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旧制度的历史循环,万众创业真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摇滚么?

我们所身处的创业大潮,是不是真能成为后世眼中的「新世界的发端」呢?从「创业经济」流衍出来的互联网流派,正在快速顛覆传统社会的思维,反向倒逼传统企业拥抱扁平化管理、指标快速迭代、和大数据等互联网经营的核心文化。

1967 年 6 月中旬在美国加州蒙特利举办的蒙特利国际流行音乐节上,亨德里克斯在演奏完 The Troggs 乐队的名曲「野东西」(Wild Thing)之后,将吉他放在地上,跪在吉他前,将一种燃烧液浇在吉他上,然后看着吉他燃烧;之后,他再将烧得半残的吉他拿起来,使劲儿砸!这一幕,成为了摇滚史上的经典时刻,也构成了一个摇滚时代的绝妙隐喻——烧毁,叛逆。

发轫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摇滚音乐,在六、七十年代形成巨大潮流,成为全世界青年人「造反有理」的一种音乐纽带。摇滚的本质,乃是青年对时局的集体精神发泄——人们对世界感到不满、感到愤怒,因此要砸毁一切既成的、腐旧的东西,展现出真性情。这样一种燃烧着的诉求,出现在每一个时代的青年身上;或表现为宗教的狂热,或表现为激进主义,或表现为摇滚乐。而「万众创业」大潮,似乎即是这种诉求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体现——「创业是我们这一代的摇滚」,笔者不止一次见到有人引用这个颇有力量感的比喻。

在「社会向上流通渠道」渐趋堵塞、各个利益集团已主宰游戏规矩的当代中国,创业大潮帶着强烈的「摇滚」味道自然也就不足为奇。青年人觉得不公,感到无趣,老觉得自己的创造力被局限了、人生被摆布了,想要跳离条框是很自然的事。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创业导师,他们成功颠覆了旧的市场格局,改写游戏规则与人生,并对「老一套」的东西表现出不屑一顾——于是新一代的摇滚明星应运而生!只是这一次,他们手中的乐器不再是吉他、贝斯,而是互联网,是颠覆创造精神,是改变世界的强烈诉求。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如那个流行的比喻所言,万众创业不过是新一场「摇滚」的话,那么恐怕青年们就要失望了,因为上世纪的那场运动过后,传统世界格局依然故我。窦唯说:「或者是极致的穷途末路,或者是新世界的开端。」——而摇滚乐,正如「烧吉他」这个行为所暗喻的,最后不过是荷尔蒙烧出的一把野火。我们所身处的创业大潮,是不是真能成为后世眼中的「新世界的发端」呢?

传统社会发展为何总走向僵化?—— 大企业病的原罪

历史上变革分两种:一种是真正的、社会经济构造上的破旧立新,如工业革命;但更多的一种,只不过是以「革命」为名包装的朝代轮替历史循环。要想看清「创业潮」对未来社会的潜在影响,首先我们要追本溯源,看一看是什么把我们带到今天的地步——为何历史总会重演?为何一切组织机构总是陷入官僚主义?为何社会阶层流通总是不畅?为何一切新生制度、行业、产品,都最终走向异化、僵化、死亡?

原因并不复杂:人性之中不可消除的弱点,与社会自身使用制度对之进行制衡的努力,构成了一组难以消弭的张力,最终导致了社会制度的异化。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一个经济、行业的草创阶段,人们总是能够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干在组织内向上爬升,用实干来证明自己。在这样一个时期,社会向上流通的机会很多,人们可以因才华与努力被升擢到社会上层。这样,第一批「既得利益者」就诞生了。

既然「既得利益者」都是人,人自然是有私心的——最浅白地讲,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父母不尽量帮助自己的孩子争取资源优势,这是人伦天性使然。越接近阶级顶层的精英,越明了各种捷径漏洞的所在;没有什么比利用手中的资源直接「作弊」帮助「自己人」成功更简单的了。于是乎各种既得利益者的「爱心」,就成了后人眼中压抑社会公平与流动性的一大力场。在社会动态博弈之中,我们只能创造出种种规章制度,抗衡这种人性的自私自利,来确保社会机构、企业组织能正常运行。

但是随着系统日益变得庞大、臃肿,维持制度的运作需要大量中间管理人。「如何认证人才」、「如何裁量人才」等问题驱使下,各类考选制度也就越来越重要,于是各类管理指标(KPI)代替了真正的绩效,异化由此而来。而身为中国人,我们都知道怎么应付指标这样的东西——钻空子、走后门、利益交换。长此以往,投机取巧取代了实干精神,「大企业病」全面发作。情形就如同高考制度成型后,应试教育自然而然就会骑劫了真正的学习。

社会愈成熟,各类寡头就越发达;而组织越庞大,上述漏洞与捷径就越多——于是挡路的水泥天花板开始层层的出现,社会的不公正与分层开始出现,流动性降低,系统内所有人的向上动力都降低。然后每当历史进展到这样的时代,就会有人出来呼吁打破旧有的制度,重写游戏规则——问题是,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不管怎么破旧立新,新制度很快又会被异化,周而复始。

创业经济:一个可能带来真变革的浪潮

或者会有人问「面对这个历史循环死结,创业经济真能有什么帮助吗?」还是说,狂欢之后,现实将证明这只是一幕既得利益者迭代洗牌的历史剧而已呢?

