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内地高房价毁了爱情和理想?听LinkedIn经理说说香港的!

上周,一位上海的同事拿着《纽约时报》上看到的消息来问我,香港房价真的是18万1平?你真的会买?我知道他说的是,香港筲箕湾新开楼盘远晴(Le Riviera),那个楼盘可以远眺维多利亚港。一套房差不多26平方米,440万人民币,17、8万1平的样子。其实这并不是最贵的,类似的微型公寓,在香港还有很多。“我不觉得房价合理,但如果换成我,我也会买,因为身不由己”,我对上海同事说,这就是一个普通香港年轻人对待买房的态度。

上周,一位上海的同事拿着《纽约时报》上看到的消息来问我,香港房价真的是18万1平?你真的会买?他接着告诉我说,上海的汤臣一品(曾为上海最贵的楼盘,可以俯瞰黄浦江,传小S老公购入过)也就20万一平。你可以顺便脑补他当时吃惊的表情。

我知道他说的是,香港筲箕湾新开楼盘远晴(Le Riviera),那个楼盘可以远眺维多利亚港。一套房差不多26平方米,440万人民币,17、8万1平的样子。其实这并不是最贵的,类似的微型公寓,在香港还有很多。

现实就是如此,有一个美国市场咨询机构Demographia最新发布的报告,楼价中位数是家庭每年收入中位数的14.9倍,人均居住面积是美国的5分之1,连续4年排名世界房价负担第一城市。在网上,这样的报告很多很多。

“我不觉得房价合理,但如果换成我,我也会买,因为身不由己”,我对上海同事说,这就是一个普通香港年轻人对待买房的态度。

 

要工作10年,才能付得起首付,还要女朋友愿意分摊

我来自单亲家庭,一家人住在政府廉租房里。所以,从小以来就是靠自己努力奋斗,你可以上领英搜索我的档案,我在多伦多大学读书的时候每年都拿奖学金,而且不止一个。

自己工作5、6年,交了女朋友,确实在考虑结婚这个人生大事。但现实就是,要买房只能靠自己,家里不可能资助。所以现实就是,

“在香港,如果想买比较靠近上班地点(主要是外企集中的维港附近地区,如中环、铜锣湾、尖沙咀),房子每一尺(10尺为1平方米)差不多要1.8-2万,所以是18-20万1平。如果我要买40平的单位,要差不多800、900万;即使可以抵押最多60%,首付也要400万左右。如果跟女朋友分担,每个人出200万,每月存2万,也要近10年才能付得起首付。所以现实是,我要工作10年,才能买40平的单位。”

你问我为什么不像内地一样买郊区一点的房子?

我告诉你,我家在九龙东北,那边10年楼龄左右的房子价格大约为10-11万1平,买40平方米的房子最开始也要存够200万。如果公司在铜锣湾,来回要2小时,每天坐地铁就要40元,还有你的精力。

 

北上广和香港到底有何不同

房价高的逻辑和内地一样,就是炒房。

香港人有个比喻,叫“上车”,意为大家没有房的时候只能一直辛苦走路,有了房就像上车,可以租出去,资源越来越多,能迅速往前跑了,但一开始得跨过一道槛。

它造成了局面和内地一样,有房子的人房子越来越多,没房子的人更买不起房子。

“其实人没有自己的家,心里是没有底。但另一方面看,如果看开点,现实就是这样,不是非得买房”。

香港好的是,因为很多人真的买不起,我们对房的概念没有这么重,不是谈婚论嫁的硬性指标。但我觉得在内地,没有房就不要谈了。

但结婚摆酒,给女方礼金,加起来也要60万,这是平均水平。成家之后,孩子教育、父母养老,压力很大。

我的工资是平均以上水平,压力依然很大。所以香港人整体来说,大家生活都不是很满意,焦虑是必然的。今年10月,我刚从领英香港调到北京。同样是大城市何高房价,各种差别还是让我感触颇深。

内地的微信朋友圈跟香港的Facebook不同,在香港,10条中有9条都是我去哪个高大上餐厅了,或者是我在欧洲或者在美国。没有人说我今天做了一顿饭。

香港人对物质、生活追求很强,找乐趣的方式比较单一,就是买名牌,出国旅游。生活里能感到欣慰的小事情,并不很多。比如,我去郊外转一圈,也不会晒出来。起码要去日本吃饭,去韩国买东西才敢晒。很多时候你看到别人怎么又到欧洲了,也会给你很多压力。

享乐主义、物质主义、攀比感在香港的Facebook圈里“生长”着,在一个个圈层中扩展,最后可能成为全社会的焦虑,而这种氛围是从他们这一代才开始的,与勤劳拼搏的父辈为下一代划出起跑线的差距有关。

但在内地,虽然对物质也有追求,但心理压力没有这么大,大家的活法更多元化,可能周末郊游,做烘培,跟家人团聚这些普通生活,就让人觉得充满乐趣了。

在北京,文化生活丰富想看小的独立团体演出,很容易找到。在香港,还要花费几百块去文化中心。物质追求之外,香港人精神追求少了一点。

 

香港是个M型社会

香港政府在想方设法帮年轻人,但这种情况会改善么?

我先来解释下“M型社会”这个概念。它是日本趋势学研究者大前研一,以日本近20年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类型的判断。

即,原本人数最多的中等收入阶层,除了一小部分能往上挤入少数的高收入阶层,其他大多数沦为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原本的中间阶层凹陷下去,变得很小,于是,社会像个被拉开的“M”字。

我觉得,未来,M型社会在香港会越来越明显。如果我输在起跑线上了,我这一代都看不到希望,只能靠下一代了。这种资源分配悬殊的现状,仅凭个人很难改变。因为如果你有物业,就可以凭此再赚钱,赚越多的人享受的特权、资源机会就越多,也就越容易省钱和赚钱。

再回到自己身上,我觉得轻松一点不要想太多,拥有自己的房子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在工作上,如何做精自己的领域,另一方面,组建家庭和照顾好自己的母亲。这就是我理想的生活状态。

 

一些数据

在文末,我们附上一些香港的数据供参考。

1、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014年数据,香港20-44岁的人口有209.68万,占总人口29%。

2、同统计数据2011年数据显示,香港收入最高的部分人群的收入是最低的人群的45.9倍,且前者的实际收入在过去十年间增加了20%,后者的实际收入却减少了25%,这种趋势近年有扩大的趋势。

3、香港房屋委员会2014年数据显示,全港243.84万家庭,租户比例达到50.6%。私人永久性单位每平方米实用面积的最高平均月租为343港元(港岛),最高平均卖价则达到125,952港元(港岛)。

4、2013年,从事经济活动的家庭住户每月总收入中位数,为27,000港元,最高的港岛中西区,不过42,000港元。

5、即使政府提供了各种公屋计划,租售合计也不过满足了45.8%的人口,而且公屋大多位置偏远,空间狭小。

【本文作者梁君靖(Stephen Leung),LinkedIn领英企业客户销售经理,香港人,今年10月刚从香港调到北京。】

本文系作者 LinkedIn领英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