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捧红的不止是武亦姝,还有中国原创综艺

2017年伊始,一档名叫《中国诗词大会》的综艺节目,火速红遍大江南北。仿佛一夜之间,《中国诗词大会》演变成了一档全民节目,话题屡登热搜榜,引发广泛热议。

2017年伊始,一档名叫《中国诗词大会》的综艺节目,火速红遍大江南北。仿佛一夜之间,《中国诗词大会》演变成了一档全民节目,话题屡登热搜榜,引发广泛热议。关于诗词的讨论,一度成为关注焦点;关于选手的探讨,一度激起轩然大波;关于比赛的热度,一度火热高居不下。

就在2月7日,这档人气节目刚刚落下帷幕。16岁的美少女武亦姝杀出了神级对手PK的重围,在首轮拿下317的高分后脱颖而出。紧接着她又在飞花令里滴水不漏,在大学语文老师王子龙手下拿下一城。而抢答环节更是精彩纷呈,她反应灵敏,率先拿下五分,完胜强敌彭敏,取得了最后的冠军。

16岁的武亦姝,虽然还只是一名复旦附中的高中生,但她凭借丰富的诗歌储备和对答如流的从容气魄,不仅实现了自我的突破,更是收获了大量的关注和赞叹,被点评为“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全部幻想”。与此同时,她也成为了2017年开年最火的“网红”。

当然不只是武亦姝的精彩表现,陈更、彭敏、李宜辛等人的各显神通,河北农村妇女白茹云的感人肺腑,都让这档节目的关注度随之水涨船高,成为一匹收视黑马。

那么,是什么成就了《中国诗词大会》如此瞩目的成绩呢?

1.文化益智节目,央视成竹在胸

作为一档大热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有无数个圈粉的理由,一个重要因素大概是文化益智节目的形式。对于如何制作一档成功的益智类节目,央视可谓成竹在胸。

80后、90后们一定记得《正大综艺》、《三星智力快车》、《开心辞典》等一批曾红遍全国的央视益智类节目。《正大综艺》“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节目口号、《开心辞典》主持人王小丫“请听题”的台词,都几乎成为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然而随着地方电视台的兴起,以及海外综艺节目的涌入,这批曾被视为“王牌”的节目停播的停播、改版的改版,终归免不了曲终人散、明日黄花的命运。在文化益智类节目被束之高阁的同时,是娱乐综艺节目的大举入侵,大大小小良莠不齐的娱乐综艺节目风靡大小荧屏,央视也未能免俗。如今,《中国诗词大会》进一步证明,制作文化益智节目,央视依然实力未减。

2.基于诗词文化,寓教于乐

如果说《见字如面》这种类型节目的成功是基于文化,那么《中国诗词大会》亦是如此。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一样,《中国诗词大会》是基于对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更是发展和创新。

节目把中国最影响深远的诗歌搬上综艺的舞台,以比拼竞赛的形式,寓教于乐,让更多人潜移默化地接受这种意见表达方式。这样的表达方式,相比之于同类型的综艺节目,它不卖腐、不卖笑、不卖故事,所有人除了简单的介绍,都是靠实力对阵,没有半点所谓迎合大众之类的其他意图。不得不说,《中国诗词大会》把文化和综艺相结合,却保留了文化的精华。把文学和竞赛相结合,反倒刺激了文学热。

对于从小学到大的诗词,中国观众有很强的文化共鸣。而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看这一档这样的节目无疑是轻松的,有趣的,没太大压力的。

3.节目环节新颖,能调动观众积极性

《中国诗词大会》设置的环节非常新颖,一共有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个人追逐战,场上选手和场下百人答题团一同答题。场下百人答题团未答对人数计为场上选手答题得分。每人九道题,一共四个场上选手,最后按分数高低留下一个人。

