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DRAM市场上,韩企占比飙升,排名老三的美光出路在哪里?

韩国企业三星和SK海力士的市占率进一步冲高至接近75%,这已经是连续6个季度创下历史新高,那么第三位的美光前途在何方呢?

目前,全球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也称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是最为常见的系统内存)市场主要由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占有。近日美国市调公司IHS指,韩国企业三星和SK海力士的市占率进一步冲高至接近75%,这已经是连续6个季度创下历史新高,那么第三位的美光前途在何方呢?

三星已在技术方面遥遥领先

据DRAMeXchange的报告,受2015年四季度全球DRAM市场营收下滑约9%的影响,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家的营收分别下滑9.7%、9.3%、10.5%,美光的下滑幅度比两家韩国企业的下滑幅度更大,导致其市场份额下滑,而三星和SK海力士的市场份额反而出现上升。

在制造工艺方面,SK海力士和美光去年中才引入20nm工艺,预计今年转进18/16nm工艺,而三星本月初宣布已量产10nm的DRAM,可以看到三星在制造工艺方面已遥遥领先于另外两家企业。据了解,采用10nm工艺的DRAM传输率可以达到3200Mbps,较20nm工艺提升了30%的性能,这帮助三星将进一步巩固其作为DRAM市场老大的地位。

三星积极推进10nm工艺除了要与DRAM同行竞争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要与半导体代工老大台积电进行工艺竞争。台积电和三星目前都在积极推进10nm逻辑制程,希望在今年底前量产,领先Intel,双方俱是以SRAM和DRAM产品锤炼自家的10nm工艺,在良率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再导入手机芯片等逻辑产品。

台媒报道指台积电正加速推进其10nm工艺,去年10月即以7nm工艺生产出SRAM产品,其希望今年三季度将10nm工艺导入逻辑产品。三星和台积电积极推进10nm工艺是希望以更先进的工艺争夺苹果、高通和华为都手机芯片企业的订单。

2015年全球PC市场萎缩和手机市场发展速度下滑,导致DRAM和NAND Flash价格出现下滑,加上技术方面落后,2015年这三大DRAM企业的营收只有美光的出现了15.1%的下滑,三星在DRAM方面的营收反而获得了9%的增长,SK海力士获得2.4%的微幅增长。

美光意图与Intel合作寻找出路

Intel是全球半导体老大,不过这几年其在移动市场发展受到挫折,除了通过大幅度补贴在平板电脑市场获得进展外,在手机芯片市场并没有获得突破,而PC市场去年出现的萎缩也同样影响了它的业绩,导致它的营收出现了1.2%的下滑,相比之下第二位的三星半导体收入获得了9%的上升,双方的差距进一步拉近,甚至业界热议三星在半导体业务收入方面何时超越Intel。

于是Intel又开始对DRAM等存储芯片业务发生了浓厚的兴趣。Intel早期其实是DRAM的老大不过后来被日本企业击败于是退出了这一市场转型为处理器企业并获得成功,如今面对着三星的竞争希望再度回归这一市场选择与美光合作,去年7月双方发布了3D XPoint技术,被誉为全新的存储芯片技术,比现有的SSD速度快千倍。

如果Intel能与美光全心合作,双方自然是共赢的事情。Intel如今的14nmFinFET工艺依然是全球一流的制造工艺,量产时间比三星的14nm工艺早几个月,目前其预计到明年量产10nm工艺,在初期同样可以如三星和台积电一样先用10nm生产美光的DRAM芯片帮助其加速10nm工艺的改进。另外由于PC市场的萎缩Intel的半导体工艺产能出现过剩也正希望开拓代工业务,采用现有的14nm工艺生产美光DRAM芯片可以立即获得赶超SK海力士的工艺技术。

Intel对存储芯片的野心并不仅止于此,去年中Intel巨资收购了Altera,可以预见的是Intel会把 Altera的FPGA架构应用在其NAND芯片中。到了去年10月Intel宣布将在3-5年内投资55亿美元扩建其位于大连的半导体工厂生产固态硬盘,这意味着其对美光的依赖会大幅度降低。

Intel目前垄断着服务器市场,拥有该市场超过九成的市场份额,服务器芯片也是Intel的主要利润来源。将固态硬盘用作服务器加速器,能将缓存、内存和NAND芯片紧密捆绑在服务器的内存-CPU通道上,可以大幅度提升服务器芯片的性能,增强Intel的服务器芯片竞争力,借此可以挑战三星、SanDisk等存储芯片企业,Intel也将因此额外增加很大一笔收入,此举可谓一举多得!

近日美光发布的2016财度第2财季(截止2016年3月)营收仅为29.3亿美元,环比下滑12.4%,同比更大跌29.6%,是自2015财年第1财季以来连续5季衰退,净亏损970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盈利9.4亿美元,本来寄望与Intel合作走出困境的又面对着Intel的野心,其未来出路在何方?或许又要再次寻找中国买家了,去年中国的紫光就曾提出收购美光。(本文首发钛媒体)

(更多及时互动与福利,关注钛媒体微信公众号)

本文系作者 柏铭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