至少在我看来,这次的答案未必有那么简单。跟以往不一样的是:创业经济体现的特点之一就是做大事不再需要大组织;与之相反,创业者证明了扁平的小企业也可以做大事。以改变了自我进修方式的维基百科为例:这个超越大英百科全书的网络百科只有275名员工(包括临时工),这275名员工引动了数千万名不同国家、操不同语言的管理员与一般志愿者协作参与词条的创建与维护!

又例如近两年最惹火的Uber。Uber的各项服务覆盖全球七十个城市,目前它的员工数量在三千人左右——这听起来不算是小数目;可是如果考虑到这个员工管理的司机的数量,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团队的影响力效益高的出奇。以中国的Uber团队来说,平均每个城市的基本配置只有3人,不同城市,根据业务规模的大小会有所增加——但总的来说不会超过十人;而单成都一个城市,就有4.6万名uber司机。

如果说21世纪初这一波Startup大潮有一个什么创举的话,那就是向世界展示了扁平小企业在移动互联网下,一样可以胜任全球性跨国业务。扁平化的团队犹如星星之火,向世人展示了一线曙光——办大事之所以要大机构,很可能只是信息技术落后时代人们的一种「迷信」而已。

互联网创业另一个贡献是数据化管理文化的普及。上面说过,绩效指标化产生异化作用,因为各种管理中层管理者设定的指标未必能反映真正的绩效。当然,我们并非天真的认为作弊、钻空子等行为在互联网经济里不存在;相反,各种刷单、刷榜的做法,早已如病毒般在业界横行。但正是由于互联网经营管理需要掌握大量干净的数据,我们才看到,指标的质量在“刷X”行为与算法的优化更新下展开不停的斗争,刷榜于是变得越来越难;最终,作弊成本会高到让一般人宁愿直接放弃,回归事物的本质。

对于互联网平台而言,「大数据」几乎是一切的前提。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的实时数据追踪允许我们以长期、庞大的参数来量度事物,而非传统经济思维的简化、间断性抽样检测。在传统经济,大数据的提取、储存、分析无疑是等同处理的杂音般的人力资源浪费,但大数据的来临改变了思潮。

总的来说,从「创业经济」流衍出来的互联网流派,正在快速顛覆传统社会的思维,反向倒逼传统企业拥抱扁平化管理、指标快速迭代、和大数据等互联网经营的核心文化。在智能手机普及、互联网实名化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对公民的社会行为做长期记录,所有的数据可以进行汇总分析。小到打车不出现,大到欠账单等都一一记录在案,而且完全不牵涉中间管理员进行复杂的档案传递。在这样的过程中,公民的个人诚信意识自然逐渐抬头,带动社会整体的交易成本下降。

或許有那麼的一天,老师、家长、学生都不再纠结高考分数,教育资源不再以重点大学分配。能实现这个梦想,真正「革」掉中国千年应试教育的「命」的我想不是别的(自打科举制度产生开始,读书人的最高目标就是「应试及第」),肯定是一个云端大数据系统,通过各种跨界传感器,长年收集分析所有学生日常全方位,细到每条习作的学习表现,并把教育资源分配给真正能育学生建立自我增值人生观的教育工作者。

良好的教育,是保持社会流动机会均等的最低保障安全阀。所以哪怕就算教育革命这一项能够取得突破的话,我们这个时代前仆后继投身「万众创业」时代洪炉,终将消逝的创业者们(创业失败率本来就是99%),起码都能为自己充当了「革命先烈」而无愧于心吧。万一能成功引爆多几个其他更多的产业革命,那就更是值得昂首挺胸了。

May the Force be with us all!

【钛媒体作者:无谓君,现半香港金融人,半吊子深圳创业中。死嗑逼格实体店窗口展示,跨境电商渠道对接的逆向O2O。欢迎有想法的朋友交流。微信号i-quan】

 

无谓君

7篇资讯

粉丝

作者无谓君,现半香港金融人,半吊子深圳创业中。死嗑逼格实体店窗口展示,跨境电商渠道对接的逆向O2O。欢迎有想法的朋友交流,微信号i-quan。

本文系作者 无谓君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越多人玩,死的越快

    回复 2015.09.10 · via android
78
1
77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