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不是豌豆荚们没有成为伟大的公司,而是“冬天”太冷

处于红海的创业公司,尤其是那些已经拿到了C轮,又身处BAT入场领域的创业公司,如果没有足够清晰的盈利模式或者足够领先的市场地位,很可能,熬不过这个冬天。

“豌豆荚”最终还是委身阿里,科技圈一片叹息。有人说,这是愿赌服输,当年愿赌,如今市场不好而已。而另一家曾经估值高达65亿美金的明星公司微店,也于近期传出了坏消息。

市场确实不好。有媒体盘点,问为什么豌豆荚们没有成为伟大的公司,我倒是觉得,不是他们没有成为伟大的公司,而是冬天可能太冷。

和此前的历次资本寒冬不同,这波寒流是由多个因素交织而成:

一、整体经济下行:就整体大环境而言,中国经济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当下更是已经进入L型经济周期,更悲观的声音是,中国经济在这个下行周期里,GDP增速将会到4%以下。

二、科技行业颠覆式创新红利终结:对于科技行业来说,颠覆式技术创新带来的红利也正在进入尾声。此前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都带来了巨大的红利窗口,并相应造就了一批伟大的企业。但现在,行业内还没有出现足够量级的技术创新。

三、资本收紧:资本对中国经济未来的看低,以及人民币的持续贬值,所导致的资本本身的收紧。

“经济下行+创新红利将尽”——今天中国的创业者和投资人,还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周期。上一次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前,中国经济本身还在高速增长,互联网仍享受着巨大的人口红利。

但现在,一切都变了。

谨慎的投资者

暴风雨来临前总有征兆。据《创业家》分析,2016年(1-5月份)许多投资机构的投资次数与2015年同期相比出现了腰斩式甚至断崖式的下跌。这意味着,中国整体融资环境都不太妙。

数据显示,险峰华兴、洪泰基金、创新工场、阿米巴资本、联想之星、九合创投、英诺天使基金、真格基金等8家机构中有6家,今年前5个月的投资次数较去年同期缩减超50%。

红杉资本(中国)、IDG资本、经纬中国等VC机构的投资案例也明显缩减了,缩减幅度在45%-67%之间不等。

显然,资本已经明显的传递出了趋紧的信号。

资本潮水退去,巨头入场

那些好年景里,资本曾经蜂拥而至的领域如今已成红海,竞争变得越来越艰难。潮水涌上来,造就一大批“风口公司”,潮水退去,巨头入场,裸泳者必将承受空前的压力。

在严酷的资本环境下,下一个、可能以更不体面的方式倒下的,会是哪家公司?

我不想重谈“C轮死”的旧调。在这一波寒流里,遭遇最大威胁的无疑会是C轮之后的公司们。

进入C轮,运营成本可能是千万级的,任何一个低级失误,都可能造成大量失血。此外,进入C轮,意味着在所处的领域确实存在机会。当蛋糕不再变大,任何机会都会引来巨头的光顾。

眼下,资本寒冬迫近和投资缩紧,则意味着曾经的明星创业项目绝大多数会被重新评估,创业公司很难再依靠烧钱、补贴和推广来获取大量新增用户。

已过C轮、但仍处于第二阵营的创业公司亟需思考并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持足够领先的行业地位,以及形成清晰的、可证明的盈利模式。如果两者都不具备,下场基本是被巨头们吞食。

从这个角度看,被阿里以2亿美金收购的豌豆荚,很可能只是个一系列变局的开始。

不是成就伟大,而是挣扎着要活下去。

1、豌豆荚:委身巨头的明星应用

豌豆荚曾经野心勃勃,想在手机分发市场成为独立于BAT和手机厂商的第三极,但激烈的竞争格局和自身转型的失败,让它不得不低下头,服从“赢家通吃”的自然法则。

早在被收购之前,王俊煜就很清楚地意识到:用户发现应用方式的改变、用户黏性降低、巨头的入侵、渠道走向固化和碎片化,意味着作为独立安卓商店的豌豆荚在渠道上将越走越窄。

而如今的应用分发市场,早已不是豌豆荚2010年出道时的景象。2010年豌豆荚创立时,正处于技术红利的开端、经济上升周期的尾巴。从2011年到2012年,伴随着智能手机在中国的出货量从7000万飙升至1亿9000万部,豌豆荚成为国内最成功的应用商店之一。

作为具有“分发”属性的入口级产品,巨头们纷纷强势进入应用商店市场:360手机助手,腾讯应用宝,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应用商店开始瓜手机分发市场。2013年,百度以令人咋舌的19亿美金收购了91无线,UC花了约1亿美金收购了PP助手。

豌豆荚也尝试改变,从内容商店升级为内容搜索平台。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应用分发渠道,用户在这里下载完APP,就没有任何用途了,而是努力成为一个内容搜索入口,聚合视频、电子书、游戏等娱乐内容,把用户留住。

