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变成百货公司的小米,是病在“不专注”上吗?

去年还言必谈小米模式,互联网思维,今年很多媒体对此却避之不及。小米也似乎从大家口中的优等生一夜之间变成问题少年。基于数据的解读让我们不能责怪媒体的跟风报道,人云亦云。毕竟无论是来自Canalys的数据分析,还是根据IHS解读报道,华为第三季度整体出货量都超过小米。如果把病因归结于小米不专注,可能是你还没有真正了解小米模式。

“小米病了”很多人这样说。

去年还言必谈小米模式,互联网思维,今年很多媒体对此却避之不及。小米也似乎从大家口中的优等生一夜之间变成问题少年。基于数据的解读让我们不能责怪媒体的跟风报道,人云亦云。毕竟无论是来自Canalys的数据分析,还是根据IHS解读报道,华为第三季度整体出货量都超过小米。

小米病在哪里

在找出小米的病因之前我们需要把时间往前翻。

2014年小米曾取得骄人的成绩,手机的出货量达到6112万部,相比于2013年的1870万部,这个数字增长了227%。同时在2014年的年底小米 宣布完成新一轮11亿美元融资,估值450亿。除了知道投资方是All-stars、DST、GIC、厚朴投资和云峰基金等机构之外,其他具体的细节局外 人知之甚少。

而在今年的两会上,雷军表示小米手机计划今年销量8000万到1亿支。但2015年上半年,小米手机出货量仅有3470万台,引发了媒体的质疑。再加上多 位来自手机供应链人士的透露“7月份,小米从原来的意向订单里砍掉了200多万套材料,这些本来是为红米2A准备的,同时,小米4、Note的意向订单 砍掉更多。”小米4、小米Note已经出现很多库存积压,不得不砍订单,“1亿的目标基本没戏,血拼8000万还有一定可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小 米能否完成销售目标的讨论越演越烈。

而这些似乎激怒了小米。10月份雷军和林斌在微博上引用腾讯互联网白皮书中的活跃机型来力证小米销量并没有下降(虽然逻辑上活跃机型占比和销量增长并没有必然关系)。

随后又陷入和华为“谁才是销量第一“的“真假美猴王”之争。前文讲到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的数据报道称,华为在第三季度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 第一大生产商。小米对此表示不服,引用IHS相关数据称,华为的数据是基于全球出货量,不指国内市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三季度出货量数据,小米以16.4%的市场份额仍然位居第一。

这还不够,10月23日雷军发微博称今年双十一将会在小米网、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同时开展。但为了争夺双十一销量第一的宝座,双十一当天小米将官网流量全部引向天猫,也就是说,去小米官网购买的用户,被直接跳转到天猫商城。

再加上小米一改传统,积极扩展线下体验店,加速布局海外市场。种种迹象表明,为了实现高增长的年度目标,小米已经近乎疯狂。这让笔者有理由怀疑,去年年底小米11亿美元融资,甚至之前的几轮融资中,投资者可能都已签署了保护性条款。当小米不能实现高速增长的目标之后,这一机关就会被触发,而小米的损失无疑 是惨重的。

而年初雷军接受福布斯访问时候也曾说,四年里唯一的错误就是把小米少估了一个零。可见按照雷军真实的想法,小米可能不会有那么高的估值。但小米估值450亿美元之后,绝大多数投资者也许对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为零。这也是增长瓶颈给小米带来的最大危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刊文,“小米并非按照手机厂商去估值,而是像Facebook一样,按照用户数估值,所以小米高速增长时能达到450亿美元的估值,没有足够的用户增速,小米无法支撑自己的估值梦想,投资者也不会允许小米增速下降。”

所以小米的高估值,决定了要高增长,要用户数。这也是小米在双十一争夺战中,似下了军令状般,不关心销售额,却一定争销量第一宝座的原因。

小米的“不专注”是个伪命题

按照正常思维,小米如果不能完成销量目标,那一定是过度看中营销而不注重修炼内功得结果。就像销售人员没有完成业绩首先反思的就是自己够不够努力一样。这在心里上也很容易被接受。毕竟小米的4G全网通、2K分辨率屏幕、双色温闪光灯总是慢人一拍。而指纹识别、全金属机身等人民群众强烈呼唤的改变至今不见应用在小米手机上。

但以小米的价值观来看,高成长才是王道。创新意味着成本高,无论是iPhone还是配有曲面屏的三星edge系列,抑或是国内较早配有指纹识别的 Mate7价格都高高在上,与雷军微博“小米是做出让每个人都买得起的优质产品”理念并不相符。而且之前米粉称雷军为雷布斯,其实就是希望雷军能向苹果一样引领手机行业的革新,但雷军不喜欢别人这样叫他,称小米更像亚马逊。其实正是心里不能承受这样的期望产生的不适感。

而且根据边际效应,创新带来的用户增长有限,但花费的成本高昂,而且这种创新短期内也不一定能见效,不利于小米的弯道超车。因此按照投入产出比来衡量无论 是资本收益还是时间收益都极不划算。不如利用现有成熟技术,把产品做到一定品质(可能是百分之八十,笔者假定)再以低价出售,获得迅速增长。之后再以同样 方法去扩展其他生态。于是,小米渐渐的成了人们口中的百货公司。从空气净化器,到床头灯,应有尽有。

“不专注”用户会肯定有逃离,但如果减少的人数小于“不专注”通过其他生态的扩展增加的人数则这种模式就能为存。

所以如果把病因归结于小米不专注,可能是你还没有真正了解小米模式。

但这种模式却忽略了用户逃离的积聚因素,忽略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在质变没有到来之前,为了获得更多应户数,小米又祭出了低价利器,无论是小米4c还是红米note2都是低价机型。当然如果这种红利也被吃尽的话,小米5肯定要出来救场了。

百略网

141篇资讯

粉丝

新媒体公司“新知百略”旗下自媒体“百略网”(微信ID:wwwbailve),是一家专注于泛互联网商业革新和科技创新的智识型 + 知识型新媒体。网址:www.ibailve.com.

本文系作者 百略网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也许在中国,只能有小米,确实不会有苹果。就算华为,跟苹果也有太多的不一样。小米如果真的像苹果,倒的可能会很快,雷军也许走了一条更适合的路了,但市场都是要做出来的,谁也不能只靠算出来。

    回复 2015.11.17 · via android
  • 若没有差异化的竞争,只能拼市场份额。并且没有硬技术和软技术会造成一种情况,即后期的竞争力发力不足。

    回复 2015.11.16 · via android

快报

更多
95
2
42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