第二个环节是争夺攻擂资格的飞花令。场下答题正确率最高的和在个人追逐战中获胜者轮流说诗。在给定的概念词中,一人一句,答不上者输。

第三个环节是对擂赛,以抢答的方式展开,先拿五分者获胜。

不得不说,这样的形式,无论是场上场下,乃至于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能参与其中,饶有趣味。

4.应运而生,满足观众对综艺多样化的需求

中国综艺的“现象级”一向是引进版权的天下:《中国好声音》颠覆了选秀的传统,导师求着学员翻牌;《我是歌手》打破了王不见王的铁律,“秀”出了音乐人的才情;《爸爸去哪儿》直面家庭教育中缺失的父爱,父子互动引发全民讨论;《奔跑吧兄弟》甩掉了国内明星的偶像包袱,释放出快乐的力量……

然而,几个赛季的长跑下来,原来的惊艳变成了套路,各大电视台逐渐走向同质化竞争的怪圈。在这样的情况下,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一批文化类节目如一股清流般杀出重围,以内涵搏出了收视率。

《中国诗词大会》打破了一直以来,国内现象级综艺节目“伪原创”的尴尬。并且给出了一个强势的回答:来源于民族历史和传统中的美。节目中的参赛者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唯一共同的是对于传统诗词魅力的欢喜。这样的欢喜也影响到了屏幕外的观众们。

无独有偶,2016年底在黑龙江卫视播出的明星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同样创造了口碑和收视的神话。由这两档节目在近期引发的热议说人文类节目重回视线中心还为时尚早,然而它们确实能显现一些趋势以及观众对于综艺内容多样化的需求。

《中国诗词大会》成功背后:比爆款更重要的是中国内涵

虽然最近几年,综艺节目在国内持续火热,然而却始终无法回避一个问题,那就是原创性,那些最火的综艺节目大多都是国外“引进”。然而,“引进”未必长久之计。事实证明,当国内团队原创能力尚不足以创造“中国芯”,替换消耗殆尽的进口引擎时,曾经的“现象级”逐渐归于沉寂。“中国原创”势必要扛起综艺大旗。

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群雄逐鹿,片片“蓝海”已经杀成“红海”。同时,这也是一个机会遍地的时代,自出创新大有可为的时代。此前,《笑傲帮》、《熟悉的味道》、《我们来了》、《人说山西好风光》都从别人并不看好、或者弃之无用的红海中开发出新的蓝海。这种创意深耕、向本土文化要灵感也许就是“中国原创”的发展之路。

事实上,爆红的《中国诗词大会》并非新生事物。细细推算,这个节目系列可倒推至2013年首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这档节目获得成功后,央视在2014年再接再厉推出了《中国成语大会》。吸收了前两档节目的宝贵经验后,2016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由幕后走上了前台。单从收视率而言,这三档节目都相当成功。不过它们最大的成功并非在收视率,而在于,这三档节目树立了一个新的风向标,唤醒了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们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如今,《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虽然已经结束,然而它吹拂而过的人文智慧与古典美却绝不会散去。这股春风的意义不仅是给综艺节目行业注入一股清流,让日益胶着的竞争局面有了新的可能性。另一层面上,它以最朴素真诚的方式展现了大众媒介应有的责任——展现前人智慧,传承本国文化。

蓝海创意云

242篇资讯

粉丝

蓝海创意云是垂直于数字内容领域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为数字内容行业提供深度专业的全流程服务。通过数字内容资源平台化、项目管理软件化及创作工具云端化等创新手段,构建中国数字内容行业的工业生产体系,实现数字内容产业生产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流程化。

本文系作者 蓝海创意云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每期追着看下来,一路跟着答题,确实是非常好的节目

    回复 2017.02.09 · via android
  • 弘扬传统文化,值得赞颂传播。

    回复 2017.02.09 · via pc
  • 国人的物质需求逐步满足后,现在对精神的需求正日益提升。高质量文化领域创业正迎来大风口期!

    回复 2017.02.09 · via pc

快报

更多
208
3
199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