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抢红包:抢到手的是“贪婪”,被抢走的是“未来”
摘要: 对任何一个市场来说,用户的选择权就是选票,这个市场逼死谁养活谁,选票说了算。对比一下,“抢红包”倒贴钱式的推广,跟一个包子换一张选票的贿选有多大区别?市场“贿选”的结果是什么,是该存活的企业该发展的应用被排挤打压,直至消亡,而“行贿者”则做大。
中国人确实很“有才”,互联网催生的免费模式还不够他们玩,又玩起了倒贴钱。
当第一次听到微信利用“抢红包”手段来推广自己的支付工具时,我也惊叹于策划者的“创新”能力;但很快,我对这种人性利用的做法转为憎恶。因为这种营销方式,扎根于人心理当中的极端面——“贪婪”,利用了人们对于蝇头小利前仆后继的追逐。在我看来,如果由微信发明的“抢红包”能够被称为天才策划的话,那么同样利用人的贪欲而发迹的种种庞氏骗局也该被盛赞了,它利用的完全是人心理上的同样元素。
“吾不见人,徒见金。”对于缺乏长远视野和产业全局观的普通用户而言,有企业愿意慷慨施舍当然是好事。孰不知这只是鼻子底下的好事儿,“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何况倒贴钱。
对任何一个市场来说,用户的选择权就是选票,这个市场逼死谁养活谁,选票说了算。对比一下,“抢红包”倒贴钱式的推广,跟一个包子换一张选票的贿选有多大区别?市场“贿选”的结果是什么,是该存活的企业该发展的应用被排挤打压,直至消亡,而“行贿者”则做大。
行贿者背后的依托,往往是财大气粗的金主。长此以往,资本决定论就占了绝对的上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企业模式和市场环境带来的发展变革原本应当是“去中心化”的,但在资本决定论的影响下,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却朝着BAT三寡头的方向越走越远,因为寡头的资本力量跟普通创业者相较有天壤之别。创业者必须站队,对寡头投怀送抱。不站队的,要么太小,要么被猎杀。就连顺移动互联之势而强大起来的UC,也不得不在百度和阿里之间择一而栖。
阿里赴美IPO,为了在上市之前迅速扩大自己的业务体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并购、控股、参股了一系列的领域和企业(甚至还涉足足球);而腾讯则对其中大部分针锋相对地做出了回应,也并购参股了诸多企业;另一些领域的回应由百度完成。对于这种因寡头对抗导致的并购,很难认为是被购企业的福音。
不仅创业者和企业要站队,甚至标榜自主生存和观点独立的诸多自媒体人也在越来越明显地站队,一方面吹捧自己的金主、一方面口诛金主的对手。这也是为什么自媒体上演的口水战愈演愈烈的原因。
在良性的市场,软硬件产品也好,服务产品也好,假设创造一个新产品如果需要1百万,推广到目标客户群需要4百万,那么5百万就可以实现从点子到用户的转化。而在被资本决定论掌控的恶性市场,为贿赂用户,轧死对手,创造产品也许只需要1百万,但推广出去赢得用户却需要10个亿。两相对比,相同数量的资本能够实现的用户福祉大相径庭。前者,我们有机会获得更多更好的新科技新产品新思路,后者,我们除了在资本的施舍下得拾牙慧之外,什么也得不到。
在这样的模式下,全中国的创业者都上了资本的当。虽然创业的激情如火如荼,但是恶性的市场模式极大地增加了创新转化的成本,抬高了创业的门槛。
前不久,黑马会的导师姚劲波在创业指导中“语重心长”地说,若干年前,没有资本的介入,创业是可行的,现在乃至未来,没有资本的介入,创业是断不可行的。一时间,我也搞不清他是站在创业者立场提出的忠告,还是站在投资者的立场抛出的威胁,或者兼而有之。讽刺的是,日前,姚劲波的58同城也接受了腾讯的招安,成为“寡头政治”中一颗重要的棋子。
那么,到底是谁在抢谁的红包?
【钛媒体作者瞬雨/文,作者微信公众号:瞬雨】
照此逻辑 降价岂不也是行贿了 基本的供求关系都成了行贿的产物 市场经济不就成了全社会的腐败行为了
请LZ放心,抢到一次不好用,第二次绝对不会舍得自己花钱买。至于每次都有人免费送?那当然不用白不用但这可能么……再说,促销优惠后的廉价商品的竞争力无非是在性价比上,那与更高档次的高价商品卖点不同。//@殆知阁: 转发微博
知识产权保护亟待加强,难道国内的赢家只能是山寨之王吗
我们是同行,可以与您互粉一下吗?
我只说你很扯蛋 国外好些大商家 每年都会有超级优惠 十块钱 一张门票进去 只要是你看见的 能拿的 能抢以的 尽管拿 只要在不扰乱市场 暗箱操作 为什么不能用这种方法 以前听朋友说参加一次年会 老总是这样说的 桌子上面有一百个包 今天来了三百个人 谁抢到是谁的 很多抢包的人都很开心 但到最后年会结束的时候 好多抢到包的人反而没有包了 为什么 因为都被那些没有抢到人中途拿走了 这说明什么 市场就是这样的 怎么做不重要 重要的是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跟贿选有毛关系 在中国有公投吗?
米聊先起来的,跑的够快了,后来被微信给毙了。开始,和滴滴、快旳一起起跑的打车应用,不下20个。后来被 AT 财大气粗的补贴打死了。这些很具代表性。。。要么从了做妾,要么你就找个天台排队吧。。。唯一一个火箭速度是“今日头条”。暂时还算安全,大数据指导下的新闻推送,一定是未来媒体的方向,暂时媒体在这方面还算是真空状态。。。
中国的创业环境完全没有USA好,这除了中国的互联网体制外,我们平民创业就要被BAT追杀,跑不快就死在摇篮之中。
配图很亮
个人感觉,真正创业的其实是资本,资本看好的事然后去选的人来做,或者资本去选的屌丝的创业。基本上屌丝创业纯靠项目,哪怕是很好的项目,基本也是没有机会的。屌丝们只凭好的项目就能飞黄腾达,那是极少的个例。至少在中国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