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初期的产品之道,就是不断尝试

在互联网市场上,我们见过太多昙花一现的产品。有些产品火了一阵子就中途夭折,有些还没问世就胎死腹中。产品之死,留给你的不是一顿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应该是深度的思考。

在互联网市场上,我们见过太多昙花一现的产品。有些产品火了一阵子就中途夭折,有些还没问世就胎死腹中。产品之死,留给你的不是一顿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应该是深度的思考。

 

刚需才是产品正确的方向

很多人在创业之初有过迷茫,“我究竟做什么方向的产品好?”

产品的方向选择是一个重大的决策。我们都知道,一款用户粘性强的产品,它是被人所需要的。简单来说,它应该是刚需。我们相信好的产品,应该沿着刚需这个方向走。时尚虽说可以赚足眼球,但刚需才能足够长久。因为时代变得再多再快,需求是基本不变的。举个例子,从古代的飞鸽传书到后来的驿站,再从后来的短信到现在的微信,你会发现它们都是刚需,都在解决人与人信息传达这一需求。

更进一步地,你会发现时下很多用户粘性强的应用或者产品都是仿生现实存在的东西,比如支付宝仿生钱包,淘宝仿生超级市场。现实存在的东西,为什么会被人所需要?因为它是刚需,它必须被人所使用!所以它的方向是没错的。

而当你知道你选择的产品方向是对的时候,你需要考虑的就只是怎么把它做好。记住!产品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帮人减少各种成本(比如时间,精力,金钱等),让人更加高效做事。

 

用最小化可行产品验证需求

验证产品的需求是一个持续重复的过程。而普遍的切入口,就是迅速地推出最小化可行产品(即产品的第一个版本),让它来验证产品是否是用户和市场所需要的。

我们的经验是,先找一些友好的测试用户群体,将只有核心功能的原型给他们试用,根据他们的反馈和需求进行分析,调整并完善产品;继续寻找测试群体,继续反馈,继续完善产品。此时的最小化可行产品要尽可能的简单、轻小。我们都知道,一个物体越大,想要改变它的运行轨迹就越难。物理世界中的规则,在互联网世界同样适用。

当你发现了新的数据或者事实证明你的产品偏离了正常的轨道,那么就必须调整产品来适应用户与市场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你对用户反馈的处理越快,对市场的适应速度也越快。通过这些,你可以验证产品是否适应用户及市场的需求。

最小化可行产品的好处在于可以不断试错,当你发现产品走错路,你可以抛弃之前的一切重来,此刻你背负的压力不是最大的,你的损失也是最小的。

 

产品应该具备团队自身特色

你也许经常被人这么询问:你的产品相比其他竞争者优势在哪?可能你会说,创业初期应该以核心技术为优势。但是这要求你最少要做到产品在功能上和技术上比竞争对手快4-6个月,不然你很容易被你的竞争者们追赶,甚至超越。

在我们看来,核心技术虽说是核心竞争力之一,但是竞争者花费一些时间还是可以模仿。而竞争者是无法复制的,是你产品中的独特性。所以,创业初期应该让产品具备团队特色,这才是你的最大优势。你需要将团队的特点融入到产品或产品相关的事物当中,让产品处处充满你的团队特色,无论是从理念、设计、运营还是内容。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在核心技术上努力,而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技术,我们还需要将自身的优势进一步扩大。

总而言之,创业初期的产品之道,就是不断尝试。你不需要臆测到底会发生什么事,你需要做的,只是去现实中寻找答案。

本文系作者 创想凌动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40
43

扫描下载App