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被热议全球首款AR电视,到底戳中了哪些痛点?

当更多的电视厂商还在思考,大屏幕和何种技术结合,能造就下一轮新技术浪潮时, AR技术给创维带来了新启发。每当一种新的交互方式产生,我们总会看到变革的力量。

8月29日,创维举行了“见世界所未见”新品发布会。早在发布会前几日大家纷纷猜测其有可能会再次发布创维OLED有机电视新品,谁知当日却重磅推出“全球首款AR电视”。在手机占据了人们绝大多数注意力的今天,电视领域的创新还能把“低头族”拉回客厅这个家庭娱乐场所吗?

钛媒体就创维的这一举措,特别发起了“AR技术能让你的客厅重焕新生吗”竞拍话题,引起了小伙伴们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观点。

钛媒体作者张霖在“AR电视,想让你的客厅成为新的桌面”一文中给出了AR技术与OLED大屏幕的结合将造就新一轮的技术浪潮的观点:

行业内都将AR视为一把可能开启未来的“钥匙”,代表着下一代视觉计算平台的趋势,当电视接连了AR技术,我们便有了更多维度上的遐想,客厅似乎可以变成一个新系统下的桌面。

火热的AR投资背后,其实是人类对我们所处的“近眼显示”时代的反思。那么下一个横跨虚拟和现实的空间体验时代由谁来成就?除了AR视觉技术的升级,答案可能就在于:大屏幕。

大屏幕如何推动AR技术?首先,是功能属性上会更多的扩展。其次,是可能催生的客厅商业文化。最后,作为客厅最重要的电器,AR电视带来的新的交互体验,在现在越来越明晰的智能家居概念下,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钛媒体作者蔡鹏程也在“多屏时代的大屏技术之争,OLED也许是一支奇兵”中给出了相同的观点:

近年来,OLED在电视行业里热了起来,百度指数是最直观的例证,OLED的百度指数在今年5月达到了高峰(5400)——是往年平均水平的近5倍。作为电视机产品最重要、成本占比最高的组件,显示面板的更新换代和技术革新,往往会引发新一轮洗牌。

据市场调研机构IHS的数据显示,OLED的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将得到高速发展,预计到2022年,这一市场将增长到291亿美元,企业们看中的正是这个未来市场的潜力。

如今的彩电行业早已进入了技术驱动的时代,在消费者眼里的一个细微差别,可能正是一个企业的费尽心血建立的技术壁垒。OLED能否将彩电行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恐怕只有时间能证明。

钛媒体作者杨斯钧在“应用广泛的AR电视风口即将到来,提前入局不是坏事”一文中给出了AR电视风口即将到来对观点:

为什么说AR是风口?

时势造英雄,AR电视诞生的背后其实是整体AR产业的迈进。

据投资银行Digi-Capita去年发布了的一份报告显示,至2020年,全球增强现实(AR)与虚拟现实(VR)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00亿美元(约合9285亿元)。其中AR市场规模为1200亿美元,VR市场规模则仅300亿美元。

他认为AR将带来教育、综艺节目、体育赛事、游戏、新闻、网购、医疗等多方面的改变。AR电视是一个全新的、实用性极强的发展方向,早入局能让创维及早的奠定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从长线发展来说,这是非常有利的。

钛媒体作者男童鞋“AR电视真正能征服的消费人群,可能是有孩家庭”的文章则指出“AR电视或成为家庭关系的“重要维系者“”:

不可否认,当下观看电视的人数在不断减少,本质上是家庭成员间关系的淡薄。不过,在客厅中的电视其独特的优势不会变,那就是作为家庭关系的重要维系者,并且集成了AR技术后,这种角色将重生,再次回归甚至更为突出。

事物都有两面性,有肯定就会有担忧和质疑。

钛媒体作者邵鲁文在“AR+电视,首先你得真的有“客厅经济”然后才能有AR”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所谓客厅经济,其含义大致是围绕智能电视和互联网为基础的,将PC与移动终端排除在外的泛娱乐平台。这个平台以电视为视觉载体,包含了游戏、观影、互动等多种体验方式。其核心在于,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到电视上,才有进一步延伸的可能。

然而就目前“低头族”现象愈演愈烈的现状下,将人们视线从手机拉回到电视,这本身就是一个逆向的过程,而那些不使用网络设备,更年长些的电视受众,又怎么可能会对客厅经济诸如主机游戏、AR这些衍生产品感兴趣呢?以至于提出一个疑问:客厅经济真的存在吗?虽然AR+电视的客厅经济看上去很美,设想很前卫,也很有吸引力,然而要取得想象中的效果,似乎有些太过仓促。

如果说VR代表的虚拟现实是“送你去体验一个虚拟世界”,那么AR则是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之上通过智能设备来提供一种全新的交互,让你感受现实和虚拟的融合。

当更多的电视厂商还在思考,大屏幕和何种技术结合,能造就下一轮新技术浪潮时, AR技术给创维带来了新启发。每当一种新的交互方式产生,我们总会看到变革的力量。

但如邵鲁文所言,新技术的发展落地需要时间,用户的吸纳培育同样需要时间,AR+电视是一次看上去很美的冒险,能否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有耐心。

本文系作者 小钛君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Glulubvkukvh

    回复 2016.10.17 · via ipad
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