没有完整的汽车生产线,来量产自家的电动汽车而发愁。

于是一边Tesla与NUMMI展开谈判,放出风声表示要收购后者,以此向政府示好,表示自己能解决更多的就业问题,希望政府能够扶持。

特斯拉生产车间

​终于,2009年初这一策略奏效了,朱棣文和奥巴马参观了Tesla工厂,成功拿下4.65亿美金的政府低息贷款。与此同时Tesla用4200万美元受够了这家价值10亿的工厂,而这家工厂背后的拥有者——丰田,则出资5000万美元拿下了Tesla 2.5%的股份。

这么一来回,Tesla几乎是白拿了一家工厂,还顺带弄到了4.65亿美金的现金流。

更重要的是,这次与丰田的交易,让Tesla得到了丰田汽车的电池、电机订单。

SpaceX则在2005年第一枚火箭制造成功后,就拉来了美国空军的IDIQ(不定期不确定数量)订单,但因为猎鹰1号接连发射失败,导致美国军方的订单一直拖延。

等到2008年成功发射之后,原来帮助组建SpaceX团队做详细技术规划的格里芬已经成了NASA局长,深知SpaceX技术底细的格里芬拒绝为这一合同签字。随后整个SpaceX团队逐个找到格里芬,谈感情、聊梦想、畅想未来。

最后格里芬同意签字,但限定了一些技术要求。随后SpaceX与NASA达成了技术合作,NASA授权SpaceX使用相关的隔热材料专利。

至此,SpaceX成功拿下了美国军方16亿美金的订单!

与此同时,靠着强烈的公关声势,整个业界都知道美国政府要大幅度贷款扶持马斯克的两家公司,但各大投资公司、投资人并没有相关领域经验,所以还是没有人掏钱投资。

马斯克便给自己所有认识的投资人发邮件,表示要为Tesla开认投大会,目标融资是6000万美元,无论认投结果如何,自己还有6000万美元的最后家底,都会自行掏钱将缺口补上。

这种捡漏的事怎么能错过呢?投资人、投资机构蜂拥而至,想看看现场融资的价码能压多低,然后等着马斯克最后接盘,赚上一笔。

最后Tesla成功融到了8000万美金,马斯克也没有成为最后的接盘手。

赢了!

SpaceX、Tesla两家公司从创立以来一直亏损,为了存活下去,马斯克动用了所有的能力进行融资贷款,因此也成了全球科技行业最大的“骗子”,诸多用户与投资人一次又一次的宣布“这位骗子马上就要破产了”的预言。

现在查阅马斯克过往的新闻,关于马斯克是骗子、SpaceX Tesla要倒闭的消息,年年都有。在英文网站上这一频率更加密集,基本达到了两月一更的状态。

即使是今天,马斯克还活在“明天破产”的阴影里。

但,不仅SpaceX、Tesla至今发展稳定,马斯克还甩出了新的大手笔买下了能源公司SolarCity,进军家庭能源领域。

马斯克用坚定的技术目标、超高执行效率、“不择手段”的融资布局,让每一项业务技术发展壮大起来。在一个个同行倒下之后,成为业界难以超越的创业明星。

现在,马斯克还在进行大胆的技术布局,不仅仅是收购SolarCity开拓家庭能源领域,更是将眼光放到了重型火箭研发、月球火星探测、可回收火箭研发、低成本太空旅行上。

经过数十年的冒险研发,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于SpaceX、Tesla这样不合常规的高风险创业公司,对于资本市场具有巨大的破坏作用。但他以技术发展为主导的思维模式值得我们思考。

在未来,我们或许不应该再去评价他能不能继续活下去,我们要讨论的应该是:怎样去精进规则,让一种优秀的技术快速发展,良好的生存下去。

好在美国市场够发达够开放、埃隆·马斯克也足够有钱,足够SpaceX、Tesla能够成立并作出成就;也好在美国的太空产业链、汽车产业链足够成熟,能识货知道这家公司人才技术的价值,给出足够的博弈空间。

最终给了新技术快速发展存活的空间。

本文系作者 科技新知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SpaceX創業階段主要靠NASA的技術轉移和訂單生存,由於大量採用商用級別的零部件和放大容差設計,他的火箭只能發射可靠性要求不高、重量比較小、軌道高度比較低的載荷,也就是中小型商用衛星,大型衛星和高軌衛星發射不了,軍用衛星要求更高,不會用它。SpaceX一開始起步很好,但越到後來越不靠譜,這完全是Musk自己造成的,把一幅好棋下壞了。SpaceX初步進入正軌後,他應該把主要資源放在提高火箭的可靠性,和自主研製火箭發動機,而不是一味鑽牛角尖搞返回式火箭,把工程資源和資金用在這種無關緊要、技術難度大且成熟低的技術方案上。火箭最貴的關鍵部件是發動機,火箭本身回收成本降不了多少,發動機可回收才是關鍵,但目前的火箭發動機技術,根本沒法多次反覆使用。世界主要航天大國,在選擇空天返回技術路線的時候,幾乎無一例外地都第一個拋棄返回式火箭,這個技術路線除了能製造話題,吸引投資者眼球,商業意義其實不大。至於Tesla和SolarCity,兩個都是負現金流的公司,合併在一起又能怎樣?Musk雖然說不上是騙子,但他本質上只是個資金運作者,算不上企業家,是他自己把一幅好棋下爛了~

    回复 2017.02.28 · via pc
  • 能要点脸么?

    回复 2017.03.01 · via pc
  • 实业是一切。文中错别字不少

    回复 2017.03.01 · via iphone
  • 厉害了

    回复 2017.03.01 · via iphone
166
4
159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