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照可以自学直考了, O2O学车市场未火先热

这对于不习惯驾校束缚的学车者无疑是一大利好。虽然目前各地都没有明确给出自学直考的实施细则,但一些O2O陪驾公司已经推出了私人学车教练的项目,整个市场未火先热。

驾照可自学直考,这则消息让许多人为之心动。前些天,国务院网站发布了《关于推进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其对驾考报名、教学、考试事项、驾驶证补办等流程都进行了重大修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后驾驶证可以自学直考,不必非去驾校不可啦!

这对于不习惯驾校束缚的学车者无疑是一大利好。虽然目前各地都没有明确给出自学直考的实施细则,但一些O2O陪驾公司已经推出了私人学车教练的项目,整个市场未火先热。

O2O学车来了

“你要学车的话,可以加入我们58学车的QQ群。”对于新取得驾照的本本族而言,58陪练必然不陌生,通过它花几十元就能请到资深驾驶员陪驾,不必自己一个人胆战心惊去磨练。就在1个多月前,58旗下又衍生出一个新项目:58学车。不过,目前仅对杭州地区的学车者开放手动挡训练服务。

据了解,早在今年7月杭州就开始实施“自主约考”,学员可不通过驾校直接去当地车管所预约考驾照,这也是一些O2O企业率先在杭州开放学车业务的重要原因。据了解,通过O2O企业提供的驾驶培训,学员要在4个月内完成全部考试内容,在报名时一次付清全部学费,这同陪驾服务不同,陪驾一次收一次费用。

对于要打造“互联网驾校”O2O学车模式的创业者而言,机会已经出现。

就58学车模式来看,和此前的O2O上门到家服务有不少相似之处。费用相对便宜,O2O平台上报出的学费要比目前市场价低20%左右。此外,训练模式也更灵活,用户通过手机App就能事先了解教练的个人信息,包括是否有教练证、驾龄、训练范围、训练场地以及此前各类科目的通过率等。根据这些信息,学员可自主选择教练。一旦确定教练后,科目二(小路考)和科目三(大路考)的训练就由学员与教练自主确定,通过手机App 提前预约,学车期间,可基本保障每位学员一人一车。

除了教练可自主挑选外,学车场地也可根据学员所在地就近安排。目前在杭州地区,58学车平台上可供选择的教练人数为23人,学车场地共有11个,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域。目前,这一相对自由的O2O学车模式已经受到一批学车族的关注。据58学车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上线以来,报名的已有接近500人,考完的大约50人左右。

目前除了58学车模式外,另一种O2O模式更偏向C2B。

比如“91学车”, 学员先体验一节课后再选择平台上的驾校,不满意可中途更换。这种模式的报名费是分批支付,报名时交10%给平台,余下90%分批给驾校(这90%的费用中,报名时给驾校40%,科目二考完,交余下50%给驾校。)学员拿到驾照后,平台方再将10%费用给驾校。不满意可随时更换,给了学车者更多自由。

方便不少,问题也不少

《意见》的出台推动我国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全面改革,根据《意见》要求,2016年开始到2018年,将逐步推行并允许个人使用加装安全辅助装置的自备车辆,在具备安全驾驶经历等条件的随车人员指导下,按照指定的路线、时间学习驾驶,并直接申请考试。同时,必须推行计时培训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的服务。

在行业人士看来,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将催生一批互联网创业者的入场,在学车费用、灵活性上助推新模式的产生。但与生活类O2O服务不同的是,驾驶员培训对场地要求很高,这对于擅长“轻模式”的O2O企业来说将是一大挑战。

“我已经有两个星期没有约到教练了。”一位在58学车上的学员告诉《IT时报》记者,他最初考虑到传统驾校学车有不少隐形费用,看到互联网模式下承诺一次付清,不需要额外付费,就觉得比较放心。但如今上车练习之后,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

根据58学车官方人士介绍,平台上的教练均为“自营”,由他们统一管理。但不少学员却发现这些教练并不好约,“最近两周内,每次想约,都发现教练没有空档。”而一旦预约成功,就不得不一次学4个小时,如此分布不均的学习节奏让这位学员大呼吃不消。同时,对于平台打出的“一对一”模式,学员大多抱有疑虑,“科目二中共有5个项目,前期的每个项目单独练习都是一对一,但5个都练习到位后,就是集训,和驾校一样,教练是一对多训练。”

从公示信息看,58学车平台上的教练全部都是挂靠在传统驾校内,每位教练都有固定训练场地。在已经学过的学员看来,这些教练并非全职,更像是“兼职”,“和传统驾校教练差不多,经常会骂人,有些话难听。我现在去了两次,学了6个小时吧,也就学了入库出库。”

此外,教练难约或与场地有限有关。从58学车官方公布的11处学车场地来看,除了停车场外,其余10处均为驾驶员培训中心或者培训学校。而作为非传统驾校的互联网平台,依然很难解决场地限制,“互联网平台基本上都是租用驾校场地的,时间上他们没有控制权。”(本文作者章蔚玮)

IT时报

72篇资讯

粉丝

中国最早的通信类媒体之一,50年以上传播历史。《IT时报》以敏锐视觉轻松解读城市数字化进程。微信号 / 易信号:vittimes

本文系作者 IT时报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这个纯粹是扯淡,场地,还有正规化的就能把人害死。

    回复 2015.12.21 · via android
  • 呵呵,冷静旁观

    回复 2016.01.01 · via android
134
2
124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