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微信让他们发了财,而是微信让他们更容易发财”——也谈自媒体

我们看到的那些腰包鼓起来的自媒体人,不是微信让他们发了财,而是微信让他们更容易发财。没有微信,他们一样可以找到靠谱又体面的变现渠道。

“我们看到的那些腰包鼓起来的自媒体人,不是微信让他们发了财,而是微信让他们更容易发财。没有微信,他们一样可以找到靠谱又体面的变现渠道。”

不知道“自媒体”这个词是谁发明的,但现在大家俨然把微信公众平台视为自媒体的最佳甚至唯一平台。自媒体的火爆,坊间看客所持意见各有不同,有人说这会是一场持久的革命,有人则发出“你全家都是自媒体”的戏谑之词。任何事物都不是非左即右的,我想聊下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做自媒体,需要把握的三种平衡关系。

一、内容品质与发送频率的关系。

这是个旧话题,但值得老生常谈。做自媒体必须有一颗敬畏之心。要为每一篇文章甚至每一个字负责。许多自媒体人在谈论甚至嘲讽传统媒体的没落,可明日黄花也是有可借鉴之处的。譬如对消息源的求证。

没错,微信公众平台推送评述或观点性文章,如果逻辑成立,即使角度有些怪异,文本有点粗糙,也不会受到什么批评,本就是一家之言嘛。但我确实看到过个别文章,消息来源不明,捕风捉影,引用的一些材料也没有经过考证,就娓娓道来。要知道我们不是都像尼尔·弗格森一样在写《未曾发生的历史》,除非自我安慰说就当作了次蹩脚的预言家。

质量稳定,口碑不赖之后,推送频率成为要考虑的一项事宜。想做成品牌,就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宁缺勿滥。如果觉得力不从心,千万不要硬撑着每天都写,或者东拼西凑、滥竽充数。不要给自己戴上道义枷锁,说什么“要对粉丝/订户负责”什么的,现代人患的是信息焦虑症,大家追随的是好的内容,而不是偶像。

其实做任何事都要首先考虑质与量的关系。九年前我在学校读研,刚开始写经济评论时一天一篇,因为那时是无名小卒,所以一稿多投,不到一年,最多的时候一篇文章先后发表在了近二十家媒体,那个开心。可又坚持了几个月,果断决定转变策略。因为意识到自己虽是财经专业,但以后八成会做媒体。那么重要的不是稿费,是成长,是口碑,遂转而只为三五家影响力大点的媒体写专栏,收获更丰,至今庆幸。

个体与联盟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联盟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思。第一,自媒体是一人主政,还是团队合作;第二,自媒体是完全独立,还是与一些机构或企业达成了某方面的共识;第三,不同自媒体之间的联盟。

对于第一点,我个人不主张“一个人的媒体”的形式。因为容易闭门造车容易孤芳自赏,同时也不赞成超过三个人的自媒体。两个人,或一个半,最好。两个人的,如曾航+庄明浩,前者媒体人出身,后者为创投人士,这样的组合甚好;而所谓“一个半”,就是再找一个视野开阔的助理——不是复制粘贴式打杂的,而是“内容特助”。譬如在你想谈一个话题时,他能和你碰撞,至少把业界其它观点整理呈现、点评。说白了仍是尽可能增加自媒体客观的属性,减少过强的个人情绪。如果做自媒体的本身就是媒体人,则更要注意这一点,我们不能成为自己反对的那种人。

与机构或企业合作的方式我认为不妥,或者说,多交流或松散型合作无妨,但紧密捆绑无益。譬如我这些年在南方周末一直是做财富人物报道,五年前的第一本书是与胡润合作的。现在是否可以与胡润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做一个“财富自媒体”。我认为不合适,也不会这样做。自媒体的之所以被称为自媒体,是因为他打破了一切的话题霸权,形成了一个群岛社会,每个人都是岛主。同样,不同自媒体间的“联盟”也要慎重。现在的联盟形态多是互相推介公众号,比较简单。但即使如此,也是在互相背书。