但时间不等人。在一个具有战略地位的竞争市场,没有巨头加持,拼内容、流量越来越难。无法获取更多的用户以及更大的用户黏性的豌豆荚,实际上难以逃离被收购的下场。

2、一点资讯:内容分发领域的昔日黑马

如果说当初巨头们为了应用分发市场争得不可开交,那么2016年,同样白热化的竞争在内容分发领域上演了。

在这块硝烟四起的战场上,曾经的明星创业公司一点资讯却似乎毫无动静。

自2015年3月以来,这个内容分发领域的先行者,既没有像今日头条那样开始大规模的商业化尝试,也没有再传出新的融资消息。这意味着它缺乏稳定的现金流和充足的现金储备来应对这个“冬天”。

知名刷机网站“售后帮”上的一则消息可以从侧面佐证:公告称,一点资讯自2016年5月17日起开始暂停刷机业务,7月17号之后不再支付刷机费用。

一点资讯创办于2011年。两年时间内,它更换了近20个版本,但用户量一直在十几万人徘徊。2014年,一点资讯的装机量为300万台。2015年,得益于和小米的合作,一点资讯迎来用户暴增期,一年内装机量增长了1900%。在此期间,凤凰通过三轮注资共7000万美元,成为了一点资讯第一大股东。

但是,第三方数据显示,一点资讯的手机用户90%以上来自小米的合作,合作方式是白牌预装。白牌,意味着预装软件不显示一点资讯的品牌。1.5亿小米手机用户,很可能不知道自己手机里的新闻资讯APP真名叫一点资讯。

刷机,因而成为一点资讯建立自身品牌的重要手段。

但如今,一点资讯已经到了可以放弃刷机而保有市场的地步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相比于应用分发市场,内容分发市场一直被认为是更有优势的入口市场:用户场景更多,用户黏性更高。目睹内容分发市场的广阔前景,担心错失机遇的巨头们纷纷入场。个性化资讯平台竞争越来越激烈。从2016年初今日头条年会上,创始人张一鸣提出要决战全国第一、“做中国第一内容创作平台”,到阿里UC号、百度百家号,腾讯天天快报,BAT三家全部入场。此外,一些工具类软件,诸如猎豹浏览器也开始进军内容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一点资讯已有一年多时间没有传出融资消息了。今年年初,有媒体报道一点资讯向凤凰借款2000万美金用于日常运营,如今又传出停止刷机。

坏消息似乎太多,没有足够粮草的小玩家能挺过这个冬天吗?

3、爱鲜蜂:O2O的烧钱游戏还能持续多久?

和一点资讯一样,O2O领域的昔日创业明星爱鲜蜂也遭遇了资金困境。曾在一年内拿下4轮融资、融资累计超过1.1亿美金的爱鲜蜂,现在正以“人员优化”的名义裁掉超过三分之一的员工,以此缩减开支。

爱鲜蜂创立于2014年,属于第一批火起来的O2O企业。创始人张赢将企业定位于“社区零售便利店”,致力于生鲜食品和生活用品的“最后一公里配送”。然而和一点资讯情况相似,自去年6月份以来,爱鲜蜂就再也没有传出过融资消息。今年3月份,张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公司正在准备D轮融资。但迄今为止,并无确实消息。

3月24日,一张爱鲜蜂被讨薪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传开。在照片上,人们手拉横幅,上面写着“无良公司爱鲜蜂,欠我们血汗钱,还我们血汗钱”。后来,爱鲜蜂方面回应称,打横幅的并非爱鲜蜂员工,而是负责爱鲜蜂部分物流配送工作的相关人员,爱鲜蜂从未出现过拖欠过员工工资的行为。

在D轮融资前夕被爆出“拖欠工资”,不排除是竞争对手打击的结果。自2015年起,阿里、京东等巨头们竞相涉足社区配送,各大外卖平台、生鲜电商也相继推出上门服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爱鲜蜂生存压力与日俱增。

事实上,由于超市O2O盈利空间有限,爱鲜蜂的对手们也不怎么好过。根据公开报道,京东到家已经和达达合并,多点的创始团队基本已离职,社区001已经死亡,还有小美快购、有米有、店里客、多客多米等众多小玩家勉强维持、转型或者已经消亡。

爱鲜蜂模式本身很“轻”,既没有库存,也不自建物流体系,成本相对较低,如有必要能有效快速缩减开支。此次它大幅度裁员,无疑从侧面证实资本寒冬确实来了。当投资机构纷纷对O2O领域捂紧钱袋,裁员后的爱鲜蜂要守来它的D轮融资,恐怕也非易事。

总的来说,不是豌豆荚们为什么没有成为伟大公司,是这个冬天太冷,那些原本的机会,已经不再是机会。资本趋利,他们需要寻找稳健、代表未来、能够安全退出的标的。

处于红海的创业公司,尤其是那些已经拿到了C轮,又身处BAT入场领域的创业公司,如果没有足够清晰的盈利模式或者足够领先的市场地位,很可能,熬不过这个冬天。

本文系作者 techreser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豌豆荚,一个应用分发平台,也想成为伟大的公司?那还有天理吗?

    回复 2016.07.10 · via pc
  • 好冷

    回复 2016.07.11 · via iphone
  • 走错方向也是错,而且是重要的错误

    回复 2016.07.10 · via android
4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