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京华”终成烟云,当我们哀悼纸媒之死时,我们在哀悼什么?

传统媒体将内容售卖给受众产生受众注意力,再将受众注意力二次售卖给广告商。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越来越少的人习惯去买报纸杂志,没有了受众注意力,广告售卖自然难以为继。

传了近一个月的《京华时报》停刊的消息,昨天下午终于得到官方确认了。

11月13日傍晚,京华时报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由于“新媒体的冲击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京华时报》身陷困境,亏损严重,突围未果”,“上级主管部门作出了将京华时报社主管主办单位变更为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并于2017年1月1日休刊的决定”。

对于报社数百名采编人员的安置问题,京华时报官方微博表示,将按照分层分批的原则推进岗位安排工作,首批202个岗位已开始接受报名,包括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北京电台、北京电视台等新闻单位。随后,市属国有文化企业还将提供100个岗位供选择。对于选择自谋职业的员工,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也将“按照法律规定妥善解决相关问题”。

创刊15年,曾在京城风云一时的大报一朝倾覆,各方或震惊、或悲怆、或感慨之余,又一轮“纸媒已死”的讨论被掀起,又一波“媒体转型”的论调纷至沓来。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传统媒体经历了发展的“黄金十年”,之后,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受到的冲击日益严重,唱衰纸媒的声音不绝于耳,媒体转型的呼声更是从未消减。

但时至今日,连所谓的“新媒体”都换了几轮血,这些关于纸媒的论调却“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或许我们在垂头呜呼哀哉之余,也该抬头望望前方,所谓的“纸媒寒冬”,究竟是“一朝冰封万木枯”,还是“病树前头万木春”?

新媒体大潮下,为什么死掉的是《京华时报》?

大潮下,死的当然不止是《京华时报》,只不过许多名声、影响力不如它的纸媒,都消亡得籍籍无名而已。另一方面,说纸媒之死,这个“纸媒”多半指的还是市场化媒体,毕竟我们几乎没有听到过哪家党报、机关报死了吧?

在内容质量和影响力上与《京华时报》在同一量级的都市类报纸,准备停刊的还有《东方早报》,后者同样将于2017年1月1日停刊,员工整体转入澎湃新闻。不过这只是上海报业集团整体转型中的一部分,《东方早报》不是其中的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连前几天刚刚过了13岁生日的《新京报》,也在《京华时报》休刊事件中“躺了枪”。10月17日凌晨,一则“京华时报停刊!人员并入北京晨报,新京报则划入北京日报集团”的消息在网络上炸开了锅。当时《京华时报》只发了一条模棱两可的微博:“有梦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未来,有未来的人,天是蓝的。”《新京报》则果断辟谣:“绝无此事!”然而此事还是引发了不小的惶惑。

在新媒体的浪潮冲击下,从媒体形态上来说已然落后的纸媒,即便是处在金字塔上层的那一部分,也不可能安居一隅。都市类报纸的崛起是走市场化道路的结果,但市场环境是变化的,如果未能适应新的市场变化,消亡就是一定的,区别不过是时间早晚。

《京华时报》等一大批纸媒的消亡,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就是传统媒体商业模式的没落。传统媒体将内容售卖给受众产生受众注意力,再将受众注意力二次售卖给广告商。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越来越少的人习惯去买报纸杂志,没有了受众注意力,广告售卖自然难以为继。这是时代的进程,没有人能阻挡,唯适者生存。

当我们哀悼纸媒之死时,我们在哀悼什么?

大约在2010年前后,纸媒的人才流失现象开始日益显现,并在之后的几年间持续加剧,纸媒的“关停并转”也越来越多。每当这个“关停并转”的名单里出现了我们熟悉的名字,我们都忍不住要顿足哀叹一番。但仔细想想,当我们哀悼纸媒之死时,我们怀念的究竟是什么?

在那个属于纸媒的黄金时代里,传播渠道单一,讯息资源匮乏。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媒体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媒体与受众的关系是:我给你提供什么,你才能看什么。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一方面,涌现了一大批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人,以国家兴亡、人民安乐为己任,情怀与理想是媒体和媒体人生长的土壤;另一方面,媒体也形成了对信息资源的完全垄断,而这种垄断,则多多少少滋生了所谓的“权力”。

现在再来看那些为纸媒之死而发出的哀悼,其中很多当然是对充满理想和情怀的纸媒氛围的怀念,但不可否认的,也有一部分是对曾经握在手上的“权力”的依恋。前者自然值得理解,至于后者,这是病,得治。

尽管陪伴我们走了很长一段路的纸媒正在走向没落,我们觉得难过也是人之常情,但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让信息垄断倾覆,资源分配格局重新洗牌,信息回归到相对开放、平等的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说,难道不是一件好事?

说了这么多年的转型,真正的转型是什么样?

说到传统媒体的出路,我们总爱说“转型”。说得没错,唯有变革和转型才是出路。但即将停刊的《京华时报》,也并非没有在媒体转型上下功夫。

2012年5月17日,《京华时报》推出云报纸——京华时报云周刊,成为第一家将图像识别技术与报纸相结合的媒体。读者通过“京华云拍”APP拍摄报纸上加载了云技术的图片,便能扩展浏览该条新闻的更多视频、图片和文字报道。云报纸的诞生被评为2012年中国传媒十大事件之一,但它却依然没能让《京华时报》扭亏为盈。

在传统媒体的转型中,《新京报》是其中的佼佼者。11月11日,在《新京报》创刊13周年的答谢晚宴上,社长戴自更表示,“新京报的含义不再只是一张报纸,而是一个可以7×24小时、全方位、全媒体提供新闻资讯的内容平台”,“我们一直贴近并探索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媒体,而我们又能创建什么样的媒体”,但是新京报“它的灵魂、它的情怀、它的新闻专业主义,不仅没有变过,甚至连动摇都没有”。

因此,所谓传统媒体的“转型”,应该是转变产品形态和传播方式,同时坚守新闻的灵魂。但往往很多纸媒在做转型时,只流于形式上的互联网转型,思维却依然停留在传统媒体时代,一味将平面媒体上的内容搬到互联网平台上。在当今的媒介环境下,资讯的新鲜和快速绝不是纸媒的强项,纸媒真正的优势,在于深度调查报道,因此将传统的纸媒内容搬上互联网平台,没有任何意义。

在众多纸媒面临亏损或停刊的时候,新京报的传统报纸业务业绩占比却能达到60%左右。新媒体的收入,比如与腾讯合作的大燕网的营收,以及报社的版权收入和新媒体广告,都增加了一倍。在报业广告持续下滑的大环境下,新京报1-10月份的广告收入却增加4.1%。

以上这些数字不是凭空而来,如今的新京报,除了有一张报纸,还有即时新闻、移动端、微信矩阵、直播、动新闻,以及“寻找中国创客”系列品牌活动。从内容生产上来说,新京报倾力于深度新闻报道,没有哪个网络媒体、新媒体或自媒体可与它比肩,这就是独一无二的优势。

尽管互联网环境下的纸媒生存环境异常艰难,也许有一天纸张作为新闻的介质终将死去,但只要新闻不死,真正有风格有追求的纸媒,它们换一个方式,还能活得更好。

更多有意思的分析,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下载钛媒体App

 

本文系作者 娱乐独角兽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