三、情怀与市场的关系。

做自媒体的同学大都是有情怀,也是聪明的人。可情怀和聪明有时会产生冲突。譬如研究一家公司,原本可以更深入一些,更专业一些,但碎片化的信息洪流和快餐式的消费节奏让一切打折。虽不至于浅尝辄止,但你心里知道其成色原本不应如此。可你说,没办法,我得“适应”市场,我知道读者需要什么,况且我不是经济学家不是咨询公司不是券商研究员,我要考虑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产出比”。说的也没错,但我觉得不能完全迎合外面的世界。实际上我们有的时候低估了读者的专业水平,有的时候则武断地对读者阅读习惯标签化。换句话说,如果一周你创作四篇文章,希望其中一篇真正沉下来,做成如传统媒体的“头条”或“深度报道”。这是在给自己交答卷,更是在避免丢失一个好习惯。

情怀和市场的另一层关系,是关于爱好与变现。因为程岑峰等一些人已开始有进账,许多人跃跃欲试,信心十足,觉得自己也差不到哪里去,这感觉就像大跃进。先不说禀赋的差异,积累的深浅,至少直接冲钱而干自媒体的同学,99%都没有戏。我们看到的那些腰包鼓起来的自媒体人,不是微信让他们发了财,而是微信让他们更容易发财。没有微信,他们一样可以找到靠谱又体面的变现渠道。天底下的事情大都是水到渠成的,既是爱好,找准定位,用心耕耘,总会开花结果。患上“微信渠道迷信症”的结果,轻则让自己内分泌紊乱,重则砸了自己之前打造的小招牌。

说了这么多,有些班门弄斧。因为我自己并没有做自媒体。我也考虑过,因为我之前在纸媒上的观点类的“产品”形态——南方周末上的“旁观富人圈”系列、上海证券报上的“愚者一虑”专栏,以及周末画报“荷尔蒙经济学”随笔等,主角都是中国企业家,分别写他们的财富观,商业技能以及“后院”生活——若转移阵地打个组合拳,做个微信公众号似乎也可以一度。可我始终没想明白我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即使未来有广告商感兴趣,我也担心自己的精力不足。可能我在传统媒体呆惯了,写作常有着天杀的仪式感,节奏一快,就容易事倍功半。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我非常佩服那些天天能写一大篇文章的朋友们的韧性。

不过我确与几个搭档经营着一个微信公众号(YouthMBA)——少年商学院。这和我所有之前安身立命的专业无关,而是一个有着半公益色彩、关于青少年启蒙与创新教育的平台。我看到听到周围所有的人都在感慨国内的教育,包括这些年我的采访对象——那些大佬们。今年春节的时候我想,能不能做一个牛叉的教育博客,同时做一个微信公众号,专门提供国内外关于青少年创造力方面鲜活的资讯及现身说法。于我而言,一来做这个与我先前从事的新闻行业皆具有启迪民智的功能,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是让你内心丰盈。二来也是因为两年前我升级做父亲后,也在考虑孩子未来的培养方式和教育问题。

我先后找到在香港、台湾和美国及欧洲共五位朋友,说了我的想法。大家一听很有兴致,分别负责提供自己所在地区或国家这方面的内容,并轮流做微信公众号的值班小编。教育博客也在架构和中了。朋友们的野心比我大,建议未来除了正常

的青少年思维启蒙的内容之外,至少再做三个系列,一是国内外100位创新教育名家访谈,二是100位国内外各界名人育儿经访谈,三是100位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普通人士的访谈。三个系列当中,国内与国外人士的比例皆为3:7。

你瞧,显然是一帮理想主义的家伙,特别是在美国的X同学,她现在除了常去参加各种创新教育方面的论坛和活动外,还准备花不菲的价钱给娃报一个班,目的之一是通过亲身体验来为我们未来的教育博客和微信公众平台提供更多一手资料。

而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开了一个月,主要通过朋友圈的分享即积累起上千订户,不少网友常主动给我们推荐文章、图书或其它,希望与大家一同分享。这让我很受触动,也觉得,其实相比于自媒体,兴趣小组或公益组织如果能够好好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无论对自我提升还是社会变革,更有着不可低估的能量。

本文系作者 东方